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薛瑄的诗 > 简柴同知·手持云锦到天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简柴同知·手持云锦到天乡

朝代:明代诗人:薛瑄时间:2023-04-05
手持云锦到天乡,鹓鹭亨衢共颉颃。
谳法十年推定国,分符千里得王祥。
清声籍籍传中土,爽气飘飘接太行。
政暇好书还自览,新凉昨夜满黄堂。

诗人薛瑄资料

简柴同知·手持云锦到天乡作者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查看详情>>

薛瑄古诗词作品: 《发通津驿·五色天书出禁中》 《过德州·山东一别十馀秋》 《武陵晓泛》 《简张都宪·藉藉朝端有盛名》 《东平行台有竹翳于恶木荒草命仆芟治嘉植乃遂诗以纪之》 《五盘山·五盘何艰哉》 《过武功县·持节西来过武功》 《斋宿杂咏·霜竹风寒夜向深》 《长沙四咏·江城卑湿少尘埃》 《效竹枝歌·杨柳昽昽天欲明

简柴同知·手持云锦到天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简柴同知·手持云锦到天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后庭花·见一日十三次金字牌》 - - 孔文卿 - - 见一日十三次金字牌。差天臣将宣命开。宣微臣火速临京阙。以此上无明夜离了寨册。驰驿马践尘埃度过长江一派。臣到朝中怎挣揣。想秦桧无百划。送微臣大理寺问罪责。将反朝廷名□揣。屈英雄泪满腮。臣争战了十数载。将功劳番做罪责。 ...
  • 古诗《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 - - 释德洪 - - 长廊广殿午风清,禅倦何妨曳履行。欢喜閒中有奇事,镊髭空对纸窗明。
  • 古诗《刘户部所藏张汝弼草书》 - - 李东阳 - - 南安太守东海翁,归来两袖乘天风。眼前万事不挂齿,睥睨六合称书雄。横挥直扫百态出,或舞鸾凤腾蛟龙。一从篆
  • 古诗《纳凉·流憩竹林中》 - - 姚允迪 - - 流憩竹林中,翠影浓于幛。幽禽不见人,飞过低枝上。
  • 古诗《玄珠歌·多恃聪明强是非》 - - 张果 - - 多恃聪明强是非,纵闻法要亦相违。若能不出长生宝,结作玄珠透紫微。
  • 古诗《紫坭竹枝词·小桥短艇水云乡》 - - 张采庵 - - 小桥短艇水云乡,补树栽花趁艳阳。郎种相思侬种柳,相思应比柳丝长。
  • 古诗《见山草堂·满径霜花锦绮斑》 - - 郑真 - - 满径霜花锦绮斑,开门忽复见青山。宁知淮海沧茫外,如在柴桑远近间。白鹤孤飞云出洞,苍鸥相逐水流湾。客来欲问悠然趣,缥缈天风飒佩环。
  • 古诗《西湖送春·春来何处去何归》 - - 陈恭尹 - -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 古诗《道无情·不避春风迢递》 - - 尹志平 - - 不避春风迢递。来往默通真意。那个是吾家。信天涯。本性玄通无托。到处一身安乐。了了没西东。住云峰。
  • 古诗《陇头·陇山久成客》 - - 李孙宸 - - 陇山久成客,行吟私自怜。春风不到处,冻雪动经年。交河饮羸马,峻阪绝飞鸢。四面流尘杂,乡关何处边。
  • 古诗《杂言·泰伯耻剪商》 - - 张达 - - 泰伯耻剪商,泯踪去宗国。文王有天命,终不失臣职。小心日寅畏,羑里闻演易。惟彼至德称,宣尼诚感激。
  • 古诗《方靖民杨巨源携樽过余寓斋小饮》 - - 吴敬梓 - - 入门携酒铛,慰余羁旅情。旧事殷勤说,新诗刻苦成。雨馀秋转丽,霜后水初清。尽日饶佳趣,休辞醉月明。
  • 古诗《灌菊·灌时须趁晓》 - - 王绂 - - 灌时须趁晓,日出露将晞。栽后无多日,苗添几叶肥。
  • 古诗《寄江东弟兄》 - - 刘敞 - - 分手如昨日,清秋独异乡。长年悲落木,短发怯初凉。归燕自有适,幽兰谁为芳。裁书寄鸿雁,相与访沧浪。
  • 古诗《浣溪沙·谴梦》 - - 邹祗谟 - - 肠断当年翠玉钩。新来不合强言愁。春风冷透鹔鹴裘。梦罢始知无梦好,情多暗被薄情留。谁教生长近红楼。 
  • 古诗《无题·一字偶然拈佛号》 - - 曾广钧 - - 一字偶然拈佛号,须当漱口一千年。非关世道人情薄,自是生辰命运偏。赠尔镂金重叠钏,荐之约指一双莲。从今莫问崔罗什,海雁江鳞各有天。
  • 古诗《千顷云·青山在屋下》 - - 彭孙贻 - - 青山在屋下,白云在高岭。身在白云中,那识云千顷。
  • 古诗《华柱丹光·何年撑宛荒》 - - 方凤 - - 何年撑宛荒,截置珊瑚树。长日灿朝霞。芙蕖挹新露。
  • 古诗《就鹫峰寺宿同喻宣仲王》 - - 谋堚 - - 鹫岭幽僧借竹房,薰笼茗碗坐绳床。 夜长何必求归梦,冻雨疏灯话故乡。
  • 古诗《洛阳感寓》 - - 张祜 - -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