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楠的诗 > 金丹诗诀·震卦行归西兑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丹诗诀·震卦行归西兑乡

朝代:宋代诗人:陈楠时间:2023-04-05
震卦行归西兑乡,三阳姹女弄明珰。
巽风吹动珊瑚树,入艮归坤又一场。

诗人陈楠资料

金丹诗诀·震卦行归西兑乡作者陈楠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从毗陵禅师薛道光学习太..... 查看详情>>

陈楠古诗词作品: 《金丹诗诀·近则三朝远九旬》 《金丹诗诀·鍊成玉液玉神丹》 《金丹诗诀·五行四象坎并离》 《金丹诗诀·尾闾白气贯丹田》 《金丹诗诀·人如得道自婴儿》 《箍桶颂·有漏教无漏》 《金丹诗诀·半斤真汞半斤铅》 《金丹诗诀·握拳闭目守流珠》 《金丹诗诀·玉符金液鍊天仙》 《金丹诗诀·须知药得火成丹

金丹诗诀·震卦行归西兑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丹诗诀·震卦行归西兑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德胜门外作·祭社经筵胥正务》 - - 弘历 - - 祭社经筵胥正务,节过例事禁中还。怀柔莫若胜惟德,宴恺应教归以閒。途有尘扬厌而度,田无雪积望为艰。因循恐至去年况,盈尺腊前惭忆间。
  • 古诗《玉交校·题桃花画扇璞斋为陶子缜学使制》 - - 邓瑜 - - 龙翁笔。等闲染就香君血。香君血。美人名士,而今难得。春来花向东风惜。秋来扇奈西风急。西风急。年年常好,瑶池标格。
  • 古诗《赠云英院·贾岛怜无可》 - - 释文珦 - - 贾岛怜无可,都缘数句诗。君虽是后辈,我谓过当时。溪浪和星动,松阴带鹤移。因吟到明坐,此道澹谁知。
  • 古诗《史梦兰·延年益寿》 - - 孙伯恒 - - 延年益寿,与天无极;宜富当贵,长乐未央。
  • 古诗《答祝鸣和·一落沧洲懒性便》 - - 郑善夫 - - 一落沧洲懒性便,苦吟何有八哀篇。美芹但取邻人笑,小草犹惭官长怜。白日啸歌聊自慰,赤霄勋业尚茫然。携琴载酒忘忧得,不爱床头三日钱。
  • 古诗《江南春柳词·沟断清淮接浊河》 - - 周岸登 - - 沟断清淮接浊河,扬州花月汴州歌。若教画手能描写,江北江南不较多。
  • 古诗《清明·回》 - - 乾隆 - - 回㫋背泗水,胜节指清明。新火新烟候,斯来斯往程。风轻春日冷,露重鲁天晴。莫漫孤芳草,即看有落英。
  • 古诗《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 - - 张煌言 - - 家计深行恻,朱颜亦固穷;渐来应化石,遮莫但飞蓬!寄托诚交道,支持仗女工。可怜织箔手,不得到从戎!
  • 古诗《早秋宴集会南丰祠崇雨舲太守作明湖秋泛诗次韵和之》 - - 刘绎 - - 试问湖田利,临风话苇檐。官租农疾苦,宦味酒酸甜。俎豆前贤在,舟鲛世业兼。年丰人共乐,好景绘新缣。
  • 古诗《瓮子峡·两山叠青莲》 - - 岳礼 - - 两山叠青莲,一水折碧玉。落日西风寒,猿声堕高木。
  • 古诗《巴州驿·子规啼罢塞云愁》 - - 张九一 - - 子规啼罢塞云愁,川口风烟似暮秋。一夜雨声千涧水,不知何处是巴州。
  • 古诗《秋日·悠悠行路客》 - - 成鹫 - - 悠悠行路客,折尽岭头梅。怜尔得真性,何天可借培。隔墙人踯躅,薄暮鹤徘徊。点尽苍苔色,明朝花又开。
  • 古诗《渔山平贼凯歌·襜帷昨岁赐明光》 - - 毛奇龄 - - 襜帷昨岁赐明光,凯乐今朝奏上方。谁道雈苻多竹箭,悠悠旌旆返东扬。
  • 古诗《杂事诗·金锁重门歇绮罗》 - - 张祥龄 - - 金锁重门歇绮罗,凄凉一阕洞仙歌。老尼闲说宫中事,故苑月明池上多。
  • 古诗《送真歇禅师》 - - 林季仲 - -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对之竟颓然,百事付华发。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抽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阿谁使之...
  • 古诗《家园·眺望西山在目中》 - - 俞桂 - -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宽展竹篱通。 残梅尚守清帘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 古诗《望金陵·龙盘虎踞望南津》 - - 晁补之 - - 龙盘虎踞望南津,余烈峥嵘尚霸陈。 醉着不知风揭屋,可能杨素是江神。
  • 古诗《前溪曲·林塘何处好》 - - 沈明臣 - - 林塘何处好,独有前溪路。 笑语隔花闻,歌声连水度。
  • 古诗《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 - 纳兰性德 - -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 古诗《上达奚舍人》 - - 孟郊 - -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