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吴文英的诗 > 惜秋华·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惜秋华·七夕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时间:2023-04-06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
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
轻俊。
度金针漫牵方寸。

诗人吴文英资料

惜秋华·七夕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吴文英古诗词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惜秋华·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

查看详情>>

《惜秋华·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紧扣题旨“七夕”,反复论述天上胜过人间;下片从词题“七夕”引申发挥,抒发对所爱女子无由再会的感叹。从词中意思推测,此词当作于公元124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之后,当时苏姬刚刚离去,词人已在京城临安...

查看详情>>

惜秋华·七夕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沙洲草堂为欧氏题》 - - 黄佐 - - 海上结庐花满洲,春回沙际绿幽幽。鸬鹚鸂鶒日来往,伴尔看花移小舟。
  • 古诗《赠巧云·燕子莺儿都让巧》 - - 薛时雨 - - 燕子莺儿都让巧;兰花蕙气聚成云。
  • 古诗《南乡子·即席次阮厅长原调》 - - 黄光 - - 云出补苍穹。一路欢声遍浙东。此日德车来下邑,重逢。桃李春敷满县秾。酒映国旗红。征服蚩尤祝下风。密坐仲容尤雅量,诗工。不数吟坛陆放翁。
  • 古诗《东方朔故里题壁》 - - 洪亮吉 - - 敢言竟比汲直,巧宦何如马安。汉家自有法度,先生游戏无端。
  • 古诗《东坡·涂抹坡诗百态新》 - - 李希圣 - - 涂抹坡诗百态新,南毛北纪是忠臣。莆田处士金陵客,艺苑雌黄别有人。
  • 古诗《咏选图·当年团拜到金台》 - - 金朝觐 - - 当年团拜到金台,首选于今有郭隗。可惜大罗天上客,谪来也许入轮回。
  • 古诗《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 - 叶梦得 - -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 古诗《月岩·驱车冒灵雨》 - - 黄佐 - - 驱车冒灵雨,月岩访幽奇。引顾穹壤间,见此两郁仪。蟾兔耀白日,神工开翠崖。金波互盈朒,玉输中渺瀰。消长瞻世变,弦望通天时。广筵得明牧,脱幅忘尘羁。葭鸣虚籁起,杯深灵景移。因之发长啸,风生丛桂枝。...
  • 古诗《课儿联·论诗兼说剑》 - - 梁鼎芬 - - 论诗兼说剑;临水又登山。
  • 古诗《清明日风雨过士登斋中小饮得花字》 - - 王伯稠 - - 清明萧瑟送春华,短屐欣过仲蔚家。小语轻寒来燕子,半含微雨出桃花。蝶飞幻梦何须较,蚁尽深杯可再赊。浇却北邙坟草湿,白杨愁鬼哭烟沙。
  • 古诗《山矾·青云叶底雪花繁》 - - 曾几 - - 青云叶底雪花繁,只与田家插髻鬟。不枉涪翁初着句,能令大士久开颜。
  • 古诗《烛影摇红·白发青尊》 - - 蒋敦复 - - 白发青尊,两朝旧恨谁能忆。聪明儿女最伤心,拥髻悲遥夕。萝屋昏釭四壁。翠衫扶纤蛾怨抑。舞休歌歇,酒冷香销,凄然而泣。卅载沧桑,夜深秘事谭宫掖。赵家姊妹总承恩,日影昭阳惜。红粉江山浪掷。老柔乡脂妖荡魄。繁华一霎,天上人间,空成陈迹。...
  • 古诗《朱射陂闺人限韵》 - - 侯一元 - - 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 古诗《奉先大令廓庵公栗主入忠孝报忠两祠恭纪》 - - 安平 - - 继起东林气节同,甲申遭变恨何穷。当年魂附龙髯去,今日名垂国史中。社稷殉墟宜食报,春秋祭帑慰孤忠。而今始得幽光阐,千载皇朝祀典隆。
  • 古诗《赠舜湖·访道怜余往日慵》 - - 安念祖 - - 访道怜余往日慵,欢然奇杰此间逢。旷怀自足湖山趣,佳语时披锦绣胸。白雪歌残惊伏象,绿沈云护诉飞龙。从前雅会寻三径,对榻频频听晓钟。
  • 古诗《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 - - 郑孝胥 - - 回首楼台灯渐远,飘然人似月行空。不须更看鱼龙戏,领取长桥彻夜风。
  • 古诗《圣诞诗·万宝秋成玉烛调》 - - 曾广钧 - - 万宝秋成玉烛调,尧河汤旱沴全消。省耕尚费钟官粟,赐绢频颁织室绡。阴德动天赠永锡,阳和匝地乐宽饶。金膏玉醴臻灵贶,宜此人民乐舜韶。
  • 古诗《中秋夜·人间此节号佳辰》 - - 韦骧 - - 人间此节号佳辰,锁宿文场意自伸。雨脚洒开秋气象,云头放出月精神。坐无红袖何妨乐,盏有芳醪不计巡。数句愿歌今夕事,主人才力似阳春。
  • 古诗《满庭芳·天与疏慵》 - - 晁端礼 - -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凝情。尘网外,鲈鱼旋鲙。芳酒深倾。又算来何须身後浮名。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 ...
  • 古诗《太常引·窦君瑞寿日》 - - 李俊明 - - 燕山勋烈有馀光。问丹桂几枝芳。阴德後来昌。但教子应须义方。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何处是仙乡。这日月闲中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