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警·烟月扬州小景开
诗人吕敦礼资料
吕敦礼,字鲤庭,号厚庵,清台湾县三角仔庄人。其父吕赓虞、叔父汝修、汝成,同为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学生,吴氏誉之为「海东三凤」。吕敦礼雅好诗书,与栎社创始人雾峰林痴仙为总角之交,时相过从。1895年日本..... 查看详情>>
吕敦礼古诗词作品: 《岁暮感怀·自作萧萧天籁鸣》 《寄怀林仲衡内弟》 《感怀·板荡乾坤值播迁》 《岁暮感怀·书剑平生快远游》 《赠痴仙岳叔·落拓青衫海上回》 《客雾峰与痴仙幼春祝澄夜话作》 《栎社开雅集适抱病不得赴怅怅赋此寄呈列位粲正》 《槟榔·箨解霜风实结成》 《陈孟公过左阿君受劾》 《感怀次邱仙根工部粤台秋唱原韵》
书警·烟月扬州小景开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警·烟月扬州小景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嵰山红雪·王母宴瑶池》 - - 袁枚 - - 王母宴瑶池,蟠桃开似海。酒罢落花飞,散作诸天彩。造屋居其间,红颜长不改。
- 古诗《出清平山·信宿名山殊不易》 - - 赵显命 - - 信宿名山殊不易,临归觅纸更题诗。悬崖瘦瀑气犹壮,幽壑鸣碓声正悲。净界留衣悄相别,渔舟出洞杳前期。池坛手种双松去,莫遣林樵剪拜之。
- 古诗《酬叶小庚司马》 - - 林则徐 - - 谁料沈沈锁院深,四人同作故乡音。枌榆远结三山梦,桃李新添六诏阴。鸿为霜馀留旧爪,燕随秋去感归心。迟君五马东华道,旧雨金台一再寻。
- 古诗《挽卫知事胡公鼎》 - - 丁鹤年 - - 江海论交四十年,故家文物羡君贤。灯前夜雨书连屋,花下春风酒满船。舍瑟肯居曾点后,着鞭宁让祖生先。他乡重会情欢极,俄送輀车一泫然。
- 古诗《六绝句·仙籍虽通未便收》 - - 王世贞 - - 仙籍虽通未便收,苏家旧例是黄州。金莲一夜春风引,还向钧天梦里游。
- 古诗《寄宇文判官·西行殊未已》 - - 岑参 - -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 古诗《生日自述·五十五年初度日》 - - 严嵩 - - 五十五年初度日,他乡踪迹尚流萍。关心万念悲身事,窃禄三朝愧宠灵。晚盛冰霜恒自保,世途巇险故曾经。迟回退食江湖远,省阁钟峰吟翠屏。
- 古诗《祈雨祀龙和门生洱霞李春元》 - - 区元晋 - - 胜日寻芳曲折行,直探龙窟为春耕。蚁诚敢自违三宿,肤寸真祈冒万生。高涧泉分低涧满,前坡秧接后坡青。嘉徵有兆吾何虑,坐听流莺出谷声。
- 古诗《雨中宿受之馆惜别》 - - 程嘉燧 - - 别馆风花急,停舟问数移。莫辞经夜宿,已值暮春时。身远归难定,家贫出每迟。消魂南浦上,不觉泪如丝。
- 古诗《雨中度相见岭》 - - 戎玠 - - 鸣泉散珠沫,翠霏衣装湿。风霆怒未休,暴雨来何急。静听松籁喧,仰睹山云集。两峰不相见,路阻藤萝涩。滑磴试屡危,筇扶亦难及。泪浥幽岩花,似对劳人泣。
- 古诗《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 - 白居易 - -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馀。坐卷朱里幕,看封紫泥书。窅窅钟漏尽,曈曈霞景初。楼台红照曜,松竹青扶疏。君爱此时好,回头特谓余。不知上清界,晓景复何如。
- 古诗《阙题·区区抱瓮不辞劳》 - - 陆文圭 - - 区区抱瓮不辞劳,俯仰安能似桔槔。儿子从教耀车服,丈夫何用树旌旄。但思有酒身无事,始信求田策最高。妄想虚憍无处著,退然敛手是英豪。
- 古诗《春晓·夜雨连阶碧草》 - - 张玉娘 - - 夜雨连阶碧草,东风满院飞花。湘竹帘凝晓色,石楠树散栖鸦。
- 古诗《春日登粤王台》 - - 陈恭尹 - - 花发高台磴道遥,粤王曾此拜中朝。谁云七郡初归汉,古者南交已宅尧。江势急流宗渤澥,山光相望忆箫韶。炎州文物从来事,霸气千年倍寂寥。
- 古诗《冬·苍茫枯碛阴云满》 - - 无名氏 - - 苍茫枯碛阴云满,古木号空昼光短。云拥三峰岳色低,冰坚九曲河声断。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销残翠。
- 古诗《暑中卧疴写怀》 - - 杨士奇 - - 白发垂垂老,丹心耿耿存。毫丝无小补,天地有深恩。病马长联皂,羸牛不驾辕。蓬山望咫尺,惭负不胜论。
- 古诗《偶感·春风一度一伤怀》 - - 姚佳 - - 春风一度一伤怀,忍听胡僧说劫灰。却似万花零落去,不辞辛苦赴尘埃。
- 古诗《马肝砚·一贡西支路八千》 - - 张玉娘 - - 一贡西支路八千,端溪无石玉还坚。 龙媒带雨滴秋月,霜兔和云染翠烟。 凤味山荒幽草合,雀台春老野花妍。 丹砂不用医繁鬓,留尔芸窗朂草玄。
- 古诗《雒下逢汪子明》 - - 程诰 - - 我行西入秦,驱车雒阳陌。 相逢故乡亲,况是东归客。
- 古诗《绍熙辛亥岁迁居星洲述怀》 - - 朱权 - - 别墅今为宅,芳洲古号星。 一溪萦似带,群岫列如屏。 缭绕蟠龙势,回旋翥凤形。 紫峰钟美瑞,秀丽炳神灵。 峻岭通山去,寒潭对刹渟。 高严双杰出,斜谷独深扃。 鸥路遵幽渚,牛羊散远汀。 春花纷外野,秋月可中庭。 筑室歌鸿雁,谋邻咏鹡鴒。 来居犹未久,补弊不遑宁。 爱竹留新笋,看松养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