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璟的诗 > 三学士·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学士·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

朝代:明代诗人:沈璟时间:2023-04-08
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
家徒四壁堪忧。
寒门子母空凝望。
芳草王孙只浪游。
合:苦乐终身犹未剖。
从天降。
莫预谋。

诗人沈璟资料

三学士·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作者沈璟

生卒:1533-1610。介绍:明苏州吴江人,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万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寻补礼部员外,改吏部,降行人司正,升光禄寺丞。留心边事,精于六书,而毕生深究者,则为戏曲声律,罢..... 查看详情>>

沈璟古诗词作品: 《馀文·众》 《燕归梁·萍水相逢意甚殷》 《四边静·小生》 《一煞·告娘行发善心》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 《鹧鸪天·一剑分明慰旅魂》 《节节高·今宵岁已除我》 《夜行船·一虎何劳传众口》 《山歌·孟州城里人家忒煞閒》 《东瓯令·小旦

三学士·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学士·你四德三从虽自守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得雨·今年天总代农耕》 - - 赵翼 - - 今年天总代农耕,欲雨而雨晴而晴。不知何福能消受,翻恐都骄作惰民。
  • 古诗《溪尾·疏篱晒春网》 - - 郑珍 - - 疏篱晒春网,流水影修竹。欲问子午山,溪头深几曲。
  • 古诗《咏秋·平生四海有知心》 - - 陈著 - -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风只感今。独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兰金。
  • 古诗《疏雨·疏雨从东送疾雷》 - - 韩偓 - -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 古诗《江村雅趣·客里春光比画工》 - - 田翠竹 - - 客里春光比画工,探春独步小桥东。早莺划破柳烟碧,瘦马踏残花雨红。人语听来珠宛转,诗心炼出玉玲珑。江山半壁非南渡,直捣扶桑指顾中。
  • 古诗《清芬书室为周德辉题》 - - 刘泰 - - 一室能专静学功,炉熏不断火微红。砚池暖滴蔷薇露,书卷凉开茉莉风。郑圃无人知列子,汉庭有客荐扬雄。永怀燕寝凝香句,独许先生雅趣同。
  • 古诗《大鉴禅师赞·菩提无树镜非台》 - - 释慧开 - - 菩提无树镜非台,臭口分明鬼擘开。幸是卖柴无事獠,刚然惹得一身灾。
  • 古诗《常州晓发·晓雾白连天》 - - 许惠 - - 晓雾白连天,濛濛湿如雨。不见弄舟人,但闻琵琶橹。
  • 古诗《仿元遗山·金粉齐梁委逝波》 - - 王昌麟 - - 金粉齐梁委逝波,初唐四杰祖阴何。就中时见江任体,只觉参军秀气多。
  • 古诗《急水河·急水河深水急流》 - - 陈廷敬 - - 急水河深水急流,归人三月滞边州。石尤风解留行客,惆怅车轮与马头。
  • 古诗《贺谭宗浚及第联》 - - 陈澧 - - 手笔真能学燕许;科名不愧似洪孙。
  • 古诗《题作·回光奇景恰逢之》 - - 何永沂 - - 回光奇景恰逢之,海线山涯共此时。古道渔歌能唱晚,一枝铁笛几人知。
  • 古诗《至玉真轩奉诏赓补》 - - 蔡京 - - 保和新殿丽秋晖,诏许尘凡到绮闱。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
  • 古诗《奉陪太守及诸公游虎丘》 - - 朱长文 - - 何必襄阳孟浩然,苦吟自可继前贤。虎丘合去十二度,熊轼再游三百年。云阁为君追旧额,霓裳从古播朱弦。此行不减唐人乐,畅饮惟无八酒仙。
  • 古诗《贺新郎·之何阜舟中作》 - - 陆震 - - 赋命羁人耳。笑还家无多几日,轻装又理。天似催人孤艇发,特与西风甚利。挂一幅蒲帆如驶。虽则离乡多感慨,恰舟行安稳差堪喜。晚一碧,天光霁。阴晴更变须臾事。乍湖中奔浑骤雨,杳冥无际。芦荻洲边风更逆,急缆船头须避。且愁向篷窗沉睡。世路险夷俄顷判,叹人间万事都如此。哀与乐,原...
  • 古诗《还家·兼旬作客又还家》 - - 汪精卫 - - 兼旬作客又还家,稚子迎门笑语哗。步上小楼馀惘惘,春风鬓影在天涯。
  • 古诗《南乡子·城门水塘书所见》 - - 王韶生 - - 环翠众山横。只见游车不见城。春涨昆明池上水,澄澄。出没东西日月明。林下午风轻。石壆峥嵘似砥平。行过虹桥双鹭立,亭亭。博得佳人一笑成。
  • 古诗《自叹·莫莫更莫莫》 - - 舒邦佐 - - 莫莫更莫莫,休休复休休。平生都是错,一病尽堪羞。龟为灵钻壳,膏因明出油。细思根本悴,端的是招忧。
  • 古诗《垂光·蔚蓝水中天》 - - 程公许 - - 蔚蓝水中天,岧峣千万重。 楼观耸烟霞,光景浮星虹。 天上老仙伯,万劫冰雪容。 笑下金华山,长歌唳霜鸿。 一去五百年,山头忽重逢。 身衣直指绣,神超蓬海东。 折荡琼台光,拍浮玻璃钟。 琼台纵可乐,虞庭渴夔龙。 丹凤衔诏来,入侍甘泉宫。...
  • 古诗《冬日放言·吾腹如鸱夷》 - - 张耒 - -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 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 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 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