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题夏圭山水卷·笔势真看积健雄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夏圭山水卷·笔势真看积健雄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笔势真看积健雄,宁誇刻楮小精工。
水轩一带虚支木,祗在轻烟缥渺中。

诗人弘历资料

题夏圭山水卷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题夏圭山水卷·笔势真看积健雄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夏圭山水卷·笔势真看积健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涌玉亭·山亭坐片时》 - - 弘历 - - 山亭坐片时,一升自一降。驯马试小步,仄栈遵松巷。秋雨今年盛,久晴溪尚壮。亭得未曾有,涌玉气如虹。循名乃偶然,清声出幽淙。
  • 古诗《舟中怀都门故人诗》 - - 姚燮 - - 拥书作壁恣纵横,划掌河源九派清。近代文章如画虎,悔将一第徇狂名。
  • 古诗《题我存新斋·雪天谁复赠绨袍》 - - 释函可 - - 雪天谁复赠绨袍,残卷寒灯道自高。日里市尘三万斛,梦中化作大江涛。
  • 古诗《大司马铁桥先生矩洲雅集得青字》 - - 黎民表 - - 独乐园深昼掩扃,追趋今喜睹仪形。勋名北阙高卿月,宾从南州聚德星。鸾鹤每依霞外咏,鱼龙长似镜中听。石虹湖上春应蚤,丰草崇兰满眼青。
  • 古诗《梦醒枕上作·床前凉月夜三更》 - - 郁达夫 - - 床前凉月夜三更,帘外新霜雁一声。梦到阑珊才惜别,秋于我辈独无情。私家礼乐麟毛少,乱世文章马骨轻。惆怅此生闲里过,洛桥愁听杜鹃鸣。
  • 古诗《柳梢青·酴醾过也》 - - 赵彦端 - - 酴醾过也,酴醾过后,无花堪折。只有垂杨,垂杨却作,絮惊行色。海棠半在如无,又争倩蔷薇恋得。除是东风,随君归问,玉堂消息。
  • 古诗《次韵杨君全送春花》 - - 黄庭坚 - - 化工能斡大钧回,不得东君花不开。谁道纤纤绿窗手,磨刀剪綵唤春来。
  • 古诗《赠人·拨炉应对夜语久》 - - 汪藻 - - 拨炉应对夜语久,云灰消尽红金斗。君才合在殿阁间,簿书帷中不应有。且置玉堂风雨笔,来试牛刀霹雳手。
  • 古诗《题伯时画温溪心等贡五马》 - - 陈与义 - - 漠漠河西尘几重,年来画马亦难逢。题诗记著今朝事,同看联翩五匹龙。
  • 古诗《简伯福·揽涕诵小雅》 - - 吴保初 - - 揽涕诵小雅,殷忧赋大东。溺饥宁我独,哀乐几人同。大泽龙蛇斗,深山草木空。不堪家国恨,奚暇泣途穷。
  • 古诗《秋葵·独摇金盏侧》 - - 汤右曾 - - 独摇金盏侧,淡著鞠衣黄。洗尽风流态,宫人入道装。
  • 古诗《买陂塘·富阳道中见乌桕新霜》 - - 郭麟 - - 绕清江一重一掩,高低总入明镜。青要小试婵娟手,点得疏林妆靓。红不定。衬初日明霞,斜日馀霞映。风帆烟艇。尽闷拓窗棂,斜欹巾帽,相对醉颜冷。桐江道,两度沿缘能认。者回刚及霜讯。萧闲鸥侣风标鹭,笑我鬓丝飘影。风一阵。怕落叶漫空,埋却寻幽径。归来重省。有万木号风,千山积雪,物候...
  • 古诗《登云阁·丹楹崛起拂云端》 - - 欧阳澈 - - 丹楹崛起拂云端,平步危梯入广寒。脱屣伫当腾鹤驭,飞凫终拟附鹏抟。半天风雨凭栏咏,万里江山指掌看。十二楼台多胜概,惭无诗思剪裁难。
  • 古诗《京女摹唐六如班姬纨扇画本漫题一绝》 - - 陈宝琛 - - 年芳早晚有秋风,怀袖宁能胜箧中?会得宵游辞辇意,赋才何假五言工!
  • 古诗《清平乐·行云有意》 - - 吴湖帆 - - 行云有意。流水心如碎。肠断不堪提往事。锦字红笺谁寄。风来秋警梧桐。月移帘影朦胧。不料今宵难寐,与消漏永声中。
  • 古诗《拟李贺·鱼鳞甃空排嫩碧》 - - 秦观 - - 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壁。 白苹风起吹北窗,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 古诗《读吴怡诗卷·疏梅半落雪中香》 - - 张耒 - - 疏梅半落雪中香,想子孤吟对酒缸。 野水荒山半猿鸟,跨驴谁问贾长江。
  • 古诗《太常引·淡妆素服更纤浓》 - - 许桢 - - 淡妆素服更纤浓。清致不须红。伫目画桥东。一扫尽人间冶容。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飞出广寒宫。天亦为诗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 古诗《桃花源·一涧入苍烟》 - - 葛一龙 - - 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 花开与花落,流水送流年。
  • 古诗《赠刘汝临》 - - 王穉登 - - 刘郎才思长卿看,帝里风光驻马鞍。 村过杏花春酒绿,矶登燕子暮江寒。 潮平桃叶同衣带,雨熟琵琶似弹丸。 归去稽山当仲夏,园林竹箭长千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