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对瀑·本是香山桥底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对瀑·本是香山桥底水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5
本是香山桥底水,引来曲注落云端。
为斋岩下开窗对,便讶康王谷口看。

诗人乾隆资料

对瀑·本是香山桥底水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对瀑·本是香山桥底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对瀑·本是香山桥底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澄霁楼·廿二廿三方喜晴》 - - 弘历 - - 廿二廿三方喜晴,其四其五复继雨。六月连阴虽利农,过甚亦恐劳行旅。山涨不久纵速泄,户庭蒸溽烦歊苦。今朝消尽碧天云,乃得方寸敞释楚。中旬曾一喜澄霁,两言题额垂仁祖。兹之澄霁旃檀林,则予所名泐檐梠。后先省岁总因民,讵曰山庄徒避暑。 ...
  • 古诗《虞美人·信步入圆觉寺》 - - 顾翰 - - 打头策策鸣黄叶。野旷西风急。乱鸦归去翅翎红。只为夕阳犹在最高峰。意行差喜僧庐近。衰草埋幽径。寺楼敧倒己无钟。剩有一枝白塔两三松。
  • 古诗《闻杜鹃再韵·片片桃花下钓矶》 - - 易士达 - - 片片桃花下钓矶,声声杜宇暮春时。迩来夔峡多游子,正好从头唤取归。
  • 古诗《答赵藩参·衡门车马喜相投》 - - 黎民表 - -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 古诗《采桑子·夜》 - - 黄绮 - - 苍生不为饥寒贱,人赋天均。不应无闻。耻与偕亡誓为群。秋心一片随风折,天地存真。寂暗求邻。吾爱犹能遍夜寒。
  • 古诗《诗·有人笑我诗》 - - 寒山 - -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 古诗《草·漠漠更离离》 - - 释希昼 - - 漠漠更离离,闲吟笑复悲。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阵阔围空垒,丛疏露断碑。不堪残照外,牧笛隔烟吹。
  • 古诗《惜红衣·紫茉莉用白石词韵》 - - 吴敬梓 - - 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 古诗《自题梅花册·微月堕平湖》 - - 金鉴才 - - 微月堕平湖,香寒梦犹冷。移舟寻月去,摇碎梅花影。
  • 古诗《即事有寄·多难贱骨肉》 - - 释函可 - - 多难贱骨肉,豺虎同居止。神驭若无方,爪牙奋其利。盈盈天地间,出入将焉避。防维非不同,耻辱皆有以。所贵我无心,无心以终始。
  • 古诗《双鸂鶒·拂破秋江烟碧》 - - 朱敦儒 - - 拂破秋江烟碧。一对双飞鸂鶒。应是远来无力。捎下相偎沙碛。小艇谁吹横笛。惊起不知消息。悔不当时描得。如今何处寻觅。
  • 古诗《马上口占呈立之》 - - 陈师道 - - 廉纤小雨湿黄昏,十里尘泥不受辛。转就邻家借油盖,始知公是最闲人。
  • 古诗《雪晴·入夜同云密》 - - 刘澄甫 - - 入夜同云密,平明霁景饶。白添山骨寿,红见海霞标。玉马时应出,琼枝煖欲消。盈虚占物理,甘分卧萧条。
  • 古诗《高兴歌酒赋·暖淳淳》 - - 敦煌曲子 - - 暖淳淳。本无骨。咽入喉中声嗗嗗。
  • 古诗《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 - 梅尧臣 - -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 古诗《彭城放鹤亭》 - - 魏裔介 - - 云龙山下茅亭址,天外修翎何处来。一水势从西极下,千帆遥指海门开。断蛇事业馀荒草,戏马悲歌空古台。却忆当年苏太守,清风琴鹤共徘徊。
  • 古诗《新亭观菊·日融香暖闹枝头》 - - 钱时 - - 日融香暖闹枝头,红砌回环看不休。莫把此花容易看,东篱无菊不成秋。
  • 古诗《归金溪·还家一笑即芳辰》 - - 王安石 - - 还家一笑即芳辰,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 古诗《太白山老僧》 - - 释文珦 - -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水黑龙移井,风腥虎过林。 消除万事尽,时或动微吟。
  • 古诗《友人设饮病不赴》 - - 高叔嗣 - - 荒村犹病卧,空愧故交深。 复有高堂宴,无如伏枕心。 寒郊悬日影,平楚带秋阴。 向夕东城望,宁知伫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