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杨衡的诗 >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

朝代:唐代诗人:杨衡时间:2017-04-28
云房寄宿秋夜客,一灯荧荧照虚壁。
虫声呼客客未眠,几人语话清景侧。
不可离别愁纷多,秋灯秋灯奈别何。

诗人杨衡资料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作者杨衡

杨衡,字仲师,吴兴人,唐朝文人,传世诗集有《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 查看详情>>

杨衡古诗词作品: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舞曲歌辞·白纻辞》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魏秀才》 《经赵处士居·云居避世客》 《将之荆州南与张伯刚马惣钟陵夜别》 《采莲曲·凝鲜雾渚夕》 《南海苦雨寄赠王四侍御》 《夜半步次古城》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 《经赵处士居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三国诗词·第一百一十三回》 - - 罗贯中 - - 乱贼诬伊尹,奸臣冒霍光。可怜聪明主,不得莅朝堂。
  • 古诗《楸树花·楸花原不入花谱》 - - 弘历 - - 楸花原不入花谱,白瓣红须也自奇。最是夏初春末放,多逢望雨皱眉时。
  • 古诗《敖山·莫谓敖山小》 - - 费天与 - - 莫谓敖山小,犹分岱岳灵。林端孤掌碧,天外一拳青。借去堪遮牖,移来好画屏。鱼盐蜃蛤地,应许结螺形。
  • 古诗《满庭芳·奉题匑厂吾兄词稿即希正拍趣园汪曾武倚声》 - - 汪曾武 - - 戛玉敲愁,含毫抒怨,机轴妙造天然。梦窗真谛,薪火得人传。心绪凭谁细诉,无憀恨闷损樊川。弹指处,花间按谱,浑不让金荃。堪怜。尘海里,知音有几,幸遇成连。笑清况如余,哀乐中年。莫怪商声换徵,悲欢事都付吟笺。还相望,词坛拔帜,三变柳屯田。...
  • 古诗《乌夜啼·檐花点滴秋清》 - - 赵鼎 - - 檐花点滴秋清。寸心惊。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凉宵永。孤衾冷。梦难成。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 古诗《再题康乐园·名园初辟至和中》 - - 韩琦 - - 名园初辟至和中,思与康时众乐同。一纪丰光虽易老,万家春色且无穷。归来敢衒吾乡胜,到此须知旧邺雄。病守纵疲犹强葺,欲随民适醉东风。
  • 古诗《清明佳节·时值正清明》 - - 梅卿氏 - - 时值正清明,欲望三春景。携徒散步游,误入仙源境。桃李正芳菲,梅柳争春岭。沽酒赏名花,沉酣醉俄顷。醒来饮流泉,怕溅齿牙冷。转又思美茶,竟得干霜杏。烹来真清香,品高仔细领。珍藏三两枚,明晨将客请。...
  • 古诗《二祖大祖禅师》 - - 释正觉 - - 立雪齐腰,求法断臂。有志忘诸躯,无心契诸己。了了常知,其知密微。妙不借口,的自传衣。全功归父底时节,拈转虚空绝所依。
  • 古诗《题周天球小象》 - - 李攀龙 - - 落魄吴门五十春,懒从高阁画麒麟。此中墨客争知妙,何处词人更有真。白眼自宜置丘壑,红颜元不染风尘。东墙休挂乔家女,夜恐周郎作后身。
  • 古诗《南乡子·画舸停桡》 - - 欧阳炯 - -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古诗《喜晴晚归·八月高空卷断霓》 - - 宋庠 - - 八月高空卷断霓,落霞残照掖门西。仙城气暖犹藏雾,辇路尘清不杂泥。殿里风回闻禁漏,阙边云敛见丹梯。迎寒便立甘泉仗,扈从应无七圣迷。
  • 古诗《金陵元夕·繁华六代古今稀》 - - 邓云霄 - - 繁华六代古今稀,灯夕烟花满帝畿。天净金波偏泛滥,春寒火树自芳菲。千群游骑冲尘过,几处行云绕曲飞。更听笙箫空外落,高台应有凤凰归。
  • 古诗《元夕词寄里中诸子》 - - 洪亮吉 - - 两条门巷对溪流,百舌春来噪不休。划断云溪春一曲,蒋家明月赵家楼。
  • 古诗《花朝忆梦图太守悼亡作也绝句四章用元倡韵》 - - 姚燮 - - 梦已三年不梦春,春归已旧泪犹新。有愁怕对安仁说,我亦西风感鬓人。
  • 古诗《挽陈子贞姊丈联·青年贵介》 - - 倪星垣 - - 青年贵介,白首清贫,落落阅风尘,羡君随遇而安,甘作灌园陈仲子;萝茑从亲,松楸凭吊,翩翩厌浊世,怜我竭诚以奠,难酬负矢赵平原。
  • 古诗《夜起·塔头明月来》 - - 洪亮吉 - - 塔头明月来,长径一千尺。非比青松枝,欹斜不能直。
  • 古诗《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 - - 顾炎武 - - 冬来寒更剧,淮堰比何如。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馀。愁绝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 古诗《临江仙·莫怪精神都素淡》 - - 张继先 - -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羽人幽意苦相投。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我生曾是眷仙标。一从挥洒後,相继未能休。
  • 古诗《性地颂·一物含闻见觉知》 - - 张伯端 - -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 古诗《百舌·花间报晓晴》 - - 真山民 - - 花间报晓晴,巧弄百般声。 未可嫌饶舌,犹胜雁不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