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德符的诗 > 秋日曲·秋日皛皛浮云白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曲·秋日皛皛浮云白

朝代:明代诗人:沈德符时间:2023-04-06
秋日皛皛浮云白,秋风猎猎野烟碧。
散入园林晓清苍,蓼花如染胭脂泣。
鸿雁欲来蝉罢鸣,玉云珠泫萤翅湿。
王孙不归丛桂寒,美人日暮空房入。

诗人沈德符资料

秋日曲·秋日皛皛浮云白作者沈德符

沈德符,明朝文学家,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他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得以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 查看详情>>

沈德符古诗词作品: 《度夏漫兴·池酌看新涨》 《园荷盛开招客同诸从赏之》 《朱天倩新居·药栏一色到还疑》 《秋日家林·绕林行药挈军持》 《陆驾部席上听家伎》 《北上虎丘河干示送者》 《钱受之学士新纳河东君作志喜诗四律索和本韵》 《初夏即事·欲挽东皇住》 《天启宫词·二广双甄阵脚牢》 《天启宫词·保姆天家自不贫

秋日曲·秋日皛皛浮云白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曲·秋日皛皛浮云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丛柯耸秀·枯柯突兀韵金风》 - - 弘历 - - 枯柯突兀韵金风,秀色㥅人三两丛。莫谓空林无绿叶,许多生意在其中。
  • 古诗《屈蟠松·谏武其人性本松》 - - 弘历 - - 谏武其人性本松,故应千载盖阴浓。言之不足图形去,幸复今朝觌面逢。
  • 古诗《送钟玉川廉州分教》 - - 郑廷鹄 - - 四月河台草树閒,遥遥青鹳向廉山。钟兴万里新承命,何逊当时已抗颜。帐影瞻回明月浦,铎声飞度绿溪湾。唐人石室今何在,桃李盈盈满目斑。
  • 古诗《思患吟·仆奴凌主人》 - - 邵雍 - - 仆奴凌主人,夷狄犯中国。自古知不平,无由能绝得。
  • 古诗《效香奁体·碧桃落尽海棠开》 - - 董纪 - - 碧桃落尽海棠开,帘幕春深燕子来。心为惜花身病酒,一床弦索锁尘埃。
  • 古诗《蝶恋花·闻声》 - - 沈谦 - - 料峭东风花树暝。月过窗纱,犹见残灯影。香梦初回知害冷。彩云低唤何曾应。玉漏迢迢嫌夜永。一点春莺,趱上相思症。半晌隔楼还寂静。娇娥睡去檀郎醒。
  • 古诗《送周太常璧安陆祭告》 - - 潘希曾 - - 过雨离筵净,迎风使节轻。皇华天上遣,白雪郢中赓。王国称殷礼,朝廷托老成。归鞭须早著,祀事日寅清。
  • 古诗《普陀山·天抱琉璃宫》 - - 陆光祖 - - 天抱琉璃宫,鳌柱不见底。谁骑香象来,明月弄空水。
  • 古诗《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 - 李攀龙 - - 白云湖上华阳山,那得相看不醉还。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
  • 古诗《东王公哀·归墟漫衍自冲愁》 - - 李江 - - 归墟漫衍自冲愁,冲破愁肠不尽头。一寸心田归壤土,百年福海付波流。枕前春梦鸳闱薄,镜里仪形凤帐收。为想金陵风乍起,归墟漫衍自冲愁。
  • 古诗《添字浣溪沙·绿遍荼蘼水拍天》 - - 薛琼 - - 绿遍荼蘼水拍天。销魂桥畔拂轻烟。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画舫载将离恨去,指寒呜咽弄冰弦。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
  • 古诗《忆昔·忆昔元正万象新》 - - 郑潜 - - 忆昔元正万象新,九天云气动龙鳞。朝回佩印还乌府,公退乘骢出紫宸。中国山川频问俗,长沙民物倍伤神。三年洒尽思亲泪,报主忧时志未伸。
  • 古诗《好事近·清明百七日洛川小饮和驹父》 - - 朱敦儒 - - 春去尚堪寻,莫恨老来难却。且趁禁烟百七,醉残英馀萼。坐间玉润赋妍辞,情语见真乐。引满瘿杯竹盏,胜黄金凿落。
  • 古诗《大热·大热早复暮》 - - 文同 - -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 古诗《琴高溪小憩》 - - 洪亮吉 - - 连山云气暗层冈,瘦仆偏怜策蹇忙。只有雨丝无日影,琴高溪上十分凉。
  • 古诗《寿杯词·桃源仙子不须夸》 - - 司空图 - -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 古诗《庚子重九菊未盛开席上偶成》 - - 韩琦 - - 重九开樽节未寒,黄花初发叶皆单。待看旬日金铃绽,剩得东篱一醉欢。
  • 古诗《送董亿朝奉》 - - 李复 - - 北游汗漫遗玄珠,烟愁雾泣啼芙蕖。 兴来便脱上方屐,归去重修繁露书。 一梦百年依幻宅,五湖千里御风舆。 家山芋栗应常熟,坐看朝三戏众狙。
  • 古诗《茶臼·幽人耽茗饮》 - - 秦观 - -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 古诗《仙人词·上帝宸居俨肃森》 - - 刘基 - - 上帝宸居俨肃森,九关虎豹立崟崟。 群龙自有三珠树,不见扶桑水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