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黄裳的诗 > 观雪·封锁烟尝卫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雪·封锁烟尝卫

朝代:宋代诗人:黄裳时间:2019-09-06
封锁烟尝卫,飞扬露可陪。
厚将平地堑,高欲峻堂陔。

诗人黄裳资料

观雪·封锁烟尝卫作者黄裳

黄裳(1044-1130),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代表作有《卖花声》、《..... 查看详情>>

黄裳古诗词作品: 《延平阁閒望·演峰遥见客怀开》 《贺拜罢南郊献诗》 《蝶恋花·牡丹》 《灵壁游张学士园》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六祖·道果天成岂可猜》 《再游普光寺·春来时》 《秦国夫人挽辞》 《寄梅承事·沧浪风绉鸭头波》 《步虚桥·俯仰是天汉

观雪·封锁烟尝卫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雪·封锁烟尝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榴花·魂萦安息国》 - - 谷海鹰 - - 魂萦安息国,未肯嫁东风。飐碎无言绿,妆妍触目红。情天焚日月,异域傲穷通。梦惹千星坠,归心夜夜同。
  • 古诗《端午小酌·亲朋满座笑开眉》 - - 沈周 - - 亲朋满座笑开眉,云澹风轻节物宜。浅酌未忘非好酒,老怀聊乐为乘时。堂瓶烂漫葵枝倚,奴髻鬅鬙艾叶垂。见享太平身七十,馀年能补几篇诗。
  • 古诗《竹公溪·漏天未放十分晴》 - - 王士禛 - - 漏天未放十分晴,处处江村有笛声。水远山长听不足,竹郎祠下竹鸡鸣。
  • 古诗《区敬庭舅诗扇寄寿依韵答之》 - - 黄公辅 - - 家山缥缈隔崔嵬,玄鹤呼朋客未归。两度冈城留拂袖,几回楚国月翻衣。凭将赤鲤来青玉,乍觉风光到紫薇。何物磨人羞览镜,不禁清梦逐霞飞。
  • 古诗《雨中趋陆过瑞州》 - - 欧大任 - - 朔风驱马听晨鸡,路入筠州晚色迷。小洞雪封梅树外,飞霞寒挂竹林西。自怜残腊犹奔走,长忆他乡尚鼓鼙。问讯谢公歌舞处,万峰零雨一猿啼。
  • 古诗《雪复大作六言》 - - 范成大 - - 伶俜冻雀蹲晚,噤渗疏梅锁春。有客典衣沽酒,何人增价卖薪。
  • 古诗《两地·一种情怀两地知》 - - 程滨 - - 一种情怀两地知,挑灯含笑总成痴。雕梁画栋游三日,刻骨铭心病一时。暖鸭罢妆初抱枕,寒蝉搔首正删诗。青春屈指明年近,多少花开在一枝。
  • 古诗《玉楼春·涉江兰楫归来否》 - - 张珍怀 - - 涉江兰楫归来否。菡萏半开红未透。莫怜小景绣芳帷,谁斗双蛾摹远岫。朗吟常在飘灯后。印可麝煤犹染袖。为耽佳句九回肠,吟到嫩凉惊影瘦。
  • 古诗《初伏大雨呈无咎》 - - 张耒 - - 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清贫学士卧陶斋,壁上墨君澹无语。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窥歌舞。联诗得句笑出省,策马涉泥归闭户。床头馀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荐俎。...
  • 古诗《襄武馆游眺·州民知礼让》 - - 韦应物 - -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 古诗《枇杷六言·大似明珠径寸》 - - 邓深 - - 大似明珠径寸,黄如香蜡成丸。落处韩嫣遗弹,可怜不救饥寒。
  • 古诗《见梅澥先生所绘兰草感怀》 - - 金朝觐 - - 芳草入丹青,幽然无伴侣。临笺细玩之,似共同心语。
  • 古诗《影山草堂人日》 - - 黎庶焘 - - 濛濛细雨湿年华,冷落山城鼓不挝。传座几犹缘旧俗,馈春无复见贫家。人因乱后难言节,草趁寒疏渐吐芽。为忆故园溪水上,香镫谁照墓门斜。
  • 古诗《新晴·朝阳升空天气新》 - - 刘攽 - - 朝阳升空天气新,荒郊落叶寒纷纷。溪源流潦不可渡,知是蜀山前日云。
  • 古诗《如梦令·春夜》 - - 董俞 - - 帘外鸦啼风细,落月春芜满地。香尽画楼闲,知道玉人沉醉。君记。君记。正是消魂天气。
  • 古诗《小重山·咏别》 - - 李雯 - - 江浦潮生紫楝花。垂杨移素艇暮云遮。真珠小泪滴窗纱。春山蹙,楼外欲栖鸦。犹记鬓云斜。枕痕红润玉笼朝霞。自从相送六萌车。金跳脱,松似那时些。
  • 古诗《燕城读史·秦王手创万世业》 - - 罗公升 - - 秦王手创万世业,四海不足充侈心。孝文田家眼孔小,露台欲作悭百金。
  • 古诗《先生韵·举知欲各天狼时》 - - 张埴 - - 举知欲各天狼时,草木零落美人迟。中年新知旧别意,悲乐相忘荃独宜。
  • 古诗《寒泓·子盍观於泉》 - - 方岳 - - 子盍观於泉,遇险维其止。 流行非所知,一寒清到底。
  • 古诗《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 - 欧阳詹 - -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 无人相共识,独自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