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苏伯衡的诗 >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

朝代:明代诗人:苏伯衡时间:2023-04-05
玄霜湿露动龙香,水殿书题爱晚凉。
虮虱小臣惟感愧,姓名衣披五云章。

诗人苏伯衡资料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作者苏伯衡

苏伯衡(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字平仲,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后在世。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苏辙九世孙,苏友龙三子。元末,贡于乡。明太祖辟礼贤馆,伯衡亦被延致。擢翰林编修,乞省亲归..... 查看详情>>

苏伯衡古诗词作品: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 《绝句·落叶满衡皋》 《赠徐季子·百金不惜市栀鞭》 《雪夜䏈句·清夜群彦集》 《流觞图同龙子高作》 《拟唐宫词》 《方壶云山烂熳图同胡士恭博士题》 《连雨杂书·郁郁苦无聊》 《赠王彦和简校还北平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晓泊梁溪谒徐明府孝思》 - - 钱澄之 - - 曙色初开古驿前,梁溪霜压万家烟。邮亭未觉居民扰,辇跸亲知大令贤。乘月甫消京口酒,侵寒早问锡山泉。扁舟来去歌声里,那得闻琴不系船。
  • 古诗《对画亭口号·曲转云廊得小亭》 - - 弘历 - - 曲转云廊得小亭,额题对画岂丹青。便教摩诘披真迹,未觉如斯悦性灵。
  • 古诗《花篮·几般寒卉箬篮装》 - - 弘历 - - 几般寒卉箬篮装,不是春园桃李芳。珍重齐眉成合璧,自应绵庆继书香。
  • 古诗《喜雨·好雨终朝遍》 - - 盛以约 - - 好雨终朝遍,蓬门野兴繁。悯农劳苦日,植杖桔槔园。急棹冲萍叶,深池浸竹根。怪来双屐健,散步上南原。
  • 古诗《题溧阳两王先生归荣图》 - - 杨士奇 - - 康乐才名我素交,惠连文苑旧同袍。眼看逸翮联翩去,不尽中情怅望劳。
  • 古诗《咏史·张良》 - - 陈普 - - 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 古诗《西园书屋·土性既有宜》 - - 查慎行 - - 土性既有宜,人情亦有适。养材待椅桐,孰若树榛栗。移根寻丈内,本向邻家乞。落实庶可期,拙谋作乃逸。举赢力不逮,何敢议筑室。灌园岂无人,戢影勿轻出。此中足生事,吾计今已必。...
  • 古诗《题画用东城休字诗韵》 - - 沈周 - - 野人心幽迹亦幽,短发白照湖波秋。贤才固不在散地,吾道已付于沧洲。手中自保一竿玉,世上万事如浮沤。江湖既远不足问,岁月云往谁能留。君不见长安得意者,朝腰金,暮围玉,名位岂肯卑微休。...
  • 古诗《浣溪沙·梦里梨花蝶作团》 - - 刘峻 - - 梦里梨花蝶作团。半衾明月落栏干。东风欲罢却轻寒。休把香囊思往事,怎生红豆续馀欢。芳泥燕去泪应乾。
  • 古诗《夏日宴新乐小侯于燕誉堂林若抚徐存永陈开仲诸同人并集》 - - 钱谦益 - - 软脚筵开乐句和,濯龙吐凤客骈罗。虽无法部仙音曲,也胜巴人下里歌。丝竹凝风腰鼓急,釭花荡影舞衫多。老夫苦忆平生事,肠断西游赵李过。
  • 古诗《游北山赠性空上人》 - - 吴绮 - - 古木阴森翠影稠,乱香随屐不知休。山僧相引过溪去,一片白云教我留。
  • 古诗《若耶溪竹枝词》 - - 全祖望 - - 涂脂抹粉失真色,淡埽蛾眉赋冶春。社前日铸初茶出,手制云牙一百斤。
  • 古诗《采蕺·厥草匪甘》 - - 王十朋 - - 厥草匪甘,厥蔬匪香。维其味之,岂曰嗜之。心焉孔焦,胆焉亟尝。唯其苦之,是以取之。
  • 古诗《早朝和大理少卿陈以道韵》 - - 苏仲 - - 雪拥千官来陛陈,御炉香细染儒绅。君王万寿齐天地,龙衮千秋拱圣神。上帝监观知有道,小臣歌诵敢辞频。高冈共听梧桐凤,宇宙长看万古春。
  • 古诗《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 - - 区越 - -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 古诗《闻近日求人书者以进士为贵戏作一绝》 - - 陈曾寿 - - 北江著论妙机锋,院体山癯本不同。树倒已无堪蚀叶,书空犹自觅青虫。
  • 古诗《丁未计偕将出门夕》 - - 王世贞 - - 此夜不忍旦,匆匆垂去家。回看小弱女,犹未解呼爷。冻雪依檐草,轻飙散烛花。莫挥分手泪,吾道自天涯。
  • 古诗《雨中鹤唳·十万虚屯野次兵》 - - 薛季宣 - - 十万虚屯野次兵,不逢苻诏寿阳城。愁云惨淡雨来急,鸣鹤一声天未晴。
  • 古诗《追凉·三伏流金石》 - - 邹浩 - - 三伏流金石,端居若探汤。古松摇落照,芒履促追凉。天壤知谁似,形骸亦自忘。何须北窗下,始解到羲皇。
  • 古诗《宝庆院·小招提在白云层》 - - 陈舜俞 - - 小招提在白云层,古殿深龛锁昼灯。山北远公曾结社,至今犹有种莲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