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于石的诗 > 我从山中游·我从山中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从山中游·我从山中游

朝代:宋代诗人:于石时间:2023-04-07
我从山中游,归来林壑暝。
涧水冻不流,月出四山静。
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
徘徊踏明月,倚杖看松影。

诗人于石资料

我从山中游·我从山中游作者于石

于石,字介翁,号紫岩,晚更号两溪,兰溪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十年,卒年不详。貌古气刚,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石为诗多哀厉之音,有紫岩诗选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查看详情>>

于石古诗词作品: 《西湖·西湖胜概甲东南》 《杂兴·四围绿树岩藏屋》 《吾家·明月成三友》 《三洞·群峭摩天不染埃》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 《次韵郑德彝即事》 《赠张君玉·闭门十日雨》 《钓台·傲睨群雄百战来》 《次韵赵子玉书怀》 《寄题千秋观

我从山中游·我从山中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从山中游·我从山中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君子·君子贵慎独》 - - 南有容 - - 君子贵慎独,明诚乃道根。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惭魂。而我乐斯训,周旋恒所敦。虽无日新功,庶绝外诱奔。今宵忽有梦,所梦匪思存。披衣中夜起,嘿省梦所原。毋乃道心微,间被恶几棼。由无克察力,闯发如浸焚。愿得斩邪剑,持以奉天君。 ...
  • 古诗《即事·雾雨归途远》 - - 潘伯鹰 - - 雾雨归途远,楼高暗几重。交车俄隐见,列炬乱青红。气以贫弥王,愁缘愤转空。到家成独笑,浊酒著新功。
  • 古诗《白练序·豪》 - - 汤显祖 - - 豪:妖娆。恁还好。花到知名分外标。恨不得逐日买花簪帽。暗香消。年来觉。咱四海无家有二毛。更着甚锦鞍呼妓。金屋藏娇。
  • 古诗《泉州刺桐花·赤帝常闻海上游》 - - 陈陶 - -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 古诗《禅兴寺梁公主墓》 - - 黄省曾 - - 梁日乘龙第,当时舞鹤归。沁园开施果,明月掩容辉。玉匣藏金苑,秋云护夕扉。吹箫人不见,犹忆凤凰飞。
  • 古诗《渔歌子·濯尘缨》 - - 张炎 - - □□□□濯尘缨。严濑磻溪有重轻。多少事,古今情。今人当似古人清。
  • 古诗《王良百一诗·齿岁》 - - 徐成 - - 齿有数般苍,教伊识不妨。莫言为小事,识得大贤良。
  • 古诗《三月望访徐子颜》 - - 陈文蔚 - - 近有平林远有山,先生无日不开颜。杜门有味心千古,何用浮名落世间。
  • 古诗《吊文丞相天祥》 - - 许灿 - - 胡尘昏帝阙,龙驭避天骄。壮士丹心在,楼船王气消。人间无故土,海上失行朝。恸哭燕山道,黄冠归梦遥。
  • 古诗《戴安道破琴图》 - - 郑思肖 - - 独抱洋洋太古心,王门何苦欲相寻。狂来宁可破琴去,不许俗人闻此音。
  • 古诗《禹庙·大地河山绣错明》 - - 王恽 - - 大地河山绣错明,野烟孤庙枕荒城。杜鹃饶舌知何事?血洒东风怨未平。
  • 古诗《历阳道中二绝》 - - 周紫芝 - - 江边孤垒古濡须,憔悴斯民百战馀。赖有丰年慰羁客,软炊云子荐鲈鱼。
  • 古诗《香岩寺·著鞭不让众人先》 - - 杨时华 - - 著鞭不让众人先,鸟引花迎入洞天。鹦鹉钵盂皆胜迹,谁云此地胜龙泉。
  • 古诗《除夜赋呈山公》 - - 庞俊 - - 一年收拾总无聊,吹面东风酒渐消。诗祭懒随名士鲫,志纷欲问丈人蜩。雁边兵气惊春早,灯畔儿时觉梦遥。漫向西窗数寒漏,严城花冷夜寥寥。
  • 古诗《闻鹃·亲老江南曲》 - - 唐鼎元 - - 亲老江南曲,兵戈避蜀城。三年望出血,百战未收京。风雨关山黑,烟花节物荣。不堪当此际,更听子规鸣。
  • 古诗《贺新郎·晓趁西湖约》 - - 汪莘 - - 晓趁西湖约。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把楼上珠帘卷却。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待折与,不堪著。别来又见秋萧索。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槃礴。唱白雪阳春新作。一自东篱人去後,算人间,黄菊空零落。叹作者,多...
  • 古诗《冬至寄行甫腾叔》 - - 陈藻 - - 江浙羁栖怕雪霜,早年听得晚年尝。生涯败意多谙历,节序随缘少感伤。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乡。二千里外寻君话,今日那堪各一方。
  • 古诗《朝中措·题兰室道女扇》 - - 吴文英 - - 楚皋相遇笑盈盈。江碧远山青。露重寒香有恨,月明秋佩无声。银灯炙了,金炉烬暖,真色罗屏。病起十分清瘦,梦阑一寸春情。
  • 古诗《夜坐·自炷芳萧读道书》 - - 赵崇鉘 - - 自炷芳萧读道书,玄文豁落走龙鱼。 松梢露色挂北斗,一夜风前学步虚。
  • 古诗《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 - - 梅尧臣 - - 犯霜出国门,送客客已去。 犹意行未远,策马过寒戍。 川长不见人,沙没前岗路。 始闻云木深,忽逢朱玄墓。 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何须文学为,寄语长沙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