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俊民的诗 > 宿海会寺·青山云水窟原文及翻译赏析

宿海会寺·青山云水窟

朝代:元代诗人:李俊民时间:2023-04-05
青山云水窟,杖锡几时来。
竹待香严击,松经道者栽。
西江无水吸,震旦忽花开。
三笑图中友,同倾破戒杯。

诗人李俊民资料

宿海会寺·青山云水窟作者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 查看详情>>

李俊民古诗词作品: 《过星轺·古道开天险》 《大阳与诸友话旧》 《阮郎归·戏李子搢》 《襄阳咏史·作乐山》 《橙数珠·从头细转梵王经》 《婆罗门引·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济源龙潭·尘世悠悠不识真》 《集古·听歌》 《答筹堂见招·谁谓长河不可通》 《姚子昂寿日

宿海会寺·青山云水窟原文及翻译赏析

宿海会寺·青山云水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阅本·驿章来间日》 - - 弘历 - - 驿章来间日,绨几阅清晨。敢以卷阿懈,不辞庶务亲。因心惟省已,何事弗关民。所可自信者,敬勤两字真。
  • 古诗《题米元晖横轴》 - - 向子諲 - -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
  • 古诗《玄度以诗责偿卜筑之约用来韵答之》 - - 张萱 - - 卖文曾办买邻金,故国移居始自今。欲向烟霞寻旧侣,况逢山水有清音。飞鸿踏雪仍留迹,倦鸟移巢却择林。莫怪绕枝犹未定,啜醨渔父已知心。
  • 古诗《伊江杂诗·恶湿偏宜燥》 - - 方士淦 - - 恶湿偏宜燥,孤高性独成。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
  • 古诗《息县杂诗·淮河东下古扬州》 - - 毛奇龄 - - 淮河东下古扬州,桐柏山高一望愁。自笑濯缨三过早,涓涓不断是溪流。
  • 古诗《挽外舅·月卿方髻时》 - - 许月卿 - -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 古诗《山亭下鸥鹭·玉鹭霜鸥湛羽仪》 - - 黄省曾 - - 玉鹭霜鸥湛羽仪,云波日影泛参差。清湍啄蔓寻常见,碧渚群游何所思。雾击风抟那可得,江妃素女自相随。乾坤秋色孤亭暮,对汝悠悠动远悲。
  • 古诗《戒事魔十诗·生儿只遣事犁锄》 - - 李兼 - - 生儿只遣事犁锄,有智宜令早读书。莫被胡辉相引诱,此人决脊尚囚拘。
  • 古诗《题栖云庵·旧种闲云足自怡》 - - 李戣 - - 旧种闲云足自怡,溶溶曳曳共栖迟。阴笼法座花千片,影压秪林玉万枝。纸张晓惊眠觉后,衲衣寒怯定回时。由来此是无情物,只合常年伴阿师。
  • 古诗《读史·张天觉》 - - 周泊园 - - 元祐多贤号泰交,不应党论自纷淆。无心佛祖从呵骂,只为遮头一把茅。
  • 古诗《静·棕飔竹气三庚馀》 - - 乾隆 - - 棕飔竹气三庚馀,池亭波影含冰疏。幽人昼永匡床静,帘间便是虚无居。
  • 古诗《送同社陈髯僧吴顽陀归里》 - - 苏镜潭 - - 送君东海上,泪溢东海水。此际最销魂,黯然别而已。古人重风义,投桃而报李。落落两晨星,况同为客里。虬髯湖海士,少小耽经史。六体探其微,运笔奔雷使。琴操致翩翩,净皈参寥子。江关足萧瑟,君胡至于此。觥觥吴元礼,门第纡金紫。特科辟公车,岭峤初筮仕。足迹历九州,高文肆雄诡。一朝朝市...
  • 古诗《谒金门·归不去》 - - 石孝友 - - 归不去。归去又还春暮。洞里小桃音信阻。几番风更雨。相伴竹筇芒履。穿尽松溪花坞。早是行人贪道路。声声闻杜宇。
  • 古诗《读秦纪·并吞六国独称雄》 - - 黄庚 - - 并吞六国独称雄,经籍灰飞烈焰中。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篇圯上汉成功。
  • 古诗《书吟八题·老来无意作悲秋》 - - 周紫芝 - - 老来无意作悲秋,不奈庾郎知处愁。笔底波澜何日了,人间风雨几时休。
  • 古诗《访邓边无人村村在开平侨乡》 - - 熊东遨 - - 颓垣无语自生哀,往昔繁华没草莱。檐角蛛肥犹织网,树头花瘦不成胎。古今去国情俱急,多少还乡梦未谐。红字半墙书万岁,疑团留付后人猜。
  • 古诗《哭张编修惠言》 - - 洪亮吉 - - 直为朝廷计,尤须惜此人。义堪风有位,官仅作词臣。嫉俗眉常敛,忧时意独真。研心仲翔易,骨相亦同屯。
  • 古诗《署中题画·岸柳山松压翠微》 - - 朱彝尊 - - 岸柳山松压翠微,笆篱宛转护柴扉。主人且莫摊书坐,看弄渔舟个个归。
  • 古诗《太夷丈见示过眼两绝句走笔应之》 - - 李宣龚 - - 缥渺惊鸿欲去时,江南九月未寒枝。回头枉说沙洲冷,只遣东坡苦费词。
  • 古诗《留别定襄卢军事》 - - 马戴 - -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