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端的诗 >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朝代:唐代诗人:李端时间:2017-04-14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璿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诗人李端资料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作者李端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 查看详情>>

李端古诗词作品: 《与郑锡游春·东门垂柳长》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送友人游蜀》 《赠李龟年·青春事汉主》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题故将军庄·曾将数骑过桑乾》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 《宿山寺思归·僧房秋雨歇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原文及翻译赏析

在炎热的夏天,诗人与好友为了避日觅凉,直奔佛寺而来。“追”、“寻”、“望”三字形象的体现了人们畏暑趋凉的神情。到了慈恩寺后,两人在临池的草地树荫下,舒适地趟着乘凉。“鸳侣”是突出二人情谊深厚。虎溪一喻,体现出慈恩寺是一个...

查看详情>>

①宝刹:佛土的尊称,又为佛寺的美称。②璇题:精美装饰的缘头。此处指佛寺。③无心: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是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着、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宗境录》卷八十三云:“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

查看详情>>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六月三十日外舅以写怀示读谨依韵次上即以自寿其四十而寄示莲儿俾转呈大人一笑云》 - - 范当世 - - 春多岂吾事,堕地得秋心。散此一啼恨,歧为万窍音。贫无问仙鼎,病莫忆神针。一世儒冠下,神仙何处寻。
  • 古诗《再题无边风月之阁》 - - 弘历 - - 风自清而月自白,阁临冰沼印空澄。无边佳趣于斯会,应节何须更放灯。
  • 古诗《山苕行·苕花如云色如雪》 - - 戴表元 - - 苕花如云色如雪,万垄千溪看不绝。风吹日炙自鲜明,弃在空云谁爱悦。遭逢偶入山人手,缚作蓬菘扫尘帚。髯疏发落已萧然,时对西风一回首。人间贵贱不须论,此物古来从至尊。犹胜长抛霜露里,秋虫野燐愁枯根。...
  • 古诗《二月朔日得诗二十六韵》 - - 王迈 - - 二月方书朔,新晴景物饶。今春添一闰,是月始元朝。一枕初回梦,千官想正朝。横鱼金系带,鸣骑玉为镳。归第无馀事,流风竞贵骄。歌翻羯羊鼓,舞衬凤凰箫。烂醉东西玉,争妍大小乔。湖山行处乐,日月暗中消。轩冕吾何羡,巾车隐者招。林泉供啸傲,杖屦足逍遥。砌笋和泥掘,盆花引水浇。酒炉衣可...
  • 古诗《江头绝句·勤苦南蛮子》 - - 程本立 - - 勤苦南蛮子,相迎远出山。短衣双黑胫,大耳两金环。
  • 古诗《登岳阳楼·天敞平湖万里台》 - - 徐中行 - - 天敞平湖万里台,秋高雁色照行杯。三湘白石波间动,七泽青山镜里开。风静仙人吹笛去,月明神女弄珠来。徘徊便拟休餐住,俗吏惭非曼倩才。
  • 古诗《冬至日舟次耒阳》 - - 梁以壮 - - 旧去羁吴路,今来滞楚乡。二年逢至日,一水泊斜阳。对橘思亲在,看云忆雁行。不知此时节,家事得平常。
  • 古诗《题唐友山画册》 - - 吴登鸿 - - 烟云供养别有灵,五岳游戏生光晶。右丞不作华亭死,南宗至竟无丹青。唐子友山吾昆季,伟然天庙瑚琏器。当窗清啜子经腴,拂素癖领湖山趣。是日华毡罗众宾,看君意若旁无人。袒臂含毫久未下,匹练忽破青苍痕。白云缕缕萦晴窦,万壑千岩争耸秀。须臾掷笔风雨来,润入纸背生苍苔。有时阴岭浮...
  • 古诗《悯流亡·龙沙风雪道》 - - 戴亨 - - 龙沙风雪道,资斧怯前程。忍见流亡像,哀闻乞命声。饥寒方切己,胞与复关情。我欲将图绘,风尘隔帝京。
  • 古诗《颂古·平白将身入草窠》 - - 释绍昙 - - 平白将身入草窠,折娘生臂冻驴腰。一年一度嵩山雪,雪有消时恨不消。
  • 古诗《吉阳寄李泰发》 - - 赵鼎 - - 海风吹浪去如飞,离母山高日出迟。此意此情谁会得,因书写与故人知。
  • 古诗《送蓝都宪升南京刑侍》 - - 潘希曾 - - 分陕劳开府,留都诏促装。苏公终式敬,召伯孰能忘。西峙秦山重,东流汉水长。更悬天下望,调鼎在岩廊。
  • 古诗《恭和御制曲逆故城元韵》 - - 钱大昕 - - 遗封犹是壮哉城,阿世难逃身后评。但割膏腴胙诸吕,笑渠分肉那能平。
  • 古诗《开春·开春发岁兮》 - - 姚佳 - - 开春发岁兮,入夜竟何之。寂历梅分月,啁啾鸟度枝。人天从合化,乌兔漫交驰。尺璧寸阴去,且夫长别离。
  • 古诗《高台寺·高台夫如何》 - - 项安世 - - 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 手摩白云顶,足躡飞鸟背。 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 向来所历峰,下视皆积块。 空中闻夜雨,声若万马溃。 却问山前人,天晴正收刈。
  • 古诗《满江红·仙姥来时》 - - 刘克庄 - -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 古诗《菖蒲·三尺青青古太阿》 - - 解缙 - -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 古诗《八风从律》 - - 蒋防 - -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 习习芦灰上,泠泠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 自得阴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 古诗《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 - - 戴叔伦 - -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东碕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 古诗《塞上曲·翩翩云中使》 - - 常建 - -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