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白玉蟾的诗 > 靖通菴·靖通菴外锁晴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靖通菴·靖通菴外锁晴云

朝代:宋代诗人:白玉蟾时间:2017-12-11
靖通菴外锁晴云,壁莹飞琼瓦叠鳞。
野鸟无心一声晓,岩花有意四时春。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断烟霞不老身。
虚靖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

诗人白玉蟾资料

靖通菴·靖通菴外锁晴云作者白玉蟾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 查看详情>>

白玉蟾古诗词作品: 《翛然轩·不著人间一点尘》 《秋吟·竹手擎云重》 《夜坐忆刘玉渊》 《舒啸·豁然登高台》 《茶歌·柳眼偷看梅花飞》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代讳谌字坚德》 《有怀聂尉·身岂能为患》 《睡起·清似垂竿钓楚江》 《雷怡真小隐送春》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靖通菴·靖通菴外锁晴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靖通菴·靖通菴外锁晴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舟雨·溪行日日晴》 - - 沈明臣 - - 溪行日日晴,孤云忽然起。独坐水声中,不知篷上雨。
  • 古诗《雨后·一夜茅檐雨》 - - 陆游 - - 一夜茅檐雨,晨兴乃尔凉。禽鱼皆遂性,草木自吹香。微润生琴荐,纤尘避笔床。悠然北窗兴,真欲傲羲皇。
  • 古诗《歌·腾腾自在无所为》 - - 契此 - - 腾腾自在无所为,閒閒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 古诗《游彰教寺·春风延客为开关》 - - 张师愚 - - 春风延客为开关,天雨空花紫翠间。欲向云中问鸡犬,苍苍松柏暗丁山。
  • 古诗《清凉石·清凉山里清凉石》 - - 乾隆 - - 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诚虔。
  • 古诗《更漏子·柳花风》 - - 卢青山 - - 柳花风,梧叶雨,来去鹧鸪飞住。烟远近,暮凄迷,初荷绽上衣。蛙鼓歇,低萤灭,窗外枝凝露跌。村鸡起,小灯红,有人独倚栊。
  • 古诗《二月晦日作·大堤晓踏绿杨烟》 - - 乾隆 - - 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剩得馀閒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
  • 古诗《赐阿桂70寿联》 - - 乾隆 - - 耆筵锡庆高千叟;云阁铭勋赞上台。
  • 古诗《览镜·昔我先君子》 - - 唐庚 - - 昔我先君子,德与形气俱。褒衣佩长剑,轩昂真丈夫。我生困多难,乃类山泽癯。头目颇獐鼠,愧忝虎豹驹。太仓五斗米,足食蕞尔躯。谁能向天子,号饥诉侏儒。
  • 古诗《三道沟·但泉甘处便成家》 - - 史善长 - - 但泉甘处便成家,马粪烟中一径斜。不信此间留画本,缘杨几树护桃花。
  • 古诗《舟中听张子鱼歌奉赠》 - - 王廷陈 - - 清秋染翰在江船,留客高歌对酒筵。风振云林时飒飒,岸回石濑故溅溅。丹霄鹤唳牙樯侧,碧海龙吟玉斝前。已激壮怀频鼓铗,不劳别调更鸣弦。
  • 古诗《送陈稚登游南雍》 - - 孙继皋 - - 石头城下大江回,陵庙春深紫气来。彩笔动摇云五色,两都新赋待君裁。
  • 古诗《五杂俎·五杂俎》 - - 刘基 - - 五杂俎,百衲衣。往复还,燕双飞,不得巳,赋式微。
  • 古诗《武陵春·湖上观荷》 - - 俞庆曾 - -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舠。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 古诗《次诸公见赠诗韵》 - - 程通 - - 友谊如公世亦稀,久交那忍遽相离。袂当分处情偏恋,马欲前时思愈迟。本拟雪松坚晚操,奈何风木动秋悲。深知不尽绸缪意,定计青云作后期。
  • 古诗《送宣长老住林泉》 - - 释慧远 - - 脱笼掣辔换皮毛,水远山长道自高。平澹家风随分展,割鸡时暂屈牛刀。
  • 古诗《万年寺前古杉》 - - 庄子 - - 千载万年门外树,铜柯铁干古髯须。鹤归空误单华表,鹿走徒羞五大夫。自厚本根虽磊砢,不烦枝叶衒敷腴。栋梁大厦知多少,落落群空只一株。
  • 古诗《中秋九月行青县过九华庵访恒中和尚》 - - 高斌 - - 运河东岸上人家,暮鼓晨钟静不哗。旧识高僧元白首,重来古寺对黄花。十年幻梦经三宿,一径清幽入九华。坐久浑忘秋夜永,半窗明月欲西斜。
  • 古诗《题中隐轩·君不见严君平》 - - 王寂 - - 君不见严君平梅子真,成都卜肆吴市门。万人如海一身隐,外听车马争驰奔。又不见介之推屈大夫,绵山泽畔何区区。孤高与世自冰炭,甘焚就溺捐微躯。两公朝市大喧噪,二子山林更牢落。混俗变姓良自欺,卖身买名何太错。我则愿师白乐天,终身衮衮留司官。伏腊粗给忧患少,妻孥饱煖身心安。况...
  • 古诗《诫子吟·至宝明珠非有纇》 - - 邵雍 - - 至宝明珠非有纇,全珍良玉自无瑕。 为珠为玉尚如此,何况为人多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