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梅尧臣的诗 > 次韵和冲卿元日·天心欲销变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和冲卿元日·天心欲销变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时间:2017-11-06
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
新岁起今日,旧年犹昨宵。
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
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

诗人梅尧臣资料

次韵和冲卿元日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梅尧臣古诗词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次韵和冲卿元日·天心欲销变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韵和冲卿元日·天心欲销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雨中送春·东风吹雨洒雕轮》 - - 袁枚 - - 东风吹雨洒雕轮,杨柳依依欲断魂。真个送春如送客,满山花草有啼痕。
  • 古诗《烧香曲·镂银匙子红芙蕖》 - - 弘历 - - 镂银匙子红芙蕖,双金细箸头珊瑚。宣铜流金乳耳炉,活灰冉冉云翠铺。兽焰光腾红映座,分来细壅安隔火。霜天如水月华寒,玉檠三两明珠堕。小炷沉香灰半残,黄云一穗袅帷幨。静参得意六根遣,呼童且莫捲重帘。 ...
  • 古诗《白马山习家池》 - - 杨圻 - - 白马山头过,还经习氏池。此公生乱世,大醉醒何时。清夜江多月,扁舟客咏诗。疗愁只须酒,中圣是吾师。
  • 古诗《植秀轩·湖石砌假山》 - - 弘历 - - 湖石砌假山,间閒种以竹。植秀缘是名,文轩俯群玉。秋月与之疏,春风与之蔌。四时趣各宜,五字吟不足。偶絜矩育材,却为增忸恧。
  • 古诗《寄江朝宗照磨》 - - 郭奎 - - 丞相府中曾试掾,郎官年少独怜君。彤庭退食联镳出,金锁开门待漏闻。经学旧精商鲁颂,檄书全拟汉唐文。閒陪阿阁东头宴,五色仪鸾绕庆云。
  • 古诗《挽沈兆祉联·是纵横捭阖之才》 - - 蔡强志 - - 是纵横捭阖之才,睥睨到时流,也如太白当年,雅有狂名惊海内;从陵谷变迁而后,凄凉悲故旧,一样兰成身世,只余词赋动江关。
  • 古诗《山居·竞秀泉》 - - 程俱 - - 千山秀回环,灵液走岩窦。清甘伫方空,可咽不可漱。
  • 古诗《中秋和姜主簿韵》 - - 程公许 - - 中秋月白古来悭,孤坐寒窗思黯然。懒近舞腰花十八,恨无珠履客三千。
  • 古诗《追和东里诗韵三绝》 - - 黄淮 - - 去岁当秋别,今年秋未回。逢秋能几度,白发鬓边来。
  • 古诗《绝句·莫怪人言济叔痴》 - - 黄文雷 - - 莫怪人言济叔痴,东行西去又思归。儿童旧读从温故,一笑今朝到式微。
  • 古诗《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 - - 宋庠 - - 铜纽腰新绶,乌衣省故庐。乡无夜行谚,楹有世藏书。楚潦兰浮楫,潘园板御舆。蚩蚩吴俗美,庖刃一投虚。
  • 古诗《吴立轩先生挽诗》 - - 连横 - - 世乱嗟何及,时危道不孤。明诗垂阃教,读易立师模。古月人俱远,秋风泪已枯。他年来挂剑,望断卦山芜。
  • 古诗《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 - 高启 - - 匹马都门候晓开,吴公新荐贾生来。郡中方待传经业,阙下先称射策才。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惭予东掖叨陪讲,难把长干送别杯。
  • 古诗《潜虬洞傍水窦》 - - 王世贞 - - 小小空明远似无,泠然一水自萦纡。潜虬相唤不肯出,为惜胡髯径寸珠。
  • 古诗《水际·青林收雨乍鸣蝉》 - - 韩淲 - - 青林收雨乍鸣蝉,流水声随燕语□。寂寂浮桥尚堆缆,芜城横处系篷船。
  • 古诗《步施耐公自寿》 - - 许南英 - - 寿者众生人我相,菩提参透去来今。么么小丑排吾道,变幻群魔试佛心。五技若穷痴不解,四禅已定默如瘖。名山著述千秋业,太息玄黄已陆沈!
  • 古诗《春雨夜·名世文章多样工》 - - 王益初 - - 名世文章多样工,高人何事感穷通。浑如江水浮天镜,宛似秋云挂碧空。剑影横斜窗影外,鸡声断续柝声中。潇潇一夜听春雨,欹枕无眠待晓风。
  • 古诗《自题梅花·良宵无价月无赊》 - - 金鉴才 - - 良宵无价月无赊,又写临窗一树斜。十载行吟都好梦,几番病酒思清茶。怜香不扫重重砌,投暮何妨处处家。谁识济时祖洲草,犬履事迹未堪嘉。
  • 古诗《和刘编修潜夫读近报蒋岘被逐》 - - 王迈 - - 读报欣然共赋诗,古来忠佞各殊岐。 彼犹愧见蒋颖叔,君盍自期刘器之。 恶草剪除虽一快,芳兰销歇已多时。 怀哉康节先生语,作事莫教人绉眉。  
  • 古诗《魏处士·曾箴王太尉》 - - 刘克庄 - -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 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