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殷秉玑的诗 > 湘江静·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湘江静·萍

朝代:清代诗人:殷秉玑时间:2019-03-16
飒飒西风秋欲去。悴零星荡摇无主。东皇别后,天涯踪迹,更相逢何处。倘果问前身,记春影那时飞絮。翠钿抛却,银奁自窥,还认是旧时序。
水渐寒,天又雨。傍江乡芙蓉相住。春光已老,秋光难买,任青钱无数。闲煞有谁看,纤纤影自家怜取。它生未合,今生依旧,漂流不聚。

湘江静·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湘江静·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纪事·物理人心谁得详》 - - 李穑 - - 物理人心谁得详,由来头上但苍苍。可怜数尺毛施布,偶尔令人感叹长。
  • 古诗《庆春宫·银蒜帘垂》 - - 刘嗣绾 - - 银蒜帘垂,玉葱槛亚,隔年曾见微雪。墙角尘多,篱边石冷,香心寸许堪捻。水仙祠下,想罗袜淩波话别。空馀粉本,一望亭亭,佩影都彻。花房小劫匆匆,根叶多生,者番清绝。黄淡将吟,绿肥入画,伫待风前成结。移来磁斗,莫便放簪头易折。春泥拥去,留伴窗纱,岁寒停月。 ...
  • 古诗《绵搭絮·旦》 - - 李景云 - - 旦:花钿慵整贴:我和你佛殿上耍一耍去。。我也懒去登临贴:姐姐身子不快。我把被儿薰得香香的。去睡了罢。。总有兰麝馨香。有甚心情挨着枕我这几日神思昏倦。。坐不安。睡不宁。贴:姐姐。张生有甚么好处。只管想他。旦:我爱他风流才俊。贯世聪明贴:既爱他。何不成就了他。。谁肯...
  • 古诗《辽东酒楼题壁》 - - 杨圻 - - 壮岁从军王仲宣,勋名两字恨绵绵。黄金皓齿非吾意,踏破天涯十七年。
  • 古诗《送陈元舆侍御赴庐江》 - - 范祖禹 - - 忆昔仁皇凭玉几,延和春昼神龙起。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里。君为第二惊众人,愧我非才居后尘。题名桂籍皆年少,有似鹤鸿毛羽新。尔来四朝三十载,相逢何怪容颜改。昭陵拱木郁参天,麟阁名臣几人在。侍从同登白玉除,每思夙昔梦华胥。君今出作八州牧,千里旌旗引舳舻。淮阳卧治岂...
  • 古诗《五月十六日感赋》 - - 何永沂 - - 四野风光异,一鞭“牛”放牛。狱因文字设,山倚夕阳秋。随意翻红浪,无情咏翠畴。夜长何处觅?举国未还头。
  • 古诗《以笋送诸公·兰在当门未免锄》 - - 赵蕃 - - 兰在当门未免锄,竹生那可碍阶除。莫言无罪充庖宰,自汝为生托地疏。
  • 古诗《寿楼春·前题代》 - - 奭良 - - 坚牢是神仙。待铺扬福履,费尽涛笺。且自尚书红杏,侍中青田。丰镐地,黔川蛮。知一般怀思缠绵。况三䣊含濡,千家嗑啜,齐戴大罗天。将进酒,便便言。怎年登大耋,曾不华颠。共诧方瞳朗朗,长髯岩岩。周召傅,商彭篯。又浮邱洪崖随肩。佳节正薰风,瑶琴细弹三两弦。...
  • 古诗《蒲圻道中·百叠青山野雾横》 - - 赵釴 - - 百叠青山野雾横,迂回何异辋川行。可怜松老高千尺,不作风声作雨声。
  • 古诗《和钱越州穆赠惠州弟》 - - 杨杰 - - 燕集蓬山雨过凉,湖光何独负知章。万家桃李春风国,两郡旌旄昼锦乡。和乐岂烦鸣管磬,醺酣非止为杯觞。遥应大庾岭头去,南北枝间梅子黄。
  • 古诗《接虞税院贯卿遗书》 - - 释居简 - - 尽心如善射,百步中弥亲。不竞与闲契,尊生为死邻。关讥千古恨,日计两眉颦。一卷花严易,心知更几人。
  • 古诗《梁门咏古·清风千古杞梁妻》 - - 曹伯启 - - 清风千古杞梁妻,三尺荒坟古道西。亚圣一言真迹在,芳名宜与北山齐。
  • 古诗《春日书怀·閒来情思浩无涯》 - - 陈耆卿 - - 閒来情思浩无涯,徙倚东窗日未斜。乍雨乍晴莺唤柳,不寒不暖蝶穿花。读书有味慵拖杖,觅句新成自煮茶。未必贵游知此趣,乘除合付野人家。
  • 古诗《送人往湖南·雁拖秋月洞庭边》 - - 文天祥 - - 雁拖秋月洞庭边,客路凄凉野菊天。云隔酒尊横北海,风吹诗史落西川。夜深鬼火千山雪,春后鹃花一树烟。为我祝融峰上看,朝暾白处礼蓬仙。
  • 古诗《寄赵明府·每读棠溪文》 - - 毛奇龄 - - 每读棠溪文,临风起怀想。庐山千片云,片片集几上。
  • 古诗《次陈使君韵》 - - 洪刍 - - 酿雨浓云郁不开,绛英素蕊半苍苔。不因皂盖班春去,谁唤青衫老吏来。
  • 古诗《菩萨蛮·烟陇探梅》 - - 李佩金 - - 冷芳寻取携吟笺。寒烟深锁春消息。数点绽冰花。啁啾翠羽哗。水天云断处。情绕孤山路。仿佛到江乡。惊回清梦香。
  • 古诗《浣溪沙·滴滴琼英发翠绡》 - - 韩淲 - - 滴滴琼英发翠绡。江梅标韵木香娇。乍凉时候漏声遥。欲绾鬓丝妆未了,半回身分曲初招。霓裳依约梦魂飘。
  • 古诗《春日晚眺·重叠西屏对面开》 - - 潘兴嗣 - - 重叠西屏对面开,巍城穹阁信雄哉。 眼中孤鹜云边没,望里长江槛外来。 蛱蝶图成春未晚,柘枝筵动客多才。 休论今古兴亡事,时倒金樽醉一回。
  • 古诗《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 - 杨巨源 - -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余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