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曹家达的诗 > 和果园闲情四咏·咏病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果园闲情四咏·咏病

朝代:现代诗人:曹家达时间:2023-04-07
香炭成灰便不温,小帘人静怕黄昏。
寒灯照雨沉孤影,更柝和风咽断魂。
莲子有心还自苦,萍花虽好怨无根。
如何一别清秋后,长此支离昼掩门。

诗人曹家达资料

和果园闲情四咏·咏病作者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 查看详情>>

曹家达古诗词作品: 《题梅·涓涓野水生》 《梅花绝句·强冒师雄汗漫游》 《冬日即事·村落迢遥野色宽》 《梅花绝句·翠羽宵阑语未休》 《酒閒赠韵臣·倚楼才士压风骚》 《桃源春晓·魏晋漫相禅》 《梅花·春花和冷春夜长》 《和鲤南四弟见寄》 《次鲤南寄怀韵》 《春日登城·尘沙日日黦征衣

和果园闲情四咏·咏病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果园闲情四咏·咏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竹枝词·西南种类冠诸夷》 - - 张履程 - - 西南种类冠诸夷,乳酪樵苏有市期。火种刀耕堪自赡,秦非牧马最蕃滋。
  • 古诗《题城山晚对轩壁》 - - 范成大 - -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 古诗《入会稽·会稽称大郡》 - - 屠本畯 - - 会稽称大郡,风壤旧京华。绿水潆南镇,高城绕若耶。都中输竹箭,山上起官衙。但恐芳荪歇,扁舟问浣纱。
  • 古诗《午日同于鳞子与集公实时值雷雨》 - - 宗臣 - - 蓟门芳草逐人来,午日新蒲对酒开。沉陆揔为方朔侣,怀沙独惜楚臣才。人间魍魉雷堪走,海上蛟龙雨不回。夜半浮云难去女,更堪孤角凤城哀。
  • 古诗《谢秋娘·春去也》 - - 黄淑贞 - - 春去也,绿树唤斑鸠。唤出桑间村妇摘,唤回陌上丽人游。飞絮扑楼头。
  • 古诗《自盂城驿至安平三绝句》 - - 姚燮 - - 甘江出汉入涟州,灌以黄淮两道流。但觉斜阳平浩淼,乱帆去影捩飞鸥。
  • 古诗《和归田园居·修竹临清池》 - - 唐时升 - - 修竹临清池,平畴带城曲。微风发新凉,时雨方沾足。隔水无人声,琤琤响棋局。宿鸟还故巢,飞蛾越明烛。晚霞挂林端,明旦知晴旭。
  • 古诗《人日·新年人日至》 - - 郭奎 - - 新年人日至,殊觉客愁多。故国音书杳,南天物气和。城春偏雨雪,江暝足风波。无限扁舟意,吾将咏棹歌。
  • 古诗《和晚北园·天气非相逼》 - - 彭汝砺 - -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 古诗《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 - 徐铉 - -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 古诗《三相祠·衙门随处好修行》 - - 江峰青 - - 衙门随处好修行,关百姓身家凡事要留馀地;神道无私惟福善,持一心仁恕瓣香便达齐云。
  • 古诗《梨岭遇雨·黑风吹雨又黄昏》 - - 黄景说 - - 黑风吹雨又黄昏,鸡犬数声何处村。身在岭云飞处湿,不关别泪溅成痕。
  • 古诗《洪州绝句·江云凝雨疾风过》 - - 郭祥正 - - 江云凝雨疾风过,阵马争回万叠波。平地看时真一笑,鹏腾鳌倒欲如何。
  • 古诗《春阴·二月连阴柳殢青》 - - 朱锡绶 - - 二月连阴柳殢青,萧斋却扫正清泠。春如中酒因风雨,花不能诗有性灵。客里得间尘脱网,静中闻沸玉浮瓶。远山一角轻云碧,写入窗间六曲屏。
  • 古诗《偃盖松·摧折风霜久》 - - 韦骧 - - 摧折风霜久,犹传偃盖松。只凭文笔力,何必大夫封。
  • 古诗《华隐楼·松声只罢独看云》 - - 曾极 - - 松声只罢独看云,华隐楼中探鹤身。 治国神方难自献,祗将本草语时人。
  • 古诗《延昌观道纪堂》 - - 张明中 - - 马迁信史炳丹青,黄老搀先六籍名。 清净元非人纪有,虚无幻出道家声。 时挥麈尾谈天统,冷笑蝇头闹世情。 待饮琼浆擗麟脯,芙蓉为馆玉为城。
  • 古诗《兰·深林不语抱幽贞》 - - 刘克庄 - -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 古诗《莫愁曲·光风转蕙吹幽香》 - - 沈愚 - - 光风转蕙吹幽香,游丝薄雾春茫茫。 百壶绿酒劝郎饮,多情谁似卢家娘。 明珠杂佩声玎榼,鸾裾凤带茱萸囊。 蛾眉八字寒翠湿,星眸两点秋波光。 楚腰卫鬓桃花妆,敲金戛玉歌新腔,牵云曳雨归兰房。...
  • 古诗《阆水歌》 - - 杜甫 - -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