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秦观的诗 >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

朝代:宋代诗人:秦观时间:2023-04-08
老仙旧地枕东城,古木参天警昼声。
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

诗人秦观资料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作者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 查看详情>>

秦观古诗词作品: 《春日杂兴·吴会虽褊小》 《三老堂·堂堂三元老》 《秋兴·拟玉川子》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 《海康书事·一雨复一阳》 《乐昌公主·金陵往昔帝王州》 《还自广陵》 《有六人·须句别驾伟仪刑》 《次韵出省马上有怀蒋颖叔》 《晚景四绝·本自江湖客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漫兴·豆棚堪杂坐》 - - 蒋士铨 - - 豆棚堪杂坐,浊酒对花斟。樵牧来从便,鸡豚会可寻。村閒知事简,俗厚畏人深。野菜堪生食,无烦溉釜鬵。
  • 古诗《过三角山·少年挟册寄僧窗》 - - 李穑 - - 少年挟册寄僧窗,静听飞泉洒石矼。遥望西崖明历历,数声钟向夕阳撞。
  • 古诗《山居·还山是所乐》 - - 赵观彬 - - 还山是所乐,胡乃我心伤。傥复见太平,枯死亦不妨。往者虚一疏,未效守御床。云翳尚蔽空,非无日月光。归来绝峡中,一卧丛桂香。于戏肃宗德,中夜悲歌长。
  • 古诗《送叶审思北上》 - - 李裕 - - 领得除书好便归,故山芝朮已应肥。神仙政苦多官府,不及閒云自在飞。
  • 古诗《观主人植槐·主人有佳树》 - - 李冶 - - 主人有佳树,移植庭之隅。繁柯虽剪去,不敢触根株。朝溉复夕灌,乳井几成枯。讽讽角弓诗,古人能起予。爱树尚如此,爱士当何如。
  • 古诗《五言今体诗·求试未逢年》 - - 朱谋晋 - - 求试未逢年,潜鳞恰在渊。窗明西涧雪,门枕北溪泉。兔角龟毛语,鼠肝虫臂篇。细参缃帙富,一榻坐须穿。
  • 古诗《澹堪杂诗·老友林琴南》 - - 成多禄 - - 老友林琴南,写图远寄我。虽未至吾庐,位置似亦颇。大江日夜流,襟前复带左。老树听吟声,满地松花堕。白云时出入,幽扃浑不锁。即此有声画,谓之诗也可。
  • 古诗《五十咏怀·昔年多意气》 - - 陈仁德 - - 昔年多意气,长啸壮思飞。云梦乘风去,钱塘踏浪归。河山频入望,日月共忘机。高咏还狂饮,酒痕满袷衣。
  • 古诗《军中乐·战胜》 - - 张元凯 - - 云中不闭雁门关,减灶沉烽白日閒。蕃骑寇边三百万,单于仅以六骡还。
  • 古诗《行香子·海滨留影》 - - 许白凤 - - 侧帽春风。觅句花丛。一霎儿变了衰翁。灯边梦影,去也匆匆。觉有些真,有些假,有些空。发白飘蓬。齿豁还童。算余年乐事无穷。出门随意,信步西东。访古唐湾,新海港,老渔农。
  • 古诗《九月十五夜涌泉寺口号》 - - 陈宝琛 - - 斜月花宫法鼓催,风珂蓦忆掖门开。廿年三破僧床睡,大顶峰头候日来。
  • 古诗《静明园杂咏·凉透网纱牖》 - - 乾隆 - - 凉透网纱牖,芳围藻火阶。有时临玉版,弃日布诗牌。波泛鸡头芡,庭阴兔目槐。山光兼水色,次第入吟怀。
  • 古诗《细雨·萧洒傍回汀》 - - 李商隐 - -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 古诗《阮郎归·题王莼农十年说梦图》 - - 潘飞声 - - 词人身世半无憀。旧愁心上潮。依然风物过花朝。隔墙听玉箫。谁与说,十年遥。客魂凭月招。江湖出处可怜宵。梦痕消未消。
  • 古诗《南山有梅花·南山有梅花》 - - 毛珝 - -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馀。半空发清香,天人为踟蹰。城中三尺本,登盆缀流苏。进之画堂上,笑彼何粗疏。
  • 古诗《贺滕元发守吴兴》 - - 林希 - - 清风楼下两溪春,三十馀年一梦新。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主谪仙人。
  • 古诗《己亥杂诗·三诏严催倍道驰》 - - 黄遵宪 - - 三诏严催倍道驰,霸朝一集感恩知。病中泣读维新诏,深恨锋车就召迟。
  • 古诗《西湖梅·精神耿耿骨标标》 - - 陶德勋 - - 精神耿耿骨标标,共道芳容胜灞桥。湖里寒香清且远,孤山鹤翅雪同飘。
  • 古诗《咏吴晗·可怜遵命有文章》 - - 何永沂 - - 可怜遵命有文章,命数如斯彀早张。失算清华如不取,革文须另觅羔羊。
  • 古诗《琵琶仙·奉题秋扇先生垂虹感旧图》 - - 石任之 - - 惆怅归来,那人句记取三生词骨。红冷温馥成尘,轻吟换轻别。持半剪青眸似悔,照舟底老龙宫阙。曲散荷枯,蜂痴蝶醒,摇动波月。但休著如草青袍,拨桡过松陵路还歇。秋在翠尊娇韵,把音徽愁绝。拈绿萼空花一瞥,玉笛横醉入眉睫。肯向桥上重逢,玉仙相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