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陆佃的诗 > 病目·报君平日愿输肝原文及翻译赏析

病目·报君平日愿输肝

朝代:宋代诗人:陆佃时间:2019-08-23
报君平日愿输肝,常笑飞蝗累李瞒。
一雨固宜知上德,是花犹可尽君欢。
孤根自识恩波煖,老健谁争气候寒。
从此忧民免髭白,却疑甘泽是金丹。

诗人陆佃资料

病目·报君平日愿输肝作者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 查看详情>>

陆佃古诗词作品: 《送许遵少卿知润州》 《依韵和赵令畤》 《次韵和曾子固舍人》 《丞相荆公挽歌词》 《归西都·太师勋业在丹书》 《梅花·共月新成榜字黄》 《和毅夫病目》 《送俞括知贡州》 《韵春诗·附庸新又进于馀》 《依韵和查许国

病目·报君平日愿输肝原文及翻译赏析

病目·报君平日愿输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秋岳游五羊观同程周量作》 - - 龚鼎孳 - - 洞门云细拂砂床,幽沼涵风薜荔傍。谁向龙宫穿玉乳,真看石掌汎琼霜。禹粮尧韭晴长润,蒲涧兰湖近不荒。更拟流杯呼皎月,青天鳌影落苍茫。
  • 古诗《句·泪多陈后愁离殿》 - - 廖衡 - - 泪多陈后愁离殿,浴出杨妃困倚阑。
  • 古诗《癸酉九秋得翁师赐函提及前事再次前韵寄呈师座》 - - 祝廷华 - - 欲前人却不成行,无限瞻依仰望情。双塔当年寻胜迹,一樽何日话平生。有幸识拔千人俊,自阻飞腾万里程。愿覆乔阴庇衰朽,也随同證岁寒盟。
  • 古诗《寄友人·与君十载别》 - - 罗洪先 - - 与君十载别,闻已二毛新。却忆同游处,谁为强健身。远江长映户,隐几对芳春。我已捐簪绂,无为苦避人。
  • 古诗《镜湖·躬耕蕲一饱》 - - 陆游 - - 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孰能求其故,遗迹犹隐然。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坐复千载利,名托亡穷传。民愚不能知,仕者苟目前。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
  • 古诗《颂古·赤身挨白刃》 - - 释道颜 - - 赤身挨白刃,死中还得活。一箭自迷踪,万车皆丧辙。
  • 古诗《凤凰沟采橘·携囊卷袖入平林》 - - 傅义 - - 携囊卷袖入平林,随手旋收百颗金。忽忆灵均嘉树颂,谁珍耿耿一生心。
  • 古诗《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 - - 李珣 - - 金笼莺报天将曙,惊起分飞处。夜来潜与玉郎期,多情不觉酒醒迟,失归期。映花避月遥相送,腻髻偏垂凤。却回娇步入香闺,倚屏无语撚云篦,翠眉低。
  • 古诗《胡震亨家庆堂》 - - 宋褧 - - 三釜及具庆,庭闱有馀欢。易贵不家食,禄养心始安。东邻供滫
  • 古诗《题画·绝巘嵯峨箭栝通》 - - 徐枋 - - 绝巘嵯峨箭栝通,飞泉一线恰当中。閒凭水阁堪游目,更喜淩空卧石虹。
  • 古诗《七夕悼亡答钱象先》 - - 王稚登 - - 两度穿针赋悼亡,新诗读罢重彷徨。楼空祇叹蛛交网,河断难教鹊作梁。泪化去年衣上血,愁添今夕鬓中霜。流黄月冷机纱寂,空使词人叹七襄。
  • 古诗《和马仲房雨·凉风吹昼雨》 - - 南大吉 - - 凉风吹昼雨,萧飒自西岑。细细缘郊迥,霏霏度阙深。双虹明夕照,万户动秋砧。为想西征辇,应停北塞阴。
  • 古诗《蝇虎·雕墙画栋得横行》 - - 黄衷 - - 雕墙画栋得横行,青背红头敢自营。净几经时无黑白,老予真幸尔为生。
  • 古诗《飞云洞景·五湖烟景》 - - 卢龙云 - - 烟波浩渺接平芜,天为何人豁五湖。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
  • 古诗《和二泉登石屏望庐山韵》 - - 朱应登 - - 落日庐山路,无缘蹑上峰。东林何处是,烟外但闻钟。
  • 古诗《丙寅再至水南吴景朔家》 - - 林希逸 - - 旧游人物转头空,此地重来恨不穷。闻笛久怀中散氏,对床仅有小苏公。门前旋辟园池好,壁上芳题子侄同。尤喜芝兰书种茂,迎门欢笑挹溪翁。
  • 古诗《谒先烈徐锡麟墓》 - - 杨赓笙 - - 入官头角便峥嵘,霹雳全教薄海惊。碧血一腔催后觉,黄花三月继先声。拚将赤手歼胡祚,取出丹心照皖城。今日纪功多制像,似应金铸首先生。
  • 古诗《蜀人王德修·橙橘方粲粲》 - - 陈傅良 - -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 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 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 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 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 古诗《饮酒·菊间被酒竹间行》 - - 胡安 - - 菊间被酒竹间行,待得云销看月明。 莫笑郎当鲍老态,已知倾倒曲生情。 丹枫叶落分溪色,黄鸟群鸣杂雨声。 晓起凭阑皦衣薄,秋风吹梦堕江城。
  • 古诗《关亭春望》 - - 罗隐 - -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