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吴与弼的诗 > 枫山道中口占授车胡二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枫山道中口占授车胡二生

朝代:明代诗人:吴与弼时间:2023-04-05
惆怅枫山道,当年此息肩。
重来如昨日,时序梦中迁。

诗人吴与弼资料

枫山道中口占授车胡二生作者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 查看详情>>

吴与弼古诗词作品: 《即事·偶傍溪头咏落晖》 《奉寄旧侯鹤州周使君》 《黄广文为仆趣装》 《读罢枕上喜而有作》 《次打石港·当年曾此泊晴湾》 《归兴·计程不日踏铅山》 《板桥客夜·达得浮生去住轻》 《与学者戴舆·茕茕失怙未能言》 《寄题戴氏水竹居》 《题南园·尘世谁无数亩园

枫山道中口占授车胡二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枫山道中口占授车胡二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大会日夜归·清晨奉药对郎厅》 - - 李穑 - - 清晨奉药对郎厅,一啜真堪养性灵。不怕中书能劝酒,阁门催入大观庭。
  • 古诗《江上杂咏·君山残雪点汀洲》 - - 尹嘉宾 - - 君山残雪点汀洲,黄浦微茫失远流。犹有幽人徐酉望,洞箫一曲出江楼。
  • 古诗《咏阁中芍药·琼干旧分天上种》 - - 王立道 - - 琼干旧分天上种,瑶葩偏向夏初开。侍臣草罢明光诏,独傍清阴过碧苔。
  • 古诗《督觉际植花·桂后秋兰解出奇》 - - 郑清之 - - 桂后秋兰解出奇,幽香元不许春知。移根好向它山觅,承受风光到菊篱。
  • 古诗《龙尾沟·当时仲达号知兵》 - - 谢士元 - - 当时仲达号知兵,此地如何驻魏营。惧战却甘巾帼辱,至今沟水寂无声。
  • 古诗《点绛唇·忆儿鋐客长安》 - - 张令仪 - - 天远云低,几行雁字书空小。临池工妙。不寄征人耗。掌上珠擎,一旦抛离早。愁多少。梦魂颠倒。从此长安绕。
  • 古诗《怒江·一月曾无几日晴》 - - 萧梦霞 - - 一月曾无几日晴,蛮烟瘴雨满边城。兴亡不涉江流事,何故奔腾作怒声。
  • 古诗《贺新凉·用顾庵韵寿芝麓先生》 - - 王士禄 - - 道大凭舒卷。只纵横鸿文无范,烟驱云遣。往往探骊遗爪甲,颗颗海珠光泫。信不负佳豪名茧。银汉倒悬千尺影,更沧江屈注流非浅。声奕奕,宇中展。勋名恰并文章显。看千秋景钟铭伐,螺书还扁。何必仙山求大药,枸杞根形如犬。算恨事唯公其免。待向黄扉成燮理,调四时玉烛光前典。筇竹杖,任...
  • 古诗《希马出示先德文慎公诗集因题》 - - 汪荣宝 - - 宰辅能诗数晚清,松禅广雅两峥嵘。谁知湖海穷超览,风雨高楼此尾声。
  • 古诗《送李渔入卢尚书幕》 - - 彭孙遹 - - 一醉芳筵月,亭亭送客过。新词留价重,白首好游多。去傍莲花幕,归听桃叶歌。自今清宴日,谁与乐婆娑。
  • 古诗《菊残·变红犹未落》 - - 屈大均 - - 变红犹未落,心卷只纯黄。暖失三秋艳,寒争一日香。酒随花朵尽,愁逐岁华长。岂乏梅新吐,终怜菊有芳。
  • 古诗《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 - 程公许 - - 认取太虚无一物,本无幻翳况空花。桃椎思邈还知否,佳传宁无良史家。
  • 古诗《怀江南梅花绝句》 - - 高以永 - - 朔云边月久天涯,孤客今朝底自嗟。为向空庭问芳信,不禁清梦到梅花。
  • 古诗《雨后宿德州·霁色明遥堞》 - - 萧榕年 - - 霁色明遥堞,停车欲暮天。虹收千树雨,月破一溪烟。帆影斜侵岸,笛声清在船。津亭寻旧馆,回首几经年。
  • 古诗《柳梢青·戏简高菊石间》 - - 刘镇 - - 瞥眼光阴。章台旧路,杨柳春深。尚忆风流,殢人倚玉,替客挥金。高阳醉后分襟。想妒雨嗔云到今。消息真时,笑啼难处,方表人心。 
  • 古诗《传言玉女·海外扶余》 - - 张克家 - - 海外扶余,傲彼药师红拂。舞台扮演,问何人巨擘。三侠邈矣,企慕太原裙屐。镫荧酒酽,醉乡头白。满地戈鋋,战芦塘冷瑟瑟。后妃皇帝,亦名场一剧。花枝笑侬,肮脏鬓髯如戟。英雄儿女,泪痕凝赤。...
  • 古诗《绮情·邂逅何期一刻间》 - - 伯昏子 - - 邂逅何期一刻间,河洲十载忆关关。持杯莫问沧桑事,但数眉边鱼尾斑。
  • 古诗《暮春雨中作》 - - 魏野 - - 独院信寥寥,蚕生谷未苗。 残春无数日,积雨复连宵。 不恨流光速,唯伤去圣遥。 那堪当此景,时见落花飘。
  • 古诗《虞美人·空梁曾是营巢处》 - - 汪精卫 - - 空梁曾是营巢处,零落年时侣。 天南地北几经过,到眼剩山残水已无多。 夜深案牍明灯火,阁笔凄然我。 故人热血不空流,挽作天河一洗为神州!
  • 古诗《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 - - 裴耀卿 - -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鸟侣,罢琴听猿啼。 佳辰改宿昔,胜寄在暌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