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夫之的诗 > 客至·病眼忘春赏原文及翻译赏析

客至·病眼忘春赏

朝代:清代诗人:王夫之时间:2020-07-16
病眼忘春赏,芳辰竞客游。
折腰原早岁,欹枕自前秋。
宿菜冰芽尽,寒膏炷影幽。
歌声金石发,莫为子桑愁。

诗人王夫之资料

客至·病眼忘春赏作者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 查看详情>>

王夫之古诗词作品: 《生查子·春感》 《补落花诗·乘春春去去何方》 《晦日·春色去堂堂》 《摊破浣溪沙·夏景》 《洞庭秋·翛然容与清泠都》 《和一峰读书楼》 《落花诨体·隔院投梭作意憨》 《咏怀·湘水千里来》 《沁园春·毕竟还他》 《杂咏·曲岸平塘小径通

客至·病眼忘春赏原文及翻译赏析

客至·病眼忘春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为退谷画巫山图并题》 - - 黎简 - - 作此巫山十二图,与君相对足清娱。山头独坐谁家客,赋手兰台宋大夫。
  • 古诗《读巴东集·熟睡能令虏退师》 - - 周紫芝 - - 熟睡能令虏退师,高谈聊决庙堂疑。胡尘洗尽浑无事,却卷波澜入小诗。
  • 古诗《行行且游猎篇》 - - 李锴 - - 青丝络头金盘陀,男儿须用好马驮,南山麋鹿苦不多。左杀右杀随手获,前者丽龟后折骼。归来买醉长安肆,封侯自是寻常事。自来马上不读书,偶然识得刀头字。
  • 古诗《杂诗·两心不语暗知情》 - - 无名氏 - -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 古诗《曹仁宪谨荣寿五言截句》 - - 黄枚 - - 会作凤山宰,悠悠水利垂。天公将福报,再赐玉麟儿。
  • 古诗《江再和戏答四篇》 - - 程俱 - - 君家翠岩翁,三一久已守。与沈爱欲泥,宁饮声闻酒。当知华藏海,正在十二有。他年涅槃门,燕路须北首。胖然一心定,六贼如获丑。感彼志冰霜,吾衰等蒲柳。
  • 古诗《答廷雅明府·海康为令倦逢迎》 - - 张诩 - - 海康为令倦逢迎,旅泊东南岁十更。毛遂终然看脱颖,横渠元亦好谈兵。故山旧隐图中见,去路新秋马首生。想得留侯心事了,当年黄石是朱明。
  • 古诗《挽苏秀才·少年词学盛朋游》 - - 王慎中 - - 少年词学盛朋游,赋命乖违与事仇。抱志竟同川水逝,生才偏使玉楼收。托孤内友犹玄发,哭子慈亲正白头。每把奇文思似玉,泉台冥漠见何由。
  • 古诗《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 - 元稹 - -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 古诗《无题和竹桥丈韵》 - - 孙原湘 - - 绛阙宸妃字阿环,云軿小谪凤城间。神光离合随方变,仙梦凄迷竟夕閒。凝雪自穿衫缕莹,纤尘不上袜罗斑。玉楼咫尺如天远,何况楼中润玉颜。
  • 古诗《阅友试文志君》 - - 陈是集 - - 藐兹得失事,默契竟谁与。拍案唯心赏,微弹肯面誉。人天非两种,手眼应相如。狗监前身是,能无诵子虚。
  • 古诗《辇下曲·昭君遗下汉琵琶》 - - 张昱 - - 昭君遗下汉琵琶,拗轸谁弹狈获沙?春色不关青冢上,只今芳草满天涯。
  • 古诗《偈颂·思大一条脊梁硬似铁》 - - 释广闻 - - 思大一条脊梁硬似铁,被草绳轻轻一绊绊倒,至今草窠里头出头没。
  • 古诗《有感·唐虞嗟已远》 - - 王天性 - - 唐虞嗟已远,道与运俱徂。游世黄金巧,论交白雪孤。老聃闻跨犊,宣父说乘桴。吾欲卜焉往,巫咸不可呼。
  • 古诗《东风第一枝·更不成晴》 - - 项鸿祚 - - 更不成晴,何曾是暝,飞丝摇漾残昼。麴尘低蘸亭燕,茶烟细笼院柳。酿花天气,早酿得春醲如酒。莫妨他油碧芳期,容易雨疏风骤。萦絮粉模糊鸳甃,铺楝雪迷离翠岫。痴云著意商量,湘波几重皴皱。禁寒作暖,想未管绿莺啼瘦。怎知人尽日恹恹,闷过海棠开后。 ...
  • 古诗《记得·记得当时拢髻年》 - - 方婉仪 - - 记得当时拢髻年,春宵坐月百花前。谢家小妹王家姊,手弄窥窗白玉钱。
  • 古诗《题断碑·节角催残卧夕阳》 - - 李俊民 - - 节角催残卧夕阳,岂无神物护文章。一从荐福雷轰后,片石犹争日月光。
  • 古诗《十五夜南园纳凉》 - - 吴芾 - -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 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 古诗《刘丞相挽词·南国邻乡邑》 - - 欧阳修 - - 南国邻乡邑,东都并隽游。 赐袍联唱第,命相见封侯。 念昔趋黄合,相看笑白头。 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 古诗《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 - 李逢吉 - -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