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吕本中的诗 > 寄临川亲旧·金溪比岁复何如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临川亲旧·金溪比岁复何如

朝代:宋代诗人:吕本中时间:2023-04-05
金溪比岁复何如,二董风流却未疏。
闻道移家远城市,欲携书籍更深居。

诗人吕本中资料

寄临川亲旧·金溪比岁复何如作者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 查看详情>>

吕本中古诗词作品: 《寒食·野哭行歌满道边》 《次韵酴醾·绝去人间浅俗香》 《浪淘沙·柳色过疏篱》 《赠杨绍祖·城东往还者》 《谢滕尉送梅》 《柳州开元寺夏雨》 《送夏少曾兄弟》 《海陵杂兴·曾子不复见》 《田家乐·东家西家蚕上簇》 《山水图·君家茅屋低蓬蒿

寄临川亲旧·金溪比岁复何如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临川亲旧·金溪比岁复何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游灵岩寺·列岫围丹壑》 - - 徐中行 - - 列岫围丹壑,诸天出翠微。云霞明客路,薜荔暗禅扉。御墨金为榜,神僧铁作衣。塔窥清汉上,钟袅白云飞。挥麈探玄理,忘筌悟息机。乍如逢慧远,日暮澹忘归。
  • 古诗《一江风·占》 - - 沈采 - - 占:意生嗔。怎把甜言赠。生:小生怎把甜言相赠。占:重报何曾问。听斯因你是个大丈夫。岂不自耻。。我哀念你是个王孙。为此一饭相留恁。行当自立身。行当自立身。饭何须较论。愿你早把前程奋。 ...
  • 古诗《薛叔云左史母方夫人挽章》 - - 吕祖谦 - - 彤管传遗范,形容欲付谁。初年柏舟赋,晚岁艾轩诗。□□□□□,□金□赤墀。莆中称寿母,不独蔡三司。
  • 古诗《张氏快轩·草树分明天远大》 - - 释德洪 - - 草树分明天远大,酒阑登赏更从容。眼寒数点雁横雨,耳热一窗风度松。光滑纸开秋色阔,淋漓墨泼暮烟浓。欲倾蛟室琼词句,试借温江卓笔峰。
  • 古诗《次韵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 - 李处权 - - 书文车轨几时同,诸道惟闻羽檄通。岂较北南聊暂寓,若论贤圣且时中。门前杨柳方垂雨,溪上桃花尚舞风。谁见东山谢安石,命宾携妓兴何穷。
  • 古诗《折丹桂·近来阴府心寒凛》 - - 王哲 - - 近来阴府心寒凛。对判官详审。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镬汤浴过铁床寝。铜汗频频饮。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 古诗《武夷纪游和东桥》 - - 黄衷 - - 闻名浪得号希夷,孤枕云林未有期。缥缈暂看浮黛浅,棱层偏觉带秋奇。灵岩桂老蟾蜍满,古濑风轻舴艋迟。道士化将双白鹤,碧岑无路所从谁。
  • 古诗《画·霁雨湖天散晓霞》 - - 朱朴 - - 霁雨湖天散晓霞,绿芜烟水漾金沙。行人已渡长桥外,没胫春泥带落花。
  • 古诗《雪桃·大桃刺口如猬毛》 - - 孙作 - - 大桃刺口如猬毛,小桃青硬不容刀。端门马上晨炊饼,谁信人间用雪桃。
  • 古诗《题淮东王廉访清凉亭》 - - 萨都剌 - - 主人胸次洗冰雪,深夜金山月涌波。二十四桥秋水白,淮南八月泻银河。
  • 古诗《金莲出玉花·清真子姚公索》 - - 马钰 - - 命中养性。水里生金真本柄。虎绕龙蟠。走玉飞金结作团。刀圭恣饮。产个胎仙端更正。别是生涯。出入腾空步翠霞。
  • 古诗《上元镫词·掌仪杂技增回部》 - - 乾隆 - - 掌仪杂技增回部,凸鼻凹睛舞木熙。谁曰任禁率难解,译成原是祝釐词。
  • 古诗《嘲梁伯龙·吴阊白面冶游儿》 - - 王世贞 - - 吴阊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七尺昂藏心未保,异时翻欲傍要离。
  • 古诗《山居·平湖秋水浸寒空》 - - 德清 - -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馀落叶红。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 古诗《谢陈孟锡见过》 - - 黄省曾 - - 曲薄遮花短,青莎入径深。征霞朝到幕,宿雨昼藏林。茗熟还生霭,泉寒亦照心。长违学士席,坐对阿戎吟。
  • 古诗《刘左史相崇府二十二年矣因其子登州君奉寄》 - - 欧大任 - - 高陵大老汝南翁,白发人推长者风。经术已如韩太傅,儒林还表鲁申公。五更礼自尊河洛,十赉恩将赐华嵩。家学今看传奕世,三鳣谁敢并关中。
  • 古诗《送陈秀才附驿往沅州》 - - 王慎中 - - 下帷兀兀不窥园,蹑屩匆匆骤出门。独向五溪驰驿骑,欲过二酉听鸡猿。携书偏与宾游别,仗剑曾无妻子言。溆浦最悲骚客赋,凭君一为访幽源。
  • 古诗《口号绝句·鸣玉锵金尽正臣》 - - 杜甫 - -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 古诗《杂事诗·芒鞋竹杖佛接引》 - - 黄遵宪 - - 芒鞋竹杖佛接引,柳车草船神送迎。画旗猎猎夜风卷,时有经声杂鬼声。
  • 古诗《梁武帝·浮山未破水先腥》 - - 陈普 - -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 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