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张英的诗 > 饮镇皖楼赠薛梁公抚军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镇皖楼赠薛梁公抚军

朝代:清代诗人:张英时间:2023-04-06
浮图旧迹比嵬峨,飞鸟时从户牖过。
芳草地连南浦近,画屏山带夕阳多。
槛飘歌管云常在,镜点渔舟水不波。
登眺一尊陪剑履,祗因岁稔庆时和。

诗人张英资料

饮镇皖楼赠薛梁公抚军作者张英

生卒:1637—1708。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查看详情>>

张英古诗词作品: 《游曹山·知君不负五湖盟》 《山居杂诗·新得清泠绕户泉》 《康熙十九年六月蒙擢授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纪恩》 《郊外杂诗·西山雨过乱云飞》 《四月望日同五崖南溟诸子出郭游寄畅园遂过丰台看勺药》 《山居幽事·赤脚婢能执爨》 《拟古诗·阮嗣宗咏怀》 《丁丑十月疏辞兼管翰林院詹事得俞旨》 《鹤栈·饮啄伴梅花》 《赋纪恩诗·睿学渊涵迈古今

饮镇皖楼赠薛梁公抚军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镇皖楼赠薛梁公抚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光光乍·丑上》 - - 佚名 - - 丑上:做长老。事头多。遇花酒。不空过。夜来抱着沙弥睡。这场快活谁似我。
  • 古诗《对山亭口号·亭子山中号对山》 - - 弘历 - - 亭子山中号对山,孰为宾主辨诚艰。东坡设使昔曾到,豪句当能破此悭。
  • 古诗《桃叶渡·妾生如桃花》 - - 邵圭洁 - - 妾生如桃花,根叶相绸缪。隔江唤欲渡,江阔使郎愁。
  • 古诗《贺九岭·巀然飞岭带晴岚》 - - 文徵明 - - 巀然飞岭带晴岚,路出馀杭更绕南。往迹漫传人贺九,胜游刚爱月当三。岩前鹿绕云为路,木末僧依石作庵。一笑停舆风拂面,松花閒看落毵毵。
  • 古诗《浪淘沙·客窗听雨》 - - 邹祗谟 - - 绿柳正飞绵。半是阴天。孤灯和枕不成眠。青火未吹光似豆,故闪风前。花事正焉然。好景谁怜。客游还到大江边。细雨连宵看皓魄,谁缺谁圆。
  • 古诗《答李西庚·四大皆空我亦无》 - - 杨民仁 - - 四大皆空我亦无,无中生有有还虚。玄微自古神仙说,佛号由来遁世呼。不向三山求幻迹,却从五岳看苍梧。有无无有何须问,洒脱依然一故吾。
  • 古诗《赋得转歌扇诗》 - - 庾肩吾 - - 团纱映似月,蝉翼望如空。回持掩曲态,转作送声风。
  • 古诗《和袭美钓侣二章》 - - 陆龟蒙 - - 一艇轻撶看晓涛,接䍦抛下漉春醪。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 古诗《初夏梅垞即席》 - - 于东昶 - - 籍溪小筑似花溪,出郭移舟路不迷。红药阑干双蝶下,绿榆门巷一鸠啼。诗情忽向花间得,物论真于醉后齐。邂逅浮生怜此日,莫教归去不如泥。
  • 古诗《和王冲之喜雨呈张文伯》 - - 王之道 - - 指点邦人著眼看,鲁侯雩祭正玄端。望来已见千山雨,此去那忧百谷乾。高廪有期从穧敛,奔霆何处起龙蟠。新诗得得书灵应,传与群公好纵观。
  • 古诗《赞灵源和尚·拳下翻身》 - - 释守卓 - - 拳下翻身,竿头进步。万派同归,灵源独露。瓦砾光辉,风云流布。千眼那知,群心自度。
  • 古诗《南宁·郁江盘折注炎壤》 - - 董传策 - - 郁江盘折注炎壤,邕管苍凉树艺荒。村女趁墟簪茉莉,市担包箬载槟榔。日消池雾蒌沾碧,风拨山云袖染黄。达舍弯弧空好在,犹惊猺骑柝声长。
  • 古诗《望江南·天南北》 - - 卢前 - - 天南北,游屐铸词新。尽扫臼科存本色,龟溪二隐想斯人。应比竹山真。
  • 古诗《和肃虏侯黄虎痴承制颁历韵》 - - 张煌言 - - 骏驭遥巡断赭鞭,孤臣频岁纪星躔。晓筹冷落鸡人唱,寒管惊回龙子眠。旧放梅花知汉腊,新添蓂叶是尧年。义熙何用陶潜载,日月中天正朗悬。
  • 古诗《感旧·不信翻风跋浪才》 - - 黄人 - - 不信翻风跋浪才,柔丝一系竟难裁。山如有志还能徙,天本无情未肯回。红鲤岂通心上事,元驹姑待梦中来。一番徼倖终身恨,便是旁观我亦哀。
  • 古诗《种菜·问天咄咄首频搔》 - - 陈肇兴 - - 问天咄咄首频搔,学走空山日一遭。壮岁功名轻马革,此时性命等鸿毛。不求闻达安吾拙,能报干戈让世豪。且向村翁分半亩,自将种菜教儿曹。
  • 古诗《读西史·拳拳力守门罗训》 - - 连横 - - 拳拳力守门罗训,烈烈争扬帝国光。廿纪风潮喧大地,乘兹飞跃太平洋。
  • 古诗《羡茶谢答·盘曲青林接翠微》 - - 李锴 - - 盘曲青林接翠微,流泉每送出坡归。谁知心眼无边际,细雨江南白雁飞。
  • 古诗《齐云·闲云无定在》 - - 邓深 - - 闲云无定在,为问齐不齐。风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宽虚快舒啸,领览时杖藜。南城块苏耳,扰扰人自迷。
  • 古诗《月明复翳·大镜为谁圆》 - - 曾丰 - - 大镜为谁圆,非昭莫破昏。 澡身翻渤澥,耀德掠崑崙。 有狗疑相食,何虫欲见吞。 光明法眼藏,点涴不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