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米友仁的诗 > 题大姚山图·老年尚喜管城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大姚山图·老年尚喜管城子

朝代:宋代诗人:米友仁时间:2023-04-07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爱好山江上青。
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

诗人米友仁资料

题大姚山图·老年尚喜管城子作者米友仁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米芾的长子。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他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父亲将他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在南宋时,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 查看详情>>

米友仁古诗词作品: 《诉衷情令·渊明诗》 《念奴娇·村居九日》 《临江仙·宝晋轩窗临望处》 《题自画横披与翟伯寿》 《渔家傲·郊外春和宜散步》 《醉春风·一阳来复群阴往》 《如梦令·蝶梦初回栩栩》 《为蒋仲友题画》 《临江仙·一曲阳关肠断处》 《点绛唇·浩渺湖天

题大姚山图·老年尚喜管城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大姚山图·老年尚喜管城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蜻蜓·头未必化珠》 - - 蒋士铨 - - 头未必化珠,尾则供自食。童子能胶丝,岂但由基弋。
  • 古诗《尾声·我不想声闻在人世间》 - - 杨梓 - - 我不想声闻在人世间。名标在史记中。你把我主人公葬在麒麟冢。谁受你徼买人情赵王宠自刎下。
  • 古诗《题画为王阮亭作》 - - 宋荦 - - 稻穫荻花残,空江横舴艋。蟹舍寂无人,柴门夕阳冷。
  • 古诗《七十二过涧·二七之数原属火》 - - 曹龙树 - -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乾。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五月廿日我到此,卓午方开翟家市。象促征夫趁前程,亭长攀辕曰止止。此去七十二涧河,桃岭雪山风雨多。山雨每于午后酿,新涨一来人葬波。前年豫省兵饷到,使君不听良言告。严催车马向前行,自揽花骢作先导。岂知霎时两...
  • 古诗《秋夜闻笛·天门街西闻捣帛》 - - 岑参 - -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 古诗《张府君挽诗·气象重归金马地》 - - 史尧弼 - - 气象重归金马地,更看埋玉乱松楠。他年父老还能说,道上书生为指南。
  • 古诗《春宵·角声和月透窗纱》 - - 史弥宁 - - 角声和月透窗纱,惊起啼晴半树鸦。搅乱先生眠不得,一庭春露湿梨花。
  • 古诗《送冒巢民归雉皋》 - - 吴绮 - - 入夏在三月,江湖尚春色。良友多奇怀,为乐不可极。胡为忽言归,徒令众心恻。骤别两情深,馀欢百忧积。人心不能静,世事殊未息。蛾眉一见妒,岂在得与失。举手送君行,发白难再黑。我身非冥鸿,安能避矰弋。有约且复来,流光共相惜。饮酒听清讴,葆真庶无斁。...
  • 古诗《信阳道中避暑》 - - 毕仲游 - - 下马汤家市,前村数里赊。败篱瓜少蔓,簇舍豆先花。放袖从风入,停鞍待日斜。欲知为客恨,更久不成家。
  • 古诗《赠孝子朱缙次韵》 - - 杨泉 - - 穷年兀兀守寒庐,一盏清灯一卷书。实粒躬耕修孝道,曾参谁道不能如。
  • 古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 - 赵构 - - 邈矣子季,睢阳是伯。屏息受业,延教登席。未践四科,困涉六籍。祀典载之,好是正直。
  • 古诗《寄张子鱼·张衡吾畏友》 - - 王廷陈 - - 张衡吾畏友,今已赋归田。谗口虽三至,嘉名每独全。剑分终自合,宝弃复谁怜。道远无由晤,含悽寄此篇。
  • 古诗《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 - - 释契嵩 - - 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谁人能为我,写此入琴声。
  • 古诗《梅·繁花高树最宜晴》 - - 韩淲 - - 繁花高树最宜晴,细雨横枝亦奈阴。色薄半开都有态,香浓初谢转伤情。水边却恨无多子,山嘴尤怜太瘦生。驿使折来春信早,单于吹罢角声清。
  • 古诗《次韵陈可复见赠》 - - 周孚 - - 二年穷谷斸黄精,两见骚人赋落英。万事吾今负初愿,百年君亦厌虚名。花开花落春还夏,窗暗窗明雨又晴。莫读离骚但饮酒,从来前辈戒秋声。
  • 古诗《浣溪沙·帘幕垂垂漾晚风》 - - 高佩华 - - 帘幕垂垂漾晚风。落花飞去各西东。墙边芍药为谁红。孤负韶华还自惜,佳辰次第雨声中。流光屈指去匆匆。
  • 古诗《韵和叶老“春晚闻笛”》 - - 杨民仁 - - 懒扫落红自有情,馀霞一抹远山横。而今谱入笛腔里,吹出楼头怨女声。
  • 古诗《田父吟·老天应是念农夫》 - - 叶茵 - - 老天应是念农夫,万顷黄云著地铺。 有谷未为儿女计,半偿私债半官租。
  • 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 晏殊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古诗《天竺秋日·翠滴千竿湿砌苔》 - - 释永颐 - - 翠滴千竿湿砌苔,曲廊花木小丛开。 吴僧爱觅间吟处,偷向花边竹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