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刘天谊的诗 > 和王一樵见赠韵·别君知隔几回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王一樵见赠韵·别君知隔几回尘

朝代:清代诗人:刘天谊时间:2023-04-07
别君知隔几回尘,拳曲空留散木身。
自昔茫茫谁误我,于今碌碌尚依人。
文场科第迷高下,名士风流混伪真。
底事嗜痂殊俗好,猥烦说项齿生津。

诗人刘天谊资料

和王一樵见赠韵作者刘天谊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查看详情>>

刘天谊古诗词作品: 《秋海棠和友人朱勿轩韵》 《和许寿峰见赠之作》 《和许寿峰见赠之作》 《哀张氏二子·避此真难索》 《南皮杂诗·百雉严城峙》 《蕃·连阴积雨夏畦中》 《南皮杂诗·少年多意态》 《和朱勿轩移居》 《盘古潭歌嘉庆己卯春纪异》 《雪后用东坡书北台壁诗韵

和王一樵见赠韵·别君知隔几回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王一樵见赠韵·别君知隔几回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丧友诗·似官似客水边斋》 - - 谭元春 - - 似官似客水边斋,香笑船过养静怀。深夜史书书细字,破窗灯火压秦淮。
  • 古诗《和钱心壶给谏生春诗用元微之韵》 - - 邓廷桢 - - 何处生春早,春生里第中。百年绵祖德,三寿沐皇风。铜鼓元音鬯,牙签湛露融。缅怀松菊在,归思寄烟丛。
  • 古诗《严楼十景·牧笛遥闻在水涯》 - - 庄觐 - - 牧笛遥闻在水涯,倚楼人听兴偏赊。音传牛背来村落,韵和箫声到酒家。有曲居然折杨柳,无腔也是落梅花。窑泾吹遍荒烟地,高卧溪边月影斜。
  • 古诗《中秋·江上云阴散薄寒》 - - 邓廷桢 - - 江上云阴散薄寒,西风慵倚曲阑干。可怜一种团栾月,官阁三年祗独看。
  • 古诗《登毛公坛·黄屋辞仙阙》 - - 广印 - - 黄屋辞仙阙,玄门向北开。驱鸡何处去,跨鹤几时来。残雪窥丹井,清霜肃古台。寒烟纡缥缈,一望一徘徊。
  • 古诗《次韵通明叟晚春》 - - 释德洪 - - 困人天气渴思浆,喜有人家密竹藏。稚子不知僧不饮,压糟醇酽劝人尝。
  • 古诗《偈·白云不会说禅》 - - 释法演 - - 白云不会说禅,三门开向两边。有人动著关捩,两片东扇西扇。
  • 古诗《元夕集朱氏兄弟山下草堂得歌字》 - - 欧大任 - - 宝马骖驔十里过,九枝灯里丽人多。城临花月春江曲,风袅笙箫子夜歌。坐密羽觞行未已,醉深玉漏问如何。社中诸少忘吾老,犹自牵情洽薜萝。
  • 古诗《严提举挽诗·判得身煨烬》 - - 戴表元 - - 判得身煨烬,歌铭尚尔为。可怜蝉脱蜕,还许豹留皮。剡水归来棹,柯山看断棋。平生触心处,临卷费相思。
  • 古诗《宿魏仲远宅·每忆君家好兄弟》 - - 李孝光 - - 每忆君家好兄弟,轻舟远出践深期。春风吹雨曹娥渡,夕照满山虞舜祠。即问寒暄如梦寐,各言加饭慰相思。重来应记呼灯处,夏盖山前月上迟。
  • 古诗《怀祝芷塘·闻住华亭四五年》 - - 姚鼐 - - 闻住华亭四五年,东风辄为望江船。料应玉貌今衰丑,却诵清诗转妙妍。地上朋侪馀有几,天涯风雨飒无边。白头垂忆平生事,更寄伤情到海壖。
  • 古诗《送北客·甘州一曲杂云和》 - - 汪琬 - - 甘州一曲杂云和,下马劝君双叵罗。歌声未了弦声绝,上马催君北渡河。
  • 古诗《虎溪三笑图·栗里先生不鼓琴》 - - 黄镇成 - - 栗里先生不鼓琴,偶携明月到东林。白云满地苍苔湿,流水一山春雨深。归路已忘言外意,过桥谁识笑时心。人间俯仰成陈迹,传得高风说到今。
  • 古诗《富顺·封疆莫叹极西陲》 - - 解旦 - - 封疆莫叹极西陲,景物尤堪著咏思。亭台处处垂杨影,街巷家家小酒旗。旧同吴楚分梅艳,新比戎泸有荔枝。凿井咸泉通海脉,靠山公署映江涯。
  • 古诗《毛诗·绿衣》 - - 陈普 - - 正色吁为间色侵,凄风絺绤自悲吟。酌中循理聊区处,底事先贤共此心。
  • 古诗《怀人·江鲤应难制》 - - 张溥 - - 江鲤应难制,冥鸿不可招。落梅歌一曲,风雨夜潇潇。
  • 古诗《题瑞岩圣寿寺》 - - 赵抃 - - 宝界香园接翠微,此焉空寂远尘机。寒冰扣晓人无垢,古剑藏秋谷有辉。水石潺顽迷客径,松云洒落护禅扉。我来笑被名缰锁,斜日匆匆策马归。
  • 古诗《白帝城·直为高光死》 - - 张问陶 - - 直为高光死,英雄独使君。山川犹涕泪,城郭自风云。雉堞临江出,鹃声隔岸闻。巴人真梗绝,容易话三分。
  • 古诗《晚菊·深畏炎威入世迟》 - - 刘凤梧 - - 深畏炎威入世迟,孤芳劲节有谁知。鸣蛩篱落魂俱冷,断雁关河梦亦痴。频醉凄风心似剪,每经酸雨泪如丝。记从陶令垂青后,空盼斜阳酒一卮。
  • 古诗《沈碑·中原人物老书生》 - - 李俊民 - -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