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玄烨的诗 > 兴安夜·连峰横亘塞东西原文及翻译赏析

兴安夜·连峰横亘塞东西

朝代:清代诗人:玄烨时间:2023-04-06
连峰横亘塞东西,缇幕高临百尺梯。
坐觉银河天际近,仰看珠斗夜深低。

诗人玄烨资料

兴安夜·连峰横亘塞东西作者玄烨

生卒:1654—1722。介绍: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世祖第三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康熙。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鳌拜掌实权,八旗勋..... 查看详情>>

玄烨古诗词作品: 《题墨竹·浓墨丛篁写意生》 《阅马牛羊群·边境地閒敞》 《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 《淮城晓霜闻雁》 《题耕图二十第十六图》 《赋得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登济南城望华不注》 《苏州巡抚吴存礼》 《热河·锤峰落照》 《鄚州杂诗·桃花历落李花开

兴安夜·连峰横亘塞东西原文及翻译赏析

兴安夜·连峰横亘塞东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赠悟西上人·悟西事我如事佛》 - - 袁枚 - - 悟西事我如事佛,每逢朔望来参谒。十五年前旧邑侯,诸人忘矣师偏不。感师念我转自思,作令无状师所知。师言当年政清静,即此已是大布施。我昔善除竿牍弊,恰无峻法加胥吏。又颇不喜佛老言,恰于僧道无憎颜。欧公本论未施设,韩公原道休饶舌。果从天视尽苍生,何事人来强区别。我持此论颇...
  • 古诗《经姑苏·客路尚悠悠》 - - 夏原吉 - - 客路尚悠悠,苏台暂系舟。酒旗迷柳岸,商舶隘江流。三让祠何古,千人石更幽。可怜城下水,莫洗馆娃愁。
  • 古诗《采莲词·两桨桥头心事违》 - - 曹家达 - - 两桨桥头心事违,门前乌桕伯劳飞。西洲风月无人管,暮雨催归金缕衣。
  • 古诗《闻圣俞移官霅上以便归养》 - - 刘敞 - - 亲老不择禄,此心如古人。戴星捐吏事,戏綵过乡邻。若下开新酌,汀边咏白蘋。醉吟俱入手,亦未负青春。
  • 古诗《悼亡诗·帖子宜春认旧题》 - - 王士禛 - - 帖子宜春认旧题,妆楼人去草凄凄。东风不启葳蕤锁,一任空梁落燕泥。
  • 古诗《郊行言志·明发出东郊》 - - 佚名 - - 明发出东郊,轻云敛微晴。新雨动膏脉,群物咸欣荣。缓辔吟且行,满襟春意生。丰穰启嘉兆,田里安疲氓。从政无奇术,素飧惭不耕。惟持贞白志,庶用答休明。
  • 古诗《和赵吉州·学者当穷理》 - - 刘克庄 - - 学者当穷理,工诗岂美名。不能禆采访,徒自取讥评。责己希韦孟,休官慕尚平。如今成病鹤,垂首噤无声。
  • 古诗《袁杜少千里贻书以丹榴青柿见饷口占二绝寄谢》 - - 彭孙遹 - - 素书一部转愁予,瑶草凋残岁月徂。恨不与君铃索畔,共餐冰雪饱清腴。
  • 古诗《朝元锁·煌煌玉京阙》 - - 赵汝湜 - - 煌煌玉京阙,瑞霭纷天垣。严扈森虎兵,金朱焕灵门。星弁集万真,龙旂间华幡。齐心洁形神,稽首朝混元。
  • 古诗《饯驸马赵公赴江淮阅马》 - - 陈琏 - - 敕书颁处紫泥馨,又见乘轺出玉京。文武缙绅萦别意,江淮父老仰清名。煌煌天驷中宵现,矫矫龙媒万厩盈。校阅功完行入觐,五云阙下沐恩荣。
  • 古诗《飞蚁叹·今朝天光鸟鸣唤》 - - 李梦阳 - - 今朝天光鸟鸣唤,草萋柳长江涣涣。怪尔飞蚁何烂熳,填门扑窗坐我案。夜来不虞风骤至,尾瓦吹飞船打岸。孤城晦冥霏霏雨,前叫鸹鸧后鹅鹳。共言此崇飞稀鹃,我欲击之还复叹。明明上天非无宰,蚁也琐细何须算。灾祥感召固其理,先时苟备终无患。君不闻汉家满堂客,不贵徙薪贵焦烂。...
  • 古诗《月窗·曲曲弯弯地》 - - 释妙伦 - - 曲曲弯弯地,明明白白中。当轩开阖处,一隔为谁通。
  • 古诗《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 - - 陈肇兴 - - 远岫黑云起,长空白日遮。水声缘路折,雨势挟风斜。处处鸣丛竹,畦畦落稻花。遥知烟簇起,已是主人家。
  • 古诗《章宗挽词·凤纪三千岁》 - - 赵秉文 - - 凤纪三千岁,龙飞二十年。竟辞徽号册,空颂柏梁篇。授圣金縢起,遗言玉几宣。建平何苦谶,雨泣戴仁天。
  • 古诗《六绝·平生羽懒怕逢迎》 - - 杜范 - - 平生羽懒怕逢迎,相望何时可合并。妙语贯珠分在手,山斋快读晚风轻。
  • 古诗《桃花·照水桃花树》 - - 李处权 - -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 古诗《太上皇后阁·仙艾垂门绿》 - - 王珪 - - 仙艾垂门绿,录丝绕户长。 何人握彤管,金殿纪多样。
  • 古诗《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 - 张栻 - - 纷纷花片逐风飞,绿幄藏春自一奇。 不入时人红紫眼,却须我辈与题诗。
  • 古诗《十二解·登起翻成坐睡昏》 - - 杨万里 - - 登起翻成坐睡昏,鹊声唤我步前轩。 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 古诗《赠商山僧》 - - 莫宣卿 - -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