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咸静的诗 > 十二时·食时辰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二时·食时辰

朝代:宋代诗人:释咸静时间:2023-04-04
食时辰,掌钵徒劳入市巡。
若将心受檀那饭,也似无功食禄人。

诗人释咸静资料

十二时·食时辰作者释咸静

释咸静,俗姓高,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住楚州胜因寺,号戏鱼,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后居涟漪天宁寺,卒,年七十一。《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 查看详情>>

释咸静古诗词作品: 《拟寒山自述·目述自高吟》 《颂古·四不迁》 《十二时·日南午》 《偈·匣中宝剑》 《拟寒山自述·行时唯信脚》 《临终偈·弄罢影戏》 《拄杖歌·谁人无一条拄杖》 《十二时·日昳未》 《拟寒山自述·五更一盂粥》 《十二时·鸡鸣丑

十二时·食时辰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二时·食时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至都有怀杨犹龙时以学士出为晋泉》 - - 申涵光 - - 京尘如雪昼冥冥,却望群山雨后青。过眼春光愁独语,随人画角晓难听。行怜杜宇离燕徼,梦踏杨花度井陉。料得政閒方见忆,月明为叩草玄亭。
  • 古诗《太液雨泛·迎眸北岛复南台》 - - 乾隆 - - 迎眸北岛复南台,面面珠帘未捲开。今日清游馀兴在,波光潋滟待晴来。
  • 古诗《临行小颂别见春清浔二老》 - - 郑刚中 - - 不在四旁,亦非中央。个中生出老村汉,看尽桃花归故乡。
  • 古诗《西和知州陈公守将杨公》 - - 刘麟瑞 - - 阴风萧飒起黄埃,铁骑追奔动地来。石堡梯空天险壮,水门衅隙杀机开。不期溟海鹏千里,自守封疆鸩一杯。四十万民登鬼录,伊谁为使哭声哀。
  • 古诗《拟回文·春波绿处归鸿过》 - - 萧贡 - - 春波绿处归鸿过,夜月明时飞鹊愁。人去附书将恨寄,莫山云断倚高楼。
  • 古诗《巫山高·宫殿伤芜没》 - - 徐熥 - - 宫殿伤芜没,峰峦入杳冥。猿声经峡惨,山色近湘青。神女魂何处,襄王梦已醒。朝昏见云雨,犹自想精灵。
  • 古诗《赠邝筠巢·山中一夜秋》 - - 陈献章 - - 山中一夜秋,老屋居然别。丈人不饮酒,共坐看明月。
  • 古诗《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 - 宋璟 - -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禹行山启路,舜在邑为都。忽视寒暄隔,深思险易殊。四时宗伯叙,六义宰臣铺。徵作宫常应,星环日每纡。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 古诗《过八叠铺问宿》 - - 陈造 - - 平野俄空阔,遥山且有无。斜阳对扪虱,暝树忽啼乌。老去犹羁旅,生平颇壮图。田翁诧丰岁,不拟话为儒。
  • 古诗《句·丹崖雪窦相掩映》 - - 陵希惠 - - 丹崖雪窦相掩映,一枝北走如翔龙。白云输雨出深谷,苍松倚壁来清风。
  • 古诗《皇后阁·后德侔姬国》 - - 韩维 - - 后德侔姬国,嫔风协舜家。进贤阳为长,修教月增华。
  • 古诗《玉台体·万里行人至》 - - 权德舆 - - 万里行人至,深闺夜未眠。双眉灯下埽,不待镜台前。
  • 古诗《题所居斋柱诗》 - - 柳镇 - - 江小不久计,要适暂居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
  • 古诗《托吴僧乞石田画》 - - 杭淮 - - 缅怀高人今白头,秋风未放沧江舸。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 古诗《题恬淡轩为储都司作》 - - 胡奎 - - 淮之水,出自桐柏山,千盘万折流入江河间。将军好文兼好武,清似流泉出山下。手提长剑镇雄藩,马前奔走皆貔虎。龙骧万斛出海洋,西略月窟东槫桑。天弧夜半射天狼,鲸波帖帖青镜光。归看山中恬淡水,方寸澄清亦如此。方寸澄清亦如此,万岁千秋报天子。...
  • 古诗《卜算子·凉挂晓云轻》 - - 吴文英 - -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 古诗《满庭芳·当国无功》 - - 洪适 - - 当国无功,归田有分,四山浓抹烟眉。春云多变,清昼惠风稀。欲踵兰亭故事,溪水涨簪盍鹅池。临修竹,一觞一咏,考古到辛彝。 当时。龙衮侧,亲闻胪句,天语如丝。谩三年博士,局冗争治。底事绣衣留滞,青天瑞奴隶皆知。迎归诏,鸾台凤阁,名记壁间碑。 ...
  • 古诗《送叶寺·海国民皆兴礼义》 - - 陈康伯 - - 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 古诗《呈邢叔·前辈已云远》 - - 赵蕃 - - 前辈已云远,公身亲见之。 老成疑故在,风俗未忧衰。 问学本日用,文章先达辞。 从兹得夷步,不复困多歧。
  • 古诗《饮者·大醉害心风》 - - 刘克庄 - - 大醉害心风,小醉卧咽呕。 世有大先生,一饮石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