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元凯的诗 > 饮越客·结客长安春暮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越客·结客长安春暮时

朝代:明代诗人:张元凯时间:2023-04-05
结客长安春暮时,掖垣杨柳尽垂丝。
黄金无意归原涉,绿酒多情约魏其。
月下藩车聊把臂,花间缇骑自扬眉。
不知燕市悲歌态,共唱吴歈倒接䍦。

诗人张元凯资料

饮越客·结客长安春暮时作者张元凯

张元凯(约公元1554年前后在世)字左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前后在世。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元凯胸次夷旷,寄情诗酒,著..... 查看详情>>

张元凯古诗词作品: 《客夜·剑锋消不尽》 《广陵遇客·敝裘仍岁月》 《弇山园席上·倒着接》 《琅琊别墅·邻刹松涛远》 《庭桂盛开独酌偶成》 《舟中偶成·关河满棹白蘋风》 《长安道·羽林期门儿》 《秋日山斋饮客》 《同弇山公集王太史尊人宅》 《江蓠馆六咏·筠房

饮越客·结客长安春暮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越客·结客长安春暮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香柳娘·生》 - - 郑若庸 - - 生:念匆匆远行。念匆匆远行。含悲自省。天涯已在须臾顷。旦:我愁烦倍增。我愁烦倍增。鸿迹等浮萍。银瓶怯修绠。合:听阳关泪倾。听阳关泪倾。殷勤渭城。不堪孤另。
  • 古诗《再题得真斋·快晴风有爽》 - - 弘历 - - 快晴风有爽,过雨地无尘。松竹夏凉处,轩斋溪水滨。白窗欣可坐,绿简雅相亲。三复拟自问,于何果得真。
  • 古诗《迎春花·华省当时绿鬓郎》 - - 刘敞 - - 华省当时绿鬓郎,金樽美酒醉红芳。今日对花不成饮,春愁已与草俱长。
  • 古诗《赠王学士碧水桥》 - - 王世贞 - - 太史藏书所,西林古渡头。桥通千嶂碧,溪抱一村幽。小径有时合,落花随意流。柳梢维不住,身是济川舟。
  • 古诗《赠李甥思本·汗血英姿誉渥洼》 - - 夏孙桐 - - 汗血英姿誉渥洼,侵寻日月亦颠华。齑盐渐入中年味,裘马从教同辈誇。苒苒秋怀侪客燕,纷纷尘网几惊麚。人生未老真当惜,还看霜铓试莫邪。
  • 古诗《乱后访旧有感》 - - 胡天游 - - 粉墙朱户旧婆娑,今日重来满绿莎。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依旧照嵯峨。
  • 古诗《解闷·翠瓜碧李沈玉甃》 - - 杜甫 - -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 古诗《相逢答哲维·年时才别捲帘人》 - - 梁鸿志 - - 年时才别捲帘人,隔岁相逢意更亲。雨枕昵谈常破晓,云鬟低堕不关春。丁宁小阁双携日,护惜明珠未嫁身。后约无凭前梦杳,干卿何事费吟呻。
  • 古诗《立春八日·春雨洗残雪》 - - 王冕 - - 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绿敷湖外草,青动石根薇。淮海烽烟盛,关山雁鹜飞。山居颇潇洒,梅树玉成围。
  • 古诗《句·儒释精通内外全》 - - 杨杰 - - 儒释精通内外全。
  • 古诗《阿娇怨·深宫寂寂度年华》 - - 陈贽 - - 深宫寂寂度年华,愁倚云屏对落花。欲把黄金买词赋,谁能识得马卿家。
  • 古诗《次洞野十绝·经望宝山》 - - 霍韬 - - 侬本山癯也爱山,爱山登陟度山关。玄猿白鹿欣迎骑,草碧苔苍舒啸闲。
  • 古诗《杂画·鸡鸣山店昏》 - - 边贡 - - 鸡鸣山店昏,四郊风雨辰。苍茫野田际,愁杀独行人。
  • 古诗《赠金焘孝廉远游》 - - 毛奇龄 - - 春草生江渚,王孙正远游。高文惊五岳,折简走诸侯。柳下青丝辔,花间紫绮裘。相逢韩别驾,莫便醉杨州。
  • 古诗《临韩干马·秋日平原看肉飞》 - - 赵秉文 - - 秋日平原看肉飞,千金市骨眼中稀。世间赖有丹青手,韩干丹青又已非。
  • 古诗《水龙吟·两山空翠烟霏》 - - 赵彦端 - - 两山空翠烟霏,几□又入东君□。□□但见,肉红染杏,眉黄着柳。彩燕风轻,宝灯月满,欢连清昼。是香山行处,苏仙座上,春不老,人依旧。闻道新骑白凤,过章台天香满袖。英姿不向,通明宫殿,人间未有。况是从来,爱留南国,名高北斗。看君恩,却与西湖涨绿,作长生酒。 ...
  • 古诗《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 - - 舒岳祥 - - 事过清眠足,心宽缓步宜。 古人无限事,烟蹙几修眉。
  • 古诗《和王夷仲韵·故人声气合》 - - 吴芾 - - 故人声气合,交契久弥深。 不弃荒村陋,来分古木阴。 意倾陈笃论,兴发出高吟。 岂料逃空谷,犹闻正始音。
  • 古诗《次韵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调》 - - 项安世 - - 世事从来亦偶然,何妨浊酒且中贤。 诸天入定凭谁问,五色迷人自古傅。 谢客堂中劳梦草,谪仙市上且开船。 飞鸣款作三年计,好在秋花晚更新。
  • 古诗《戏答史应之·甑有轻尘釜有鱼》 - - 黄庭坚 - -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 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