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辙的诗 > 挽词·才适邦家用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词·才适邦家用

朝代:宋代诗人:苏辙时间:2017-11-23
才适邦家用,学非章句儒。
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
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
收功太原守,谈笑视羌胡。

诗人苏辙资料

挽词·才适邦家用作者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 查看详情>>

苏辙古诗词作品: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张公生日·少年谈王霸》 《李八百洞·洞府山川百里赊》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东亭·十口南迁粗有归》 《九日·欲就九日饮》 《寒雨·江南殊气候》 《挽词·道广中无竞》 《咏竹·湖滨宜草木

挽词·才适邦家用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词·才适邦家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守闸·一两日一闸》 - - 赵翼 - - 一两日一闸,一闸四五里。可怜坐船客,株守愁欲死。却看众水手,熟睡正酣美。既免趼生足,何取肉消髀。等是一路人,中怀异悲喜。同床乃各梦,事固有如此。
  • 古诗《读杜微吟·文章惊海内》 - - 卢世㴶 - - 文章惊海内,万卷破来新。即事非今古,高歌有鬼神。李苏师友密,陶谢弟兄亲。乃祖无遗恨,慈孙是替人。
  • 古诗《出古北口·水抱山环盘曲蹊》 - - 弘历 - - 水抱山环盘曲蹊,两行绿柳布阴齐。今来幸似去年景,禾黍乡中度䡶輗。
  • 古诗《唐多令·病靥》 - - 林庚白 - - 病靥泛朝霞。娇羞尚一些。甚心情蓦地如麻。礼教残骸浑未撇,依然似,女儿家。浓绿荫窗纱。风丝碎落花。把柠檬衾枕横斜。开遍红榴飘尽梦,留不住,是年华。
  • 古诗《酬书巢送棕帚》 - - 虞集 - - 积雨苍苔路不分,松花尽日落纷纷。尘埃满袖归来晚,谁与柴门扫白云。
  • 古诗《李太夫人·宰官堂上》 - - 李寿蓉 - - 宰官堂上,萱草年深,骤游子寒心,缝线泣三春去矣;王母庭中,桂花秋冷,想慈颜瞑目,舞衣见千里归来。
  • 古诗《梦归·尺鲤东流雁北飞》 - - 李端临 - - 尺鲤东流雁北飞,椿萱风景话依依。八千馀里须臾到,梦里还家也当归。
  • 古诗《别孙德谦节推》 - - 王渐逵 - - 陟彼灵鳌峰,振衣上东皋。连蜷敞高盻,郁木扬清涛。故人向五云,飘举跻华高。何以慰我怀,宠德日已褒。
  • 古诗《送王平仲·潦倒少矍铄》 - - 王寂 - - 潦倒少矍铄,臞儒馀愚迂。半面便健羡,无渠吾胡娱。袖手久不偶,铺书如枯株。索寞各作恶,呼车姑须臾。
  • 古诗《泊淮上·愁轻游冶兴》 - - 金銮 - - 愁轻游冶兴,老重别离情。野戍寒更尽,河桥春水生。断云疏雁影,残月乱鸡声。明发应千里,萧萧过楚城。
  • 古诗《吊张太傅世杰》 - - 许灿 - - 忆昔焦山战,人人不顾身。孤臣空有泪,九庙已无神。波浪翻天恶,英雄厉鬼邻。海陵回首处,故国已迷津。
  • 古诗《除夜感事漫成》 - - 徐平 - - 紫焰花繁爆竹频,东风暗换岁华新。争将杯底陈年酒,一洗心头万古尘。消息已然传隐约,襟怀依旧守天真。但看寒尽冰消日,终是人间烂漫春。
  • 古诗《送袁席之挈家之任》 - - 敖陶孙 - - 神龙不池拘,威凤非笼驯。自我交袁君,愁见地上人。一官固儿嬉,君视真埃尘。去如下鞲鹰,来即释峤云。相从复几时,孰老西湖春。门前乌桕花,颇怪乌来频。问知八九雏,翅短青尚新。感君携孥行,道路嗟良勤。念子春秋学,当重博士茵。胡为簿馀干,折腰五斗陈。祭河先恶池,小大则有伦。细意事朱...
  • 古诗《郁林·石室仙踪》 - - 邝元乐 - - 乱峰嵯峨高插天,丹炉石室隐神仙。黄茅九转飞星去,洞口桃花空紫烟。
  • 古诗《悼亡诗·千里穷交脱赠心》 - - 王士禛 - -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物吾何有,却损闺中缠臂金。
  • 古诗《喜荔枝船到》 - - 孙元衡 - - 落帆打鼓夕阳天,朱实离离载满船。不遣十年留白守,尽将三百买坡仙。
  • 古诗《虞美人·梦中得“莓苔绿到题诗处”七字,足成之》 - - 陈洵 - - 莓苔绿到题诗处。寂寂莺啼曙。朅来沽酒旧旗亭。风里柳花如梦不曾醒。尊前人意依然好。天与声名早。罗衣还有泪痕无。多少才人零落在江湖。
  • 古诗《和谹父携家南坡期以招客》 - - 王洋 - - 日日寻春春未休,高情可是惬风流。 诗如濯锦江波色,身在浣花流水头。 行想袿裳分襞积,晚因鱼鸟得迟留。 草堂费尽无人寄,怅望前溪独自愁。
  • 古诗《李氏山庄留别》 - - 简长 - - 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 松斋秋掩月,石窦醉眠云。 远墅灶烟合,寒原驿路分。 前行鞭瘦马,馀恨暂离群。
  • 古诗《田家·南山尝种豆》 - - 梅尧臣 - -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