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袁华资料
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 查看详情>>
袁华古诗词作品: 《仙山楼观图·万山起伏如波浪》 《送钱虚白鍊师还茅山》 《河之水·河之水》 《寄逸閒叟·义天求法地》 《题茅泽民临董北苑夏山图》 《西湖竹枝词·侬家少长住西泠》 《张溪云耕读图》 《陪陈彦博编脩游永寿寺》 《秋夜怀友·玉露洗空碧》 《溪山读书图·溪山读书处》
次韵别赋·烂熳春晖玉一阑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别赋·烂熳春晖玉一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赠松江别驾日照安肇开》 - - 吴伟业 - - 秋尽西风鬓影苍,伏生经术盖公堂。鸡声日出秦祠远,鹤唳江空禹迹荒。二水淄渑杯酒合,三山楼观画图装。归来好啖安期枣,不夜城头是故乡。
- 古诗《杂诗示宰献·日暮怀所思》 - - 刘绍 - - 日暮怀所思,涉江采芳泽。飘飘兰蕙花,春气满南国。如何同心人,言笑千里隔。采之不成遗,中道寘愉怿。凄风忽悲鸣,鶗鴂声恻恻。恒恐芳意摧,荣华不常得。
- 古诗《题山水图·澄江波粼粼》 - - 王绅 - - 澄江波粼粼,弱柳枝袅袅。结庐在繁阴,随时事渔钓。紫芝无续歌,阳春有馀调。纵浪烟波中,清风满孤棹。
- 古诗《登南屏山礼寿禅师塔》 - - 彭孙贻 - - 南屏钟响后,谁不洗尘襟。湖月悬宗镜,松风了法音。群生咸自寿,仁者本无心。神鬼朝幽塔,林灯烱夜深。
- 古诗《送薛志渊御史随都宪袁公处置荆襄志渊旧尝巡按其地》 - - 程敏政 - - 圣主临朝重拊循,襄樊行幕绣衣新。一方喜入皇图远,十载愁听捷奏频。好计公田收菽粟,旋分官府辟荆榛。土人半识招安使,马首山川属旧巡。
- 古诗《长安杂诗·长安号天府》 - - 陈琏 - - 长安号天府,迤逦带河山。爰稽古分野,正居井鬼间。沃壤亘千里,陆海莽平川。自昔饶物产,匪独贡琅玕。公刘有遗风,稼穑日滋蕃。载观西都赋,富庶难备言。
- 古诗《送朱廉斋·世事只如此》 - - 释今无 - - 世事只如此,干戈总未平。人烟供我少,宦况爱君轻。信步云林阔,由天祸福明。但能忘宠辱,随处有閒情。
- 古诗《还京乐·素秋近》 - - 汪东 - - 素秋近,独向镫残夜寂。思难理。念凤帏深处,漏声滴尽,撩伊清睡。恋麝香熏被。争知倦客还孤倚。弄绣枕空自,细检当时红泪。渐荒鸡起。与鸣蛩相应萧条,对说愁人,凄冷况味。堪嗟誓约无凭,旧恩疏顿忘纨绮。惹离情,惟败叶流红,宫沟溅水。待得重逢日,刘郎应更憔悴。...
- 古诗《送何子贞编修入部》 - - 熊少牧 - - 天抹寒云酿雪迟,尊前忽听渭城词。同年人少难离别,小病秋深好护持。銮掖文章新主眷,泷冈风木故园思。遥知阿弟停帆待,扬子江头梅放时。
- 古诗《中秋同邹仪生张禹公郭青霞诸公酌湖上》 - - 张穆 - - 四方戎马尚经年,惟此湖光胜事偏。静夜水明楼阁启,终宵月色管弦延。争欢佳节携樽酒,真慰閒人对客天。重睹霓裳听缥缈,蛾眉清绝露华前。
- 古诗《题周鲲山水册页》 - - 乾隆 - - 柳下系渔舟,柳阴醉渔父。有酒团圞饮,无节婆娑舞。澹澹前溪云,微微后溪雨。只愁乏银刀,缯网閒来补。
- 古诗《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 - - 陈棣 - - 冶叶倡条过女墙,依然还作故园香。雄蜂雌蝶无聊赖,尽日颠狂有底忙。
- 古诗《正月二日观社》 - - 杨慎 - - 滇海曾观社,重来岁月更。江山依旧丽,耳目幸犹明。袨服兼村雅,香醪杂浊清。杜陵诗句在,久客惜人情。
- 古诗《菩萨蛮·浮碧屿》 - - 姚燮 - - 一漪寒翠湖云叠。青山有影斜来接。疏柳响烟声。钓船三五横。夜凉蘋叶吐。风细闻鸥语。月午碧濛濛。更无人住中。
- 古诗《秋日卧病·浮世浮名能几何》 - - 杜荀鹤 - - 浮世浮名能几何,致身流落向天涯。少年心壮轻为客,一日病来思在家。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 古诗《题松轩逸叟卷》 - - 谢与思 - - 自结軨轩背郭披,徵君云卧亦多时。篱边绽有黄金色,砌上香传白玉枝。步屧藓深虫迹遍,开林霜净鹤栖迟。飞尘不到閒居地,一片烟霞好赠谁。
- 古诗《长春花·平分为四序》 - - 许及之 - - 平分为四序,长得作春看。三友诚高品,兹花一岁寒。
- 古诗《新城寄瓦桥郭太傅》 - - 王珪 - - 冰天行绝驾归轺,十里清烟望界桥。 此夕离音留使节,一心上苑看晴霄。 燕云逐马逢春断,朔雪沾衣入塞销。 寄语当时四并客,东风应已遍柔条。
- 古诗《劝耕·郡如斗大亦何堪》 - - 方岳 - - 郡如斗大亦何堪,耕雨锄烟亦饱谙。 共话桑麻真有味,久抛蓑笠得无惭。 野田春水自深浅,晴日鸟声时两三。 安得一牛横短笛,南山之北北山南。
- 古诗《春去·谩说春归去》 - - 蔡羽 - - 谩说春归去,多情无计追。 胜游须秉烛,余兴独临池。 鸟怨花飞急,杯嫌月到迟。 三眠杨柳足,正是浴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