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曾国藩的诗 > 题朱伯韩诗集·桂林天下秀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朱伯韩诗集·桂林天下秀

朝代:清代诗人:曾国藩时间:2023-04-05
桂林天下秀,生才雅且毅。
有美王与龙,虎视令人畏。
谁道儒误身,等閒拾富贵。
平津老封侯,君今齿尚未。

诗人曾国藩资料

题朱伯韩诗集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 查看详情>>

曾国藩古诗词作品: 《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挽陈源兖母联》 《感怀述事·域中哀怨广场开》 《桂湖联·五千里秦树蜀山》 《初入四川境喜晴》 《闻客话里中近事》 《挽袁谷怀茂才》 《送黎樾乔侍御南归》 《送唐镜海先生》 《詶陈庆覃侍御

题朱伯韩诗集·桂林天下秀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朱伯韩诗集·桂林天下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画竹·叶叶如闻风如声》 - - 吴镇 - - 叶叶如闻风如声,尽消尘俗思全清。夜深梦绕湘江曲,二十五弦秋月明。
  • 古诗《送通政冯子佩同年赴京》 - - 罗钦顺 - - 先朝同醉杏园春,此会南都仅七人。顾我官资偏耐冷,喜君恩命又更新。庙堂自是忧民地,青紫谁非报主身。高阁离筵殊草草,有怀无惜附书频。
  • 古诗《蝶恋花·忽得新词深自愧》 - - 刘敏中 - - 忽得新词深自愧。欲记无名,未见无名例。自古求名今却避。不知谁与君同议。旦昼行为昏暮睡。我自无心,何物能吾累。若道无名名可弃。无名名处曾留意。
  • 古诗《追尊皇太后挽词》 - - 刘弇 - - 代邸基元命,唐侯福万邦。五云深紫凤,九地转银江。白玉形容册,苍烟扈从幢。由来阊阖路,望绝帝瞳双。
  • 古诗《夏日园居·涨后新晴积翠堆》 - - 韩日缵 - - 涨后新晴积翠堆,群峰面面送青来。披襟正喜南薰入,欹枕偏宜北户开。莫遣柳眠留作荫,侦将竹醉好移栽。林间岸帻消閒日,问字谁能破绿苔。
  • 古诗《送郭醉吟归宣城》 - - 彭云鸿 - - 潞河酤酒趁斜曛,柳暗花明两岸分。万里人归燕市月,千峰杖入敬亭云。老谙世事都鸥迹,间启柴门到鹤群。不厌芜田还种豆,南山歌胜北山文。
  • 古诗《宣义里舍冬暮自贻》 - - 郑谷 - - 幽居不称在长安,沟浅浮春岸雪残。板屋渐移方带野,水车新入夜添寒。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
  • 古诗《贺程侯喜得子》 - - 龚诩 - - 久慕君家积德多,晚生英物喜如何。老夫更著数年活,当赋徐卿二子歌。
  • 古诗《拟中秋帖子词并令内廷翰林等和之》 - - 乾隆 - - 璇霄珠露五云楼,可识春光也让秋。试创玉堂新事例,擘笺催进月词头。
  • 古诗《河传·江馆》 - - 刘嗣绾 - - 江馆。天远。月如烟。隔院听歌未眠。雁行零落晚风前。缠绵。十三筝柱弦。知否冬郎容易瘦。相思透。一曲双红豆。恨迢迢。又归潮。魂销。夜深长板桥。
  • 古诗《句·归来联骑踏明月》 - - 袁默 - - 归来联骑踏明月,南去眇然神思遐。
  • 古诗《叙伦五言·太傅风流祖》 - - 刘克庄 - - 太傅风流祖,亲朋共手谈。元来棋有智,输墅与羊昙。
  • 古诗《赴端礼之招道中偶成》 - - 李处权 - - 月离于毕俾滂沱,兆及丰年喜欲歌。任有泥涂甘曳尾,更无波浪敢凭河。老来酒量难酬酢,閒里诗情好琢磨。晏子方观久而敬,人间炙手又张罗。
  • 古诗《妾薄命·君恩已断尽成空》 - - 卢汝弼 - - 君恩已断尽成空,追想娇欢恨莫穷。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闲凭玉栏思旧事,几回春暮泣残红。
  • 古诗《吊宋阎妃墓》 - - 夏伊兰 - - 佛火钟鱼绀院幽,佩环谁忆六宫游。山空昼落松钗静,径断云埋石镜秋。芳履誓随真后去,宠名羞共贾媭留。香销粉冷灵峰侧,麦饭何人奠古丘。
  • 古诗《题赵水星西湖小照》 - - 施闰章 - - 湖堤风柳夏泠泠,谁卧沧洲是客星。斗酒载将双屐去,兰舟恰对两峰青。
  • 古诗《纪事诗·生羌一月病弥留》 - - 洪亮吉 - - 生羌一月病弥留,夜半魂归户不收。忽变驴鸣出门去,郭桥何似板桥头。
  • 古诗《别林伯常国博》 - - 林希逸 - - 解印南来久卸鞍,未甘遮日向长安。洪都别驾何廉取,斋殿除书果趣还。再入美传喧辇下,多情远别到溪干。才名藉甚如君少,此去应须立要班。
  • 古诗《出典宣城·芦花未白蓼初红》 - - 李含章 - -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 古诗《送人之郁林·郁林东下对扶桑》 - - 郑善夫 - - 郁林东下对扶桑,黑雾沉山是晕黄。 鹧鸪啼上桄榔树,一寸乡心万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