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白玉鸠头杖口号·白玉鸠头刻杖扶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玉鸠头杖口号·白玉鸠头刻杖扶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白玉鸠头刻杖扶,即今健步尚非须。
山庄置待耆艾用,耆艾犹能至此无。

诗人弘历资料

白玉鸠头杖口号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白玉鸠头杖口号·白玉鸠头刻杖扶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玉鸠头杖口号·白玉鸠头刻杖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一江风·是何人》 - - 沈采 - - 是何人。诉出心中忿。生:呀。老母何来占:汉子。。我觑着你多英俊官人。。你为何因。钓河边俏没独个人来问官人。你莫怪老身多言。。你家居住那村。你家居住那村。姓名毋自隐。生:小生姓韩名信。淮阴人氏。占:老身久闻得淮阴有个韩王孙。敢就是官人么。生:就是小生。占今始识韩...
  • 古诗《荷叶杯·望远》 - - 凌廷堪 - - 渺渺一江春浪。凝望。正销魂。卖饧箫里杏花雨。归去。又黄昏。
  • 古诗《赠任处士·故园不恋恋西湖》 - - 吴惟信 - - 故园不恋恋西湖,赁得民居作隐居。开口不离仁义字,闭门惟读圣贤书。老无子息偏怜鹤,闲有工夫尽钓鱼。酒熟自斟诗自和,功名一念已消除。
  • 古诗《题云间皎上人扃绿轩》 - - 张矩 - - 丛竹傍幽亭,萧然一画屏。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灯青。雨叶供香润,风枝摇梦醒。却嫌千亩阔,浩渺绿难扃。
  • 古诗《赵嘉甫致松江蟹》 - - 高似孙 - - 雁知枫已落松江,催得书来急蟹纲。消一两螯如斲雪,强三百橘未经霜。无诗莫学天随子,有酒当呼吏部郎。不解持经聊戒杀,省嫌无板去烧汤。
  • 古诗《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 - 魏了翁 - - 鬓边忧绪已千端,谁唤扁舟下濮干。落日明舡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
  • 古诗《野人家·映门绿叶长桑麻》 - - 潘玙 - - 映门绿叶长桑麻,满地深黄菜著花。祇道春风恋城市,也留情向野人家。
  • 古诗《正月初三日送叔宜弟初离襄阳》 - - 彭汝砺 - - 月魄才生夜,春风恰到时。异乡愁对酒,深院静论诗。道路嗟吾老,云霄恨汝迟。莫言明日别,徒益鬓边丝。
  • 古诗《题徐季功画二古木》 - - 周紫芝 - - 千尺龙蛇夭矫,半山风雨凭陵。谁为梅花赋手,能回古木寒藤。
  • 古诗《题画·白鹇》 - - 金幼孜 - - 素质玄文锦翼齐,绛桃花下见双栖。可堪野鹤同标格,难与山鸡共品题。
  • 古诗《过甘泉桥市镇》 - - 尹会一 - - 桑麻河畔迎征旆,儿女墙头认使君。曾是当年行省地,依稀风景入南薰。
  • 古诗《浒西庄春日行乐词》 - - 王九思 - - 绕屋花如绣,当筵酒泻油。青童珠络臂,红妓锦缠头。深院歌娇鸟,垂杨系紫骝。谢公行乐地,不羡五陵游。
  • 古诗《雪夜杂诗·不熏被煖知风定》 - - 王翰 - - 不熏被煖知风定,未晓窗明觉雪深。一夜小斋清不寐,诗成旋教小童唫。
  • 古诗《新竹·插槿三年与作樊》 - - 查慎行 - - 插槿三年与作樊,又添客土护深根。主人爱竹老成癖,看笋出林如子孙。
  • 古诗《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 - - 沈遘 - - 北固峨峨铁瓮完,京口浩浩海门连。鹏抟羊角来天外,鳌戴方壶献几前。西府旌旗犹壮睹,南朝宫殿尽苍烟。登临不用成悲感,自得开怀一旷然。
  • 古诗《霜天晓角·舣舟砂碛》 - - 赵师侠 - - 舣舟砂碛。秋净波澄碧。极目青山横远,悬崖断拥苍壁。傍岩渔艇集。渡头人物立。八景潇湘真画,云笼日晚风急。
  • 古诗《王百洪遭旱经火之后赴官荆南作诗勉之》 - - 吴芾 - - 莫将外物挠胸中,旱魃从他更祝融。 道从不应缘火尺,生涯会复值年丰。 事经盘错才方见,诗到羁穷句始工。 休叹徒劳淹幕府,要君努力振家风。
  • 古诗《送商孟和应试留都》 - - 徐惟起 - - 新柳如丝拂地齐,送君遥向石城西。 春明草色迷牛首,秋老槐花上马蹄。 二水烟波移舴艋,六朝钟磬认招提。 读书借得凭虚阁,古埭霜寒听晓鸡。
  • 古诗《虞美人·更深一盏灯如豆》 - - 顾随 - - 更深一盏灯如豆,菸味浓于酒。 青烟才起忽消沉。 便觉相思飞去,不堪寻。 晓来寻觅相思去。 却见丹枫树。 雨淋红叶好凄凉。 难道相思真个,恁收场。
  • 古诗《春游·摇摇离绪不能持》 - - 刘兼 - - 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