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风·迩日东风颇觉频原文及翻译赏析

风·迩日东风颇觉频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7
迩日东风颇觉频,沙田堀堁见扬尘。
或言沮洳利水涸,已虑因循防雨屯。
好恶真教难定已,溺饥惟是廑忧民。
明知时若原艰致,时若今年盼益谆。

诗人乾隆资料

风·迩日东风颇觉频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风·迩日东风颇觉频原文及翻译赏析

风·迩日东风颇觉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句芒·列职牵牛宿》 - - 蒋士铨 - - 列职牵牛宿,栖神太岁宫。衣冠嫌附会,履袜厌雷同。名媲贤司牧,人呼拗相公。东皇老孙子,含笑愿年丰。
  • 古诗《赠别李艾山·送君返兴化》 - - 吴嘉纪 - - 送君返兴化,予亦归安丰。湾头南北帆,各受郑公风。钓弋葭芦中,平生愿相从。如何一见面,踪迹又西东。野鹯掠枯草,水雁上寒空。侧望绿杨湖,烟雪晚濛濛。
  • 古诗《眼儿媚·晚燕》 - - 乐钧 - - 乌衣第宅锁烟霞。剌促向谁家。红迷楼榭,锦垂帘带,绿暗窗纱。营巢自有香泥在,未肯寄檐牙。影藏桃叶,情飘柳絮,梦冷梨花。
  • 古诗《立秋日寄粹夫》 - - 何景明 - - 一叶悲天地,秋风泪万行。江河无日夜,边塞有烟霜。雁鹄思高起,龙蛇愿久藏。蓬瀛何处涉,头白恨无梁。
  • 古诗《赠建业契公·师住青山寺》 - - 孟郊 - - 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虽然到城郭,衣上不栖尘。
  • 古诗《惜春·漠漠晴光淡淡天》 - - 韩奕 - - 漠漠晴光淡淡天,山青水白景依然。杜鹃啼处花如雨,白发伤春又一年。
  • 古诗《秋明室杂诗·喔喔鸡相和》 - - 沈尹默 - - 喔喔鸡相和,闻知非恶声。细雨洒灯前,夜窗殊未明。万里有同心,千载无异情。感兹不能寝,起坐何由平!
  • 古诗《自遣·河流无力送轻桡》 - - 张英 - - 河流无力送轻桡,苦忆前汀长暮潮。浊酒一瓯聊自遣,麦秋天气雨萧萧。
  • 古诗《郭氏山林·壶天阁》 - - 陆游 - - 吾庐在目中,日可理轻策。乃知壶中天,端胜缩地脉。
  • 古诗《题丁凤仪见赠》 - - 童轩 - - 曾见操觚试棘闱,少年文采似君稀。秋来应有梯云梦,桂子吹香堕绿衣。
  • 古诗《颂古·规圆矩方》 - - 释正觉 - - 规圆矩方,用行舍藏。钝置栖芦之鸟,进退触藩之羊。吃人家饭,卧自家床。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玉线相投透针鼻,锦丝不断吐梭肠。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
  • 古诗《举孙和诸亲友贺章》 - - 区元晋 - - 溪日辉辉鹊噪檐,柴门迎客为孙添。香生丛桂丹流霭,笋长新篁玉露尖。家世日长书可积,庄田无置分休嫌。连生五凤非无意,属望天公本自廉。
  • 古诗《山居杂诗·松隐静无事》 - - 曹勋 - - 松隐静无事,松竹惟参差。避热卧其间,绿荫回凉吹。水云不相远,起坐常自怡。此心益浩然,西风生桂枝。
  • 古诗《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别诗》 - - 程嘉燧 - -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长夏无蝉噪,高天极鸟投。闲阶松叶碧,空院菊花留。晓月临山驿,寒风满县楼。人行落木戍,马识渡河愁。不谓平生泪,还因别思流。
  • 古诗《咏菊赠肖·雁为秋里客》 - - 卢青山 - - 雁为秋里客,秋以世为家。一阵雨狂风横后,剩得寒花,独向凄凉处处斜。萧衣凝白露,短梦搁天涯。相识此间真匪易,珍重月华,移过前丫更后丫。
  • 古诗《金山寺塔顶留题》 - - 尹体震 - - 风急乘舟破浪来,寺僧邀上最高台。云拖香阁浮空立,月照琼花入镜开。山势古今长作柱,潮声日夜似闻雷。登临正喜思乡望,况值新秋一雁哀。
  • 古诗《经宁邑东岸即目》 - - 施闰章 - - 山径盘盘谷口遮,参差霜叶万重霞。涧边列树多收漆,云外高峰总种茶。乱石风湍通钓艇,夹溪烟火辨人家。有怀不见含情思,细菊冯谁为采花。
  • 古诗《小孤山图》 - - 杨基 - -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 古诗《蜀国弦·楼头仲宣羁旅客》 - - 刘基 - - 楼头仲宣羁旅客,故乡渺渺音尘隔。 含凄更听蜀国音,不待天明头尽白。
  • 古诗《韦处士郊居》 - - 雍陶 - -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