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林鸿资料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 查看详情>>
林鸿古诗词作品: 《同诸生登絓月兰若》 《寄高逸人·千里怀君积梦中》 《咏怀·骊歌声断玉人遥》 《忆郑二宣时往交州》 《寄袁宪史·金风动林木》 《寄右讲经春日早朝》 《饮酒·儒生好奇古》 《巫峡啼猿歌送丘少府归四明》 《无诸钓龙台怀古·瓯闽古夷服》 《游海上瑞岩·海国横秀色》
秋日登石壁精舍·携琴向何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登石壁精舍·携琴向何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止老见赠》 - - 赵鼎 - - 谁是翻经清净侣,毋烦杖履过前溪。不如多置葫芦酒,直使渊明醉后归。
- 古诗《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 - 岑参 - - 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祗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忆昨癸未岁,吾兄自江东。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熊生尉淇上,开馆常待客。喜我二人来,欢笑朝复夕。县楼压春岸,戴胜鸣花枝。吾徒在舟...
- 古诗《题凝清轩·少无簪组念》 - - 童冀 - - 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阴。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倾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欢饮聊共适,过满非所钦。...
- 古诗《和行甫侄咏菜》 - - 唐秩 - - 野花青青半顷畴,蝶蜂何故傍人游。元都净尽千年恨,老圃清香一味秋。嫩叶安排青玉案,新茎抽出白芽筹。咬根惟愿汝知味,百事如今愧未酬。
- 古诗《闻钱孝直陈情俞旨将父归里志喜寄赠》 - - 吴士玮 - - 地偏留朗月,林响属飞泉。老去闻奇事,欢来可尽年。雁行看竞爽,鱼素识沈绵。星纬原无秘,曾为海客传。
- 古诗《塾课即事·花村夜雨读书灯》 - - 章甫 - - 花村夜雨读书灯,晓起茶煎午饭蒸。得气先知春鸭水,笃时难语夏虫冰。移山毕竟非无济,超海从来是不能。千里要穷楼上目,端应踏上最高层。
- 古诗《九月吉日涧上望芙蓉因寻菊今岁特晚青蕊未作怃然有怀》 - - 刘攽 - - 百芳不奈秋风急,唯有芙蓉特拒霜。本以南州积炎德,一为名误客殊方。
- 古诗《答清源林生·留良千里未空群》 - - 卢龙云 - - 留良千里未空群,抱璧多年几献君。暂映燃藜山寺月,相随蹑屩海天云。荒斋夜静孤钟歇,远浦潮来一雁闻。即道临邛饶赋客,教人偏诵马卿文。
- 古诗《雨中道旁丛竹》 - - 杨万里 - - 竹色岂不好,道旁端可嗔。只教寒雨里,将冷洒行人。
- 古诗《自诸暨抵剡·秋渚涵空碧》 - - 潘阆 - - 秋渚涵空碧,秋山刷眼青。排头烟树老,扑面水风醒。上濑复下濑,长亭仍短亭。夜船明月好,客梦满流萤。
- 古诗《答筹堂见招·冠世声名盖世功》 - - 李俊民 - - 冠世声名盖世功,寻常杯酒坐生风。区区问舍求田客,尽在元龙一笑中。
- 古诗《初秋书怀·兀兀山堂意渐降》 - - 释函是 - - 兀兀山堂意渐降,飘飘秋叶送寒窗。三年游子传临粤,万里征人已渡江。入北定瞻新帝阙,回南犹是旧蛮邦。关门自此无防闭,夜夜胡笳到石幢。
- 古诗《钓湾梅·小穗侵波曲罥钩》 - - 王夫之 - - 小穗侵波曲罥钩,危根拿石细分流。羊裘垫卧收缗晚,争唼落英看白鸥。
- 古诗《赵北口·涟漪百顷镜光涵》 - - 钱大昕 - - 涟漪百顷镜光涵,十里长堤路旧谙。浅草平沙通蓟北,板桥流水似江南。两行官柳排浓绿,几只渔舟点蔚蓝。浩荡白鸥应笑客,浮家泛宅只空谭。
- 古诗《四日和伯昏子》 - - 胡云飞 - - 郁郁槐阴自昔年,四邻笑语逐炊烟。矫情我亦旁观种,冷向长街示脱然。
- 古诗《重阳感怀·又见登高转运忙》 - - 何永沂 - - 又见登高转运忙,也多风雨也多霜。天生我右必无用,车到山前指舍藏。身在故乡为异客,诗教惆怅化清狂。一从秋肃临天下,自觅驱寒济世方。
- 古诗《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 - - 刘过 - -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 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 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 十年心事闲搔首,荻雨芦风总是愁。
- 古诗《湘中馆·馆瞰潇湘画不成》 - - 胡宏 - - 馆瞰潇湘画不成,波澜入海是通津。 风吹枕席清无梦,烟覆江城晓变春。 柳色几回轻别首,梅花偏见远征人。 谁能不逐红尘去,到处分明认得身。
- 古诗《舟中作·娥江西路石帆东》 - - 陆游 - - 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 叠叠沙痕留浦岸,疏疏日影透渔篷。 诗人无复同盟在,酒债何时一洗空? 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称翁。
- 古诗《故宜城·武安南伐勒秦兵》 - - 胡曾 - -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