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苏升的诗 >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宗侯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宗侯宅

朝代:明代诗人:苏升时间:2023-04-05
西园开宴近芳辰,卜夜寒樽意倍亲。
千载宗英推李白,一时豪侠重陈遵。
飞来郢雪谁堪拟,未动莩灰律已新。
自笑令堂难浣俗,咏君佳句可怡神。

诗人苏升资料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宗侯宅作者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查看详情>>

苏升古诗词作品: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己未元旦入朝》 《杨子江·杨子江头计日归》 《答天池王孙步韵》 《北行杂咏·落日无人共酒杯》 《亲友送余度岭诗以别之》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重阳后三日饮希举宗侯宅》 《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 《秋日风雨酌兄季文偶成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宗侯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宗侯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月楼夕幌·雨洗尘氛静》 - - 弘历 - - 雨洗尘氛静,天空花鸟閒。月楼开一面,夕幌捲千山。牧笛耳边过,征鸿眼里还。桂香依旧发,付与阿谁攀。
  • 古诗《钦揖仿赵孟頫设色山水》 - - 弘历 - - 下笔似云烟,王孙法则然。奥区开白屋,薄雾过青天。谢客绝三径,消閒展一编。不为章句学,意寓画中宣。
  • 古诗《仲冬御园即景》 - - 弘历 - - 驻园仍以问安来,景气仲冬又异哉。水半凝冰罢舟泛,日全烘暖爱窗陪。护培如法馀晚菊,熏养偷天得早梅。游目西山已生望,何当积素画屏开。
  • 古诗《共戏乐·茫茫宇宇九驿通》 - - 陈子龙 - - 茫茫宇宇九驿通,安抚嘉平和八风。
  • 古诗《过涧东赠马生》 - - 姚广孝 - - 素抱厌尘缘,林居自澹然。鸟啼青涧曲,樵唱暮钟边。香几流松雨,书帷閟竹烟。常时宾客至,随意煮山泉。
  • 古诗《富阳道中·清晨振衣起》 - - 苏轼 - -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 古诗《蜗居又·卅载风尘后》 - - 吴未淳 - - 卅载风尘后,槐南始定居。市嚣商贾近,地远友朋疏。塔望天宁寺,斋呼人静庐。病馀惟喜睡,空蓄几箱书。
  • 古诗《赐方教授诗·闻说眼空天下士》 - - 蜀献王 - - 闻说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阳人。少年有学谈仁义,高论无惭问鬼神。九载之官看教育,万言诣阙听敷陈。曳裾巳在长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 古诗《岁暮·数日馀寒岁又新》 - - 屠大山 - - 数日馀寒岁又新,江山长许著閒人。但令浊酒堪娱客,不用轻裘此称身。草阁昼眠生物色,霜郊徐步断风尘。却嫌交际曾多事,里巷犹知让逐臣。
  • 古诗《登玉山县城楼》 - - 杨奏瑟 - - 地扼东南隘,无关亦号关。楼当三面水,城割半边山。天马澄江外,虹桥落照间。骡车纷络绎,早晚不曾闲。
  • 古诗《山居杂咏·卜宅尽北阜》 - - 尹伸 - - 卜宅尽北阜,南见龙蛇峰。常疑万壑雨,声在几株松。一磴斜其下,杳与香城通。青苔食屦痕,往还僧若农。欲知朝暮心,赖得数声钟。
  • 古诗《凌德荣竹石图》 - - 魏初 - - 翠影抽空弄晚凉,雨苔含碧渍秋光。漫山桃李春风底,不似幽人意味长。
  • 古诗《感怀·蝮蛇冬未蛰》 - - 杨基 - - 蝮蛇冬未蛰,裛草寒更生。阳光泄为电,地雷忽有声。上天号令乖,致此灾异并。不然多杀伤,兵气之所成。汉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愿言调玉烛,仰见三阶平。
  • 古诗《仲和水亭遣兴》 - - 娄坚 - - 水亭春欲暮,衰懒向来同。照眼梨花雪,吹衣杨柳风。独残红飐飐,尚浅碧丛丛。槛外方塘涨,游鱼自镜中。
  • 古诗《次韵杨花·官路风轻落絮迷》 - - 洪适 - - 官路风轻落絮迷,望中高下杂游丝。糁毡拟雪春无际,只有骚人圣得知。
  • 古诗《水团·火宅煎熬不自由》 - - 白玉蟾 - - 火宅煎熬不自由,就中涝漉几沉浮。翻身得入清凉国,也合甘心吃水休。
  • 古诗《踏莎行·中秋席上送吴孝廉南还》 - - 朱彝尊 - - 积水深沉,平原广洁。夕阳照个新红叶。秋风满树鹊南飞,不寒不暖看明月。风月相知,故人离别。世间惟有情难说。百壶那送酒如泉,但须茗艼酬佳节。
  • 古诗《格斋·读书轮何知》 - - 杨万里 - - 读书轮何知,问羊马何与。 二理仍两心,终无研究处。
  • 古诗《金陵怀古·落日沧江雨》 - - 张楷 - - 落日沧江雨,东风废苑春。 莫言三国士,犹胜六朝臣。
  • 古诗《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 - 白居易 - -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