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奕绘的诗 > 桂殿秋·石榴婢原文及翻译赏析

桂殿秋·石榴婢

朝代:清代诗人:奕绘时间:2023-04-06
石榴婢,花优昙。
七年银烛侍清谈。
七年已抱五年病,舍利舁床听小参。

诗人奕绘资料

桂殿秋·石榴婢作者奕绘

奕绘,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查看详情>>

奕绘古诗词作品: 《江城梅花引·罗浮春色静娟娟》 《浣溪沙·盼盼佳期石未沈》 《定风波·老干疏疏缀玉丁》 《入塞·橘初黄》 《菩萨蛮·如何便是西来意》 《浣溪沙·新得长毛白鼻猧》 《国香·良夜何其》 《一剪梅·清温斗帐伴梅花》 《满江红·砖老苔荒》 《鹧鸪天·十一月中北地寒

桂殿秋·石榴婢原文及翻译赏析

桂殿秋·石榴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狮子序·频年见国势颠》 - - 梁辰鱼 - - 频年见国势颠。怕恩情离间。虽知未言。终岂可坐视。不到亲前。净:你还有甚么说话。由你说来。小末:若论那废兴的运转。方将堕社稷。别宗灵。离山川。荒凉宫殿。净:你那花嘴小厮。不晓世事。只管来胡搊。小末:爹爹眼见此身做鬼。兀自恬然。 ...
  • 古诗《悼亡·要结今生不解缘》 - - 许传霈 - - 要结今生不解缘,相寻踪迹若盘旋。谁知到海仍须别,莫系明朝对渡船。
  • 古诗《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 - 胡承珙 - - 牡丹祗许和酥黏,金凤惟能蘸甲尖。别有风流传荔谱,赤浆盈碗渍红盐。
  • 古诗《题召伯埭斗野亭》 - - 刘焘 - - 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更无山碍眼,剩觉水云宽。
  • 古诗《又叠前韵荅邃翁先生》 - - 邵宝 - - 谁寄江南第一枝,岁寒如有物司之。天于北道留馀地,人为东君惜后时。太素风流难入画,半酣颜色最禁诗。平生鼎鼐心知在,且共西堂雪夜卮。
  • 古诗《盐官杂兴·晨出步城南》 - - 王又旦 - - 晨出步城南,城南栈栈多莓苔。昔人负高调,在此延望但见野木风号鸟毰毸。成连何处寻尔师,如何至今不知回?云烟莽阔白日冻,阴风常起伯牙台。千载尚有凭吊客,山径时时骑马来。
  • 古诗《人间·几日飞花香满林》 - - 程滨 - - 几日飞花香满林,小窗幽树影森森。望穿云外千秋雨,洒向人间一片阴。笑柄贻人刊绮梦,悲情作茧锁春心。年年长夜消磨法,想像昔人听捣砧。
  • 古诗《黄竹子歌·侬从江上来》 - - 张宁 - - 侬从江上来,欢向江阴去。黄竹笋成竿,不见欢归处。
  • 古诗《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 - 刘摰 - - 三岁重阳负玉觞,悲欢不定客途长。元光节物真虚掷,赖有新诗付锦囊。
  • 古诗《摸鱼儿·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能立者吉。》 - - 俞樾 - - 问鱼头是何参政。棱棱如许风骨。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心鹘突。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幽情密密。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抛来疾。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纤指释。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
  • 古诗《参张芷园读史》 - - 谢元汴 - - 兆祸男戎由女戎,乱唐宗社半闱宫。九重不识平原面,千载令人唾国忠。
  • 古诗《题周鲲画帧·山村门对夕阳开》 - - 乾隆 - - 山村门对夕阳开,识路牛羊自下来。场圃筑完禾稼纳,老农今日放愁才。
  • 古诗《次韵答陈立夫送酒》 - - 胡铨 - - 公家家世旧崔嵬,惊坐先生日万杯。已办槽床千日饮,便须乘月抱琴来。
  • 古诗《龙门之桐行赠刘铭伯》 - - 丘逢甲 - - 龙门之桐斲为琴,冰丝玉徽音古音。琴师携奏九天上,繁弦急管声为瘖。百神觞帝宜有此,不信天乐翻崇今。五尺之囊裁古锦,韬以南下江湖深。明堂清庙非不用,且用邦国坊民淫。鸱鸮在泮鹙在林,凤皇不来愁人心。谁扶孤阳抑群阴,嗟哉琴德何愔愔!...
  • 古诗《牛津公园感秋》 - - 钱钟书 - - 绿水疏林影静涵,秋容秀野似江南。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 古诗《哭伯父孝起徵君》 - - 彭孙贻 - - 渡江门第擅清贫,领袖遗风自有真。久断周妻犹食肉,岂因薛责始焚缗。时危不独诛君子,天毒还多殄善人。回首九原成独笑,黄金横带尚逡巡。
  • 古诗《哭汪大容甫·吟情苦欲愁肝肾》 - - 韦佩金 - - 吟情苦欲愁肝肾,至味酸留在齿牙。五夜钟鸣身一叶,兰亭真本落谁家。
  • 古诗《水月梅·玉魄昏黄罩素魂》 - - 王夫之 - - 玉魄昏黄罩素魂,縠波潋滟吸香痕。分身自在双涵得,总被空青一镜吞。
  • 古诗《十月五夜作》 - - 黄节 - - 危城昏语夜堂堂,辍讲程门有去方。不惜此身亡乱际,北风犹说第三章。
  • 古诗《春词·日养千花气》 - - 毛滂 - - 日养千花气,风和百和香。 君王自仁寿,柏叶更称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