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孙元衡的诗 > 奉别济庵周寅长·万里虚名随尾纸原文及翻译赏析

奉别济庵周寅长·万里虚名随尾纸

朝代:清代诗人:孙元衡时间:2023-04-05
万里虚名随尾纸,两年传舍共浮槎。
瘴山切避风前毒,海国宜观浪里花。
边徼沙尘原莽荡,江淮舟楫总欹斜。
君情已在樽罍外,坐恋榕阴似别家。

诗人孙元衡资料

奉别济庵周寅长作者孙元衡

孙元衡,清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贡生。官至东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土风物产。 查看详情>>

孙元衡古诗词作品: 《草堂漫兴·天外今知乐事偏》 《厦门排闷·茁地残山根干黑》 《怀故山·丹枫岭上树生香》 《客居·虚室胡床耐曲肱》 《冬至日即席赋别黄萍谷同寅》 《喜荔枝船到·落帆打鼓夕阳天》 《怀故山·为爱逃名念采薇》 《苦热行·丹蛇折鳞龙解角》 《抵台湾·八幅征帆落远空》 《重阳日小憩茄冬社

奉别济庵周寅长·万里虚名随尾纸原文及翻译赏析

奉别济庵周寅长·万里虚名随尾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桃花扇题词·灯船子夜极盘游》 - - 蒋士铨 - - 灯船子夜极盘游,四野风尘黯未收。不谓神兵从北下,可怜江水向东流。烟花野史词人泪,禾黍离宫过客忧。试按红牙歌法曲,清樽银烛不胜愁。
  • 古诗《鸣渊·鸣渊水急吼如》 - - 南有容 - - 鸣渊水急吼如䨓,多少游鱼去却回。试看禅翁飞剑处,黑云长镇伏魔台。
  • 古诗《上谷边词·塞云千里带皇畿》 - - 陈子龙 - - 塞云千里带皇畿,不尽连山锁翠微。诏发金钱营独石,可知烽火夜来稀。
  • 古诗《张晋英侍郎挽诗》 - - 蔡戡 - - 贾傅年方少,词场屡策勋。贤关驰隽誉,仕路蔼清芬。德望三朝重,声名四海闻。仙游向何许,地下亦修文。
  • 古诗《纳凉·夜凉挥麈谈风月》 - - 包兰瑛 - - 夜凉挥麈谈风月,清兴真教俗虑删。银汉不流星斗转,一天秋思满人间。
  • 古诗《襄陵道中·十里平沙路》 - - 张瑞玑 - - 十里平沙路,垂杨护野桃。河声随岸转,塔影出城高。犁雨人耕野,嘶风马恋槽。行行不知晚,斜日落征袍。
  • 古诗《题石榴·安石托根知自远》 - - 王世贞 - - 安石托根知自远,扶南压酢别成鲜。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皪火珠圆。试问图君北堂上,何如玉树谢庭前。
  • 古诗《次韵梁才甫游苑氏园》 - - 王安中 - - 国色无媒出有时,几年幽户锁寒晖。人从浴凤池边到,香入乘鸾扇底飞。诗落云笺传藉藉,花同锦队想菲菲。更闻芍药梢头信,亦待邀公插帽归。
  • 古诗《道中遇卢先生》 - - 方孝孺 - - 先生独无虑,作客竟忘归。谩把诗书阅,宁知世事非。秋风吹落雁,江树隐斜晖。少立桥边路,相思恨久违。
  • 古诗《清溪驿·一带平芜合浅沙》 - - 郑学醇 - - 一带平芜合浅沙,荆榛深处几人家。江风偏与南来客,归棹齐讴扎扎鸦。
  • 古诗《兰亭诗·茫茫大造》 - - 孙统 - - 茫茫大造,万化齐轨。罔悟玄同,竞异摽旨。平勃运谋,黄绮隐几。凡人仰希,期山期水。
  • 古诗《清响·激激复瀺灂》 - - 崔荣江 - - 激激复瀺灂,戛石拨清响。玎玲逼碎玉,高格非俗赏。迂曲歌阡陌,一怀滋苍莽。我闻生愧怍,我思生怅惘。汝清洗我浊,躬身掬一掌。若似尔涟涟,兹世无他想。
  • 古诗《别馥庵·偶裂尘网出》 - - 大瑸 - - 偶裂尘网出,因为汗漫游。爱兹山水县,与子成淹留。朝看白云起,暮听江水流。有时还策杖,临壑复登丘。茅屋多真意,动息无所求。心期既历落,顾此忘百忧。好风西南来,羽翰生素秋。临岐一挥手,意气淩沧洲。君还坐岩壑,幸无生怨尤。...
  • 古诗《药洲·怪怪奇奇石》 - - 刘克庄 - - 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莫教赞皇见,定辇入平泉。
  • 古诗《有题·海气破天穹》 - - 添雪斋 - - 海气破天穹,中原无此风。炙焚皆旧骨,广袤陷痴瞳。振羽鸣精卫,渡河哀上公。城头花似血,血色已深红。
  • 古诗《诗稿者·炉灰拨尽尚沉吟》 - - 孙原湘 - - 炉灰拨尽尚沉吟,身死何须要赏音。遗恨有情偷记去,无从灰得此人心。
  • 古诗《蝶恋花·翠阁朝朝还暮暮》 - - 曾廉 - - 翠阁朝朝还暮暮。十颗青枫,九颗成红树。寒壁秋虫偎枕语。鹅更警夜同衙鼓。人在江南将上住。夜梦不成,梦即江南去。容易江南烟水误。梦魂怪熟江南路。 
  • 古诗《即事·过却东桥即是村》 - - 李光 - - 过却东桥即是村,浣纱人出闹纷纷。倚筇争向前滩望,涨水潮来减几分。
  • 古诗《喜杨德华见过感旧成咏》 - - 宋祁 - - 曾见乌衣赌佩囊,再逢何遽二毛郎。 病姿故有灵光在,牡齿翻随屈产长。 河里笛声频感慨,江南花树剩凄凉。 酒垆便有生平隔,已濯华缨未易狂。
  • 古诗《跋远起岩所藏兰亭帖》 - - 杨万里 - - 南朝千载有斯人,拈出兰亭花草春。 俛仰之间已陈迹,至今此纸尚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