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彭汝砺的诗 > 次云居老诗韵·边庭老将已成功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云居老诗韵·边庭老将已成功

朝代:宋代诗人:彭汝砺时间:2023-04-05
边庭老将已成功,名在麒麟画阁中。
塞外牙旗归万马,云间羽箭落双鸿。

诗人彭汝砺资料

次云居老诗韵作者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 查看详情>>

彭汝砺古诗词作品: 《云居之句·颠倒纵横如彼何》 《答张知常·曰归去上凤凰台》 《和上官彦衡斋祠》 《同游西园·天上春风破雪回》 《戊寅城上闲步因各赋诗》 《寄景繁学士·丛筠叶叶晓风寒》 《子育韵·玉立风生供奉班》 《晓行·迟明骑马听鸡号》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接伴太傅离新馆其兄迓于途

次云居老诗韵·边庭老将已成功原文及翻译赏析

次云居老诗韵·边庭老将已成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经筵毕临文渊阁有作》 - - 弘历 - - 文渊咫尺近文华,礼蒇经筵此赐茶。新署冰衔协名实,待藏四库焕云霞。次排虽毕事求覈,检校宜精期与赊。伫迟功成开庆宴,木天佳话更堪誇。
  • 古诗《尾声·众》 - - 佚名 - - 众:愿边疆无征调。赤心一点佐皇朝。巩固山河祈永保。
  • 古诗《和鲁人孔周翰题诗》 - - 苏轼 - - 坏壁题诗已五年,故人风物两依然。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 古诗《憩白沙驿·且避黄牛险》 - - 周复俊 - - 且避黄牛险,携车就白沙。相逢芳草路,任意看桃花。
  • 古诗《和李少卿·疏雨轻烟忆故林》 - - 李新 - - 疏雨轻烟忆故林,一生难惬子由心。未须径化陂龙去,留作甘棠异日阴。
  • 古诗《金陵贡院联·吾道南来》 - - 湘人某 - - 吾道南来,的是濂溪正派;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 古诗《紫牡丹·金粉轻黏蝶翅匀》 - - 元好问 - - 金粉轻黏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 古诗《石头城·山自新亭走下来》 - - 杨万里 - - 山自新亭走下来,化为一虎首重回。平吞雪浪三江水,卧对雨花千丈台。点检故城遗址在,凄凉浩叹宿云开。六朝踪迹登临遍,底事兹游独壮哉。
  • 古诗《和李太守感怀韵》 - - 唐桂芳 - - 作郡一千日,忧民十二时。抱琴归亦好,露冕出偏宜。志气风云会,襟怀冰雪期。文章贤太守,光采照南离。
  • 古诗《钟声摇暮天·不辨钟何处》 - - 徐宗干 - - 不辨钟何处,声声欲暮天。舂容萧寺里,摇曳夕阳边。残响盘空际,馀音绕树巅。樵风穿古径,渔火动江船。催上城头月,撞开橹背烟。黄昏无限意,千里客心悬。
  • 古诗《漷州除夕忆京师诸公奉寄》 - - 宋褧 - - 岂不怀归畏简书,无人袒跣斗樗蒲。那知年后得春气,谩向天边瞻斗枢。一榻衾裯明榾柮,五更箫鼓蹋
  • 古诗《文之雪霰落砚诗戏用其韵》 - - 张扩 - - 玄璧无尘中作泓,偏宜净几集飞霙。柳花可染巳无迹,鹄羽不黔如幻成。小试桑根犹耿介,结为冰面更晶明。痴儿呵冻为渠赋,费尽壶中墨客卿。
  • 古诗《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 - - 高翥 -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胡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镫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古诗《洞口·洞口时时护白云》 - - 孙承恩 - - 洞口时时护白云,莫教容易入红尘。更须检点桃花片,流出溪前惹世人。
  • 古诗《浣溪沙·泻地银河到海迟》 - - 周之琦 - - 泻地银河到海迟。横波脉脉信来稀。梦回吟得水乡词。繁塔又添垂钓处,夷门恰有唤船时。断肠风景定谁知。
  • 古诗《浣溪沙·爆竹声中一岁除》 - - 向子湮 - -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瞳瞳晓色上林庐。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青春不染白髭须。
  • 古诗《和春闺带花》 - - 赵希逢 - - 帘卷黄昏月似眉,瘦梅淡月两相宜。樽前况有人如玉,鬓畔疑横竹外枝。
  • 古诗《六州歌头·柴桑高隐》 - - 袁去华 - -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俗人疑。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嗟倦翼,瞻遗像,是...
  • 古诗《游西湖·丰乐楼头沸管弦》 - - 滕岑 - - 丰乐楼头沸管弦,拍床唤酒记当年。 而今寂寞空栏楯,楼下涟漪自宛然。
  • 古诗《人日出游湖上·城中雪一尺》 - - 杨万里 - - 城中雪一尺,山中雪一丈。 地上都巳消,却在松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