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白玉蟾的诗 > 水调歌头·罗浮山会仙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罗浮山会仙桥

朝代:宋代诗人:白玉蟾时间:2023-04-06
一辆踏云屐,几尺倚云筇。
探奇览胜忽声,长啸起天风。
睇望石楼烟外,惆怅云来海上,碧眼送千峰。
叫住青精子,笑问稚川翁。
是何年,曾此地,瘗金龙。
水帘不捲,中藏灵物待飞冲。
远契岩边黄老,玩弄室间奼女,九转著亲功。
鸾鹤看飞举,龙虎谩勋庸。

诗人白玉蟾资料

水调歌头·罗浮山会仙桥作者白玉蟾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 查看详情>>

白玉蟾古诗词作品: 《翛然轩·不著人间一点尘》 《秋吟·竹手擎云重》 《夜坐忆刘玉渊》 《舒啸·豁然登高台》 《茶歌·柳眼偷看梅花飞》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代讳谌字坚德》 《有怀聂尉·身岂能为患》 《睡起·清似垂竿钓楚江》 《雷怡真小隐送春》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水调歌头·罗浮山会仙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罗浮山会仙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金湖轴中䪨》 - - 赵显命 - - 小沼澄如许,柴门日以幽。林喧群鸟夕,楼迥一蝉秋。世事蕉隍鹿,故人函谷牛。愿投丞相印,与子共遨游。
  • 古诗《访葵轩于彰圣寺不遇》 - - 李集 - - 出城四日到清溪,不是泥涂惜马蹄。并辔笑谈殊未足,更寻彰圣路多迷。
  • 古诗《山行得四绝句》 - - 江湜 - - 峭壁扑回风,过桥人堕笠。赤日正当头,溪深不可拾。
  • 古诗《旷观亭·曾闻万卷贮山亭》 - - 弘历 - - 曾闻万卷贮山亭,欲胜刘家陋室铭。榱桷缥缃消已尽,惟馀名共碧峰青。
  • 古诗《咏清音斋前双古柏》 - - 弘历 - - 庭前双柏似排衙,却不鸣梢径入花。或步或舆閒有趣,为声为色静无加。以言泉石犹斯逊,了过筑琴漫彼誇。飒沓春风来座上,耳根忘处对槎枒。
  • 古诗《句·手版西山聊复尔》 - - 吴激 - - 手版西山聊复尔,角巾东第定何时。
  • 古诗《张湾舟次留别姚君山别峰兄弟》 - - 查慎行 - - 久作京华客,今知去住难。老方随计吏,名不上春官。别酒青灯恋,离程白发拚。眼明杨柳岸,稍喜见桅竿。
  • 古诗《安陵春夕·乘舟竟绵泽》 - - 蔡汝楠 - - 乘舟竟绵泽,弭楫次齐关。默听喧春鸟,晴看叠暮山。曲洲饶秀树,别渚聚芳菅。他乡时已茂,游人殊未还。
  • 古诗《月窗以所画观音见遗为赋一篇》 - - 喻良能 - - 白衣仙人云海上,肉眼欲看唯想像。月窗道人心孔开,貌得人天行道相。吾闻伯时晚画佛,妙处不减王摩诘。龙眠久矣寂无人,安得却有伯时笔。
  • 古诗《海珠屿·水墦是处是渔庄》 - - 陈宝琛 - - 水墦是处是渔庄,树石都含海色凉。摸蛤捉鱼潮复汐,那知人世有沧桑。
  • 古诗《占北斗·青苍气》 - - 易静 - - 青苍气,渐入斗心中。定有贼来侵郡邑,不然裨将欲谋凶,大忌是三冬。
  • 古诗《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 - - 廖刚 - - 百草千花巧趁春,爱春何独水边人。青门紫陌酒旗飏,丽日和风天气新。白玉少年长带佩,红蕖游女小腰身。自怜惯作金明客,坐对闲窗满席尘。
  • 古诗《过官渡河入光山》 - - 欧大任 - - 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
  • 古诗《寄孝子吕叔素》 - - 唐文凤 - - 相传礼乐太常家,市隐城南静不哗。兄弟怡怡自和辑,春风庭院紫荆花。
  • 古诗《梅花锦鸠·百叶红梅子未成》 - - 阮孝思 - - 百叶红梅子未成,锦鸠枝上忽双鸣。春寒不用频呼雨,窗外东风雪始晴。
  • 古诗《春日泛湖忆旧》 - - 马圭 - - 若个钗行忆昔招,曲池阡水渐萧萧。浪翻金锦犹馀丽,花落胭脂尚带娇。绮席已更莲叶舸,彩绳又挂绿杨桥。相逢此后欣非晚,荡桨从君不记朝。
  • 古诗《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 - 段成式 - - 云雨轩悬莺语新,一篇佳句占阳春。银黄年少偏欺酒,金紫风流不让人。连璧座中斜日满,贯珠歌里落花频。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 古诗《月夜与张辑论诗》 - - 严粲 - - 凉露初长夜,纤云净尽时。几人还对月,与客共论诗。苦思常难稳,閒题或更奇。不应誇末俗,准拟古人知。
  • 古诗《熙春亭·井邑峰峦绕郡城》 - - 胡铨 - - 井邑峰峦绕郡城,新台高峙见南溟。 海澜浩荡连云白,江汉朝宗彻底清。 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 年年不改长春景,遥想蓬山作画屏。
  • 古诗《秋风·秋风清入骨》 - - 苏泂 - - 秋风清入骨,秋树薄于云。 老去悲时序,新来断句文。 燕鸿相背发,泾渭一生分。 信有难言事,天高不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