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龚鼎孳的诗 > 如梦令·春去晴丝庭院原文及翻译赏析

如梦令·春去晴丝庭院

朝代:清代诗人:龚鼎孳时间:2023-04-04
春去晴丝庭院。
丢下枕痕一线。
带恨过帘栊,又是旧年双燕。
心颤。
心颤。
陡被落红瞧见。

诗人龚鼎孳资料

如梦令·春去晴丝庭院作者龚鼎孳

龚鼎孳,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 查看详情>>

龚鼎孳古诗词作品: 《阶六蓼庵招同穆倩及家弟孝积集尔亮草堂》 《雪后圣秋园次同过春帆用明月照积雪五字为韵》 《如梦令·惜春》 《雨后将抵饶江》 《雪后圣秋园次同过春帆用明月照积雪五字为韵》 《重阳招诸子登雨花台晚集小斋限韵》 《春星亭·玉箫高会歇》 《口号赠朱音仙》 《燕邸人日用杜韵怀秋岳》 《送严颢亭都谏假归虎林

如梦令·春去晴丝庭院原文及翻译赏析

如梦令·春去晴丝庭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园居·有客忽相过》 - - 赵翼 - - 有客忽相过,携手山之巅。清风何处来,衫袖为翩翩。藉草坐啸咏,山山绿阴连。空翠不可掇,但觉凌苍然。好鸟时一声,啼破深林烟。坐久屡移晷,茗瓯瀹新泉。文楸一局棋,相对树影前。墙外有见者,共惊为神仙。 ...
  • 古诗《伊川道中·溪流冰尽摇日光》 - - 李复 - - 溪流冰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教吹到故山傍。
  • 古诗《送苏寺丞宰广德》 - - 宋庠 - - 早捧诸侯檄,新登九列丞。庇身聊制锦,受命更怀冰。浦药薰行棹,江禾压翠塍。高楼如可望,西北一长凭。
  • 古诗《谢姊惠鞋·莲瓣娟娟远寄将》 - - 贾蓬莱 - - 莲瓣娟娟远寄将,绣罗犹带指尖香。弓弯著上无行处,独立花阴看雁行。
  • 古诗《拟李长吉上之回》 - - 顾书城 - - 上之回,七德舞。献泮宫,衅灵鼓。鲸观筑,狼胥封。销剑戟,铭鼎钟。蚩尤旂捲天弧屈,文治武功光日月。
  • 古诗《和推官·乘凉一雨过城扉》 - - 韩淲 - - 乘凉一雨过城扉,促膝应看玉屑飞。名下无虚真雅士,清谈可饱弗忧饥。
  • 古诗《答黄叔张·日君趋玉陛》 - - 朱熹 - - 日君趋玉陛,抗疏肃邦刑。便有荣褒衮,无劳涕伏青。众流争靡靡,一柱独亭亭。只恐追锋急,那容昼掩扃。
  • 古诗《朝阳赞·破襕衫》 - - 释绍昙 - - 破襕衫,闲抖擞。穴鼻针,穿不透。穿得透,日出扶桑,朝朝如旧。无丝线,拽不断。尽力提撕,日势稍晚,驴年成片段。
  • 古诗《题姚氏园亭·野晴山雀乱庭柯》 - - 林俊 - - 野晴山雀乱庭柯,门巷春深长薜萝。候叶时花几年纪,风烟犹识卧林窝。
  • 古诗《闰午·今年闰月两端阳》 - - 皇甫汸 - - 今年闰月两端阳,共对榴花再举觞。百岁几回能遇此,不妨频系五丝长。
  • 古诗《咏花·未知名》 - - 张海鸥 - - 一朵妖娆自在红,天涯无意嫁东风。缤纷莫道难持久,随分荣枯隐碧丛。
  • 古诗《愁雨·烟雨重重宿鸟惊》 - - 朱德蓉 - - 烟雨重重宿鸟惊,惜花愁听落花声。只今闺阁应寥寂,还忆亭台芳草生。
  • 古诗《二给事诗·孙君蕙》 - - 徐元文 - - 元叔赋疾邪,发音何煌煌。休琏感时俗,陈辞慨以慷。伊人负奇姿,奕奕黄门郎。激昂论意气,伉达上封章。嫉恶有本性,见之若探汤。作诗寓孤愤,属兴深且长。此意谁实谅,读之增感伤。...
  • 古诗《题冲冠怒传奇残稿·博得藩封向夜郎》 - - 严复 - - 博得藩封向夜郎,忽传缟素为先皇。西南名义由来重,又听铃声替戾冈。
  • 古诗《忆旧·满眼岚光碧四围》 - - 缪公恩 - - 满眼岚光碧四围,荒衙昼静掩芦扉。多情最是山桃树,一片春红艳不飞。
  • 古诗《江郊旅舍·京旅江郊僻》 - - 毛珝 - - 京旅江郊僻,楼居剩得清。柳风罗带袅,荷雨水银倾。日夜潮来去,东西山送迎。悠悠千古兴,吴越暮云平。
  • 古诗《读《秋笳集》后题》 - - 萧梦霞 - - 边云朔月尽凄凉,一拍秋笳泪万行。绝域谁怜苏属国,清才竟厄蔡中郎。敢因命薄怨明主,每为亲衰思故乡。萧瑟松花千里水,年年流不到吴江。
  • 古诗《和茂嘉郎中催梅韵》 - - 陈文蔚 - - 快读新诗似见梅,昏昏醉眼为君开。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裁。
  • 古诗《调云岑·佛法方当恶剧时》 - - 郑清之 - - 佛法方当恶剧时,偃溪笑裹袖钳锤。 不教管领千云衲,打彻头关更问谁。
  • 古诗《使风·胯下桥南逆水风》 - - 梅尧臣 - -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 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 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