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卢殷的诗 > 金灯·疏茎秋拥翠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灯·疏茎秋拥翠

朝代:唐代诗人:卢殷时间:2023-04-05
疏茎秋拥翠,幽艳夕添红。
有月长灯在,无烟烬火同。
香浓初受露,势庳不知风。
应笑金台上,先随晓漏终。

诗人卢殷资料

金灯·疏茎秋拥翠作者卢殷

卢殷(746年-810年11月)唐朝诗人,范阳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 查看详情>>

卢殷古诗词作品: 《长安亲故》 《诣李侍郎》 《移住别居》 《七夕·河耿月凉时》 《吊灵均·万古汨罗深》 《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 《堋口逢友人》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湘弦曲·楚云铮铮戛秋露

金灯·疏茎秋拥翠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灯·疏茎秋拥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玉琴轩作歌·玉琴轩》 - - 弘历 - - 玉琴轩,文津阁。轩前本旧有,阁后实新作。一水为之带,万石为之壑。阁未成时每到轩,即今阁恒有咏,轩乃数载阙句著。厌旧喜新我尚然,如是世情尽堪度。兹来一聆玉琴音,太古之曲不藉人醳攫。成连伯牙其后辈,空向丝桐劳摸索。 ...
  • 古诗《汉嗣·汉嗣安危系数君》 - - 唐彦谦 - - 汉嗣安危系数君,高皇决意势难分。张良口辨周昌吃,同建储宫第一勋。
  • 古诗《发贵溪高子辈舟送》 - - 李梦阳 - - 旌旗飞近邑,鼓吹送前舟。礼饯诸生侍,英寮并节游。长风驱瞑色,密霰响寒洲。见月帆犹进,山阴恨子猷。
  • 古诗《立春日浦城道中》 - - 孙鲁 - - 瓯越溪山尽足夸,劳人重复度仙霞。偶因身到聊题句,却为春来便忆家。野水何心常绕郭,疏梅无主自开花。经过南浦桥边路,碧草芊芊茁嫩芽。
  • 古诗《竹枝歌·江上乘舟何处客》 - - 苏辙 - -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 古诗《烛影摇红·赠高莹蟾》 - - 王吉昌 - - 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封闭庚金土釜。定阴阳斡旋子午。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此理君休轻侮。莫贪爱纵心踰矩。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 古诗《上海肇嘉浜·不到申江几易秋》 - - 钱昌照 - - 不到申江几易秋,郊区今日我重游。花光浓烂楼台好,道是当年臭水沟。
  • 古诗《题道傍壁·湖废财存十二三》 - - 陆游 - - 湖废财存十二三,拍堤涨水尚如蓝。吾庐隐翳初非意,颇欲临流结草庵。
  • 古诗《子夜春歌·朱景带碧楼》 - - 于慎行 - -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 古诗《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 - 曹彦约 - - 二昆同唱第,短世不堪言。生晚欣亲炙,谦撝过抚存。里门重拥彗,秀野祇空园。零落西归藁,谁能作九原。
  • 古诗《平远堂·柳外西风六幅蒲》 - - 苏庠 - - 柳外西风六幅蒲,野塘睡鸭对舂锄。如何唤得王摩诘,画作江南烟雨图。
  • 古诗《陈以光先生以韵和叶老七律相示勉和一步原韵一倒原韵》 - - 杨民仁 - - 朝朝风雨泣晨昏,此日晴开花影温。翠竹轻摇添绿意,心香暗度入诗魂。邀来知己三杯酒,指点青山一抹痕。袅袅馀烟淡淡月,天然景色在农村。
  • 古诗《乙巳春日怀人》 - - 黄松鹤 - - 花源不有武陵桃,半佛何因世外逃。白石红泥春未老,江山镂出几诗豪。
  • 古诗《晚宿小罗田·倒尽菰蒲折尽荷》 - - 杨万里 - -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水恨无多。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 古诗《同黄宰游宝林精舍书祐长老壁》 - - 余靖 - - 浮生万虑日营营,同访禅居耳目醒。寻胜已穷烟霭外,谈空应有鬼神听。松筠不变春长在,风雨无时地本灵。便拟搆庵来结社,莫嫌频此扣岩扃。
  • 古诗《送徐南龙令君北上》 - - 于慎行 - -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
  • 古诗《芳树·花发泰山阿》 - - 秦尚烈 - - 花发泰山阿,移根植庭侧。偏反非一态,娇姿多异色。佳人每自怜,含情畏人识。常恐雪霜摧,中夜长太息。
  • 古诗《为同邑谢方山观察题槐寺祭诗图》 - - 夏孙桐 - - 饯岁两番萧寺酒,怀人一卷桂林诗。遥簪碧玉春犹梦,画烛红屏晓未移。老去篇章增跌宕,閒中岁月耐将持。宣南掌故槐龙记,付与他年话鬓丝。
  • 古诗《题文集·历尽劫波病后身》 - - 宋词 - - 历尽劫波病后身,此生惭愧作诗人。集成堪慰真情在,绝少歌功颂德文。
  • 古诗《续游仙诗》 - - 马洪 - - 玉版金花阔幅笺,朝来次第散群仙。 紫皇敕遣誊真诰,第一人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