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嘉祐的诗 > 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前庭月色闲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前庭月色闲

朝代:唐代诗人:李嘉祐时间:2023-04-05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诗人李嘉祐资料

夜宴南陵留别作者李嘉祐

介绍:唐赵州人。字从一。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又出为台州刺史,复为袁州刺史。为诗丽婉,有齐梁风。有诗集一卷。唐赵州人。字从一。擢进士第。..... 查看详情>>

李嘉祐古诗词作品: 《句·水田飞白鹭》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送岳州司马弟之任》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题张公洞·空山杳杳鸾凤飞》 《晚春送吉校书归楚州》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 《伤歙州陈二使君》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前庭月色闲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前庭月色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正月二十二日口占送侯竹愚》 - - 张问陶 - - 万里悲炎海,之官竟为贫。屈君为小吏,阅世总前因。再见知何日,相看惜此人。国西门外别,烟柳不胜春。
  • 古诗《日光石壁·崔嵬插平野》 - - 李穑 - - 崔嵬插平野,缥缈俯长天。翠壁僧窗小,佛灯空半悬。
  • 古诗《香山县斋杂诗》 - - 黎简 - - 万瓦青阴敛夕曛,满城风雨七山云。不知城外天低海,浪白山青两不分。
  • 古诗《舟行自三山海还珠江道中作》 - - 梁佩兰 - - 舟行入夜昏,四顾无一可。江长畏波浪,溪曲妨栅锁。渔歌杳送人,风势横向我。是时冬未深,十月寒已颇。未有狐貉温,且用毡裘裹。随行两三仆,数问何处所。前林一点青,知是远村火。 ...
  • 古诗《粉蝶儿·老旦上》 - - 周履靖 - - 老旦上:门巷喧腾。喜报良人返旆。
  • 古诗《归怀·竹边开牖复诛茅》 - - 全大震 - - 竹边开牖复诛茅,夜夜蟠虬杂怒蛟。客到寒云围蜡烛,酒深明月照山肴。何人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
  • 古诗《秋怀·景物逢秋老更成》 - - 陆深 - - 景物逢秋老更成,峡猿何必断肠声。习家池上歌如沸,庾亮楼头月正明。万里山川催木叶,五更钟鼓动江城。当年与赐金茎露,梦断空瞻白玉京。
  • 古诗《挽陈应聘联·先轸此归元》 - - 汪瑔 - - 先轸此归元,料晋绛英灵,飒爽弓刀能杀贼;常山悲喋血,仗平原家祭,苍凉旗翣与招魂。
  • 古诗《诗·秋风泷白水》 - - 吴均 - - 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
  • 古诗《戊寅除夕·手中蓍掷流光过》 - - 查慎行 - - 手中蓍掷流光过,老境犹弯寸寸弓。乡曲无医怜病妇,米盐何物累衰翁。一家悬磬丰年后,万事挑灯此夕中。那不痴騃逐儿女,试看秃鬓已还童。
  • 古诗《题慈感寺极目轩》 - - 李洪 - - 寺枕苕溪一曲,僧依城郭千家。客至未尝芡觜,我来恰及荷花。
  • 古诗《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 - - 吴妍因 - - 天堑谁施填补工,大桥此日庆成功。龟蛇两岸双峰接,武汉三分一路通。辘辘风雷车直上,迢迢京广钮居中。从今抛却箜篌引,波浪无惊稳渡公。
  • 古诗《读段太尉碑·愤激计潜成》 - - 崔涂 - -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
  • 古诗《宫词·鳞鳞鸳瓦静无烟》 - - 王仲修 - - 鳞鳞鸳瓦静无烟,六幕云低腊雪天。应是风流学胡蝶,过墙飞舞自翩翩。
  • 古诗《哭郑碧河一首和欧强斋韵》 - - 王立道 - - 七哀吟罢不堪闻,零落深悲鹓鹭群。宦迹浮沈长隔世,交情生死独怜君。修文犹借螭头管,悬剑空馀谷口坟。魂去魂来何处是,天涯日暮起愁云。
  • 古诗《避乱途中·回首兵戈地》 - - 严羽 - - 回首兵戈地,遗黎见几人。他乡空白发,故国又青春。多难堪长客,偷生愧此身。本无匡济略,叹息谩伤神。
  • 古诗《再叠前韵·汉秦而下逮萧梁》 - - 许南英 - - 汉秦而下逮萧梁,词赋源流待酌商。得与奇异同赏析,不知田海已沧桑!鸟欣有托迁乔木,花恨无香托海棠。问字日来亲长者,可能弟子列班行?
  • 古诗《游仙诗·一夔难敌众邪昌》 - - 陈湋 - - 一夔难敌众邪昌,阴盛妖蟆蔽太阳。八万四千修月户,可怜玉斧送吴刚。
  • 古诗《清源山·名山近在城东道》 - - 林朝崧 - - 名山近在城东道,隔年游兴今朝果。不乘肩舆不跨马,病馀一试腰脚好。山花含笑谷鸟啼,引人步步登天梯。不知置身高几许,渐觉对面紫帽低。半山亭子一回首,俯视孤城大于斗。城中双塔笔露尖,城下长江一线走。更行更高喜欲狂,眼底直欲穷蛮荒。越王一去二千载,当年驻马知何方?却寻裴公尸解...
  • 古诗《越溪吟·石磊磊,猿啾啾》 - - 释永颐 - - 石磊磊,猿啾啾, 越王霸业秋山头。英雄丧尽知何数, 可怪犹存浣纱处。当时月照清溪头, 美人如水逐东流。于今片石终难改, 千载犹含泽国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