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梅尧臣的诗 >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原文及翻译赏析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时间:2023-04-05
每爱孔北海,樽中常不空。
今无酒与客,唯有月兼风。
远色曾何隔,微凉亦已同。
更期三五夕,静坐接谈丛。

诗人梅尧臣资料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梅尧臣古诗词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原文及翻译赏析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杂诗·秦谶儋谁记》 - - 沈曾植 - - 秦谶儋谁记,周书旷或疑。事宁甘后补,祸已怵前知。海水千年碧,僧衣一染缁。真空成幻有,将妄塞馀悲。
  • 古诗《房陵秋日·新诗来处自房州》 - - 王之道 - -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 古诗《赠陈秉常·大舜卷娄之》 - - 陈献章 - - 大舜卷娄之,庄周竟奚取。人生贵识真,勿作孟浪死。谁能去中土,僦舍朝鲜里。白首金石交,视我南川子。
  • 古诗《闰月二十日·草草天涯棹》 - - 赵蕃 - - 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鸥。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莫向官亭泊,闲为佛界流。明朝更西去,依旧觅扁舟。
  • 古诗《题马远画册·桃李无言春告归》 - - 赵构 - - 桃李无言春告归,落红如海乱莺啼。西村渡口斜阳里,渺渺烟波绿拍堤。
  • 古诗《庆云八咏·湖山鼎峙》 - - 成鹫 - - 湖光百里路千重,鼎足东南见此峰。函盖乾坤归大冶,莫愁金石不销镕。
  • 古诗《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 - - 无名氏 - - 堪笑先生四壁无,寒窗剩有五车书。一童只许长须伴,半世长同只影居。白屋不嫌藜藿少,朱门却厌稻粱馀。枕流漱石多佳趣,不羡人閒驷马车。
  • 古诗《答友·天涯辙迹本难同》 - - 毛奇龄 - - 天涯辙迹本难同,吴会车书一望通。自笑求材虚冀北,谁知好友困墙东。公孙未启平津阁,郭隗终开碣石宫。此际相逢能载酒,肯教虚度月明中。
  • 古诗《塞儿曲·箕踞而反言》 - - 屈大均 - - 箕踞而反言,佯为蛮种落。袍帽尽鼲貂,拦街弄弦索。
  • 古诗《均父约去年十月还襄阳今已二月矣尚未闻汉上消息因诵旧寄渠诗用其韵寄之》 - - 饶节 - - 闻道祁阳已赐环,春来何事未言还。移书汉上二三友,寄梦湖南千万山。顾我幸缘樗散老,知侬真坐虎文斑。归来此度心应死,不待丸泥封汉关。
  • 古诗《耻维·耻以维其心》 - - 陈淳 - - 耻以维其心,在心每知愧。不善临吾前,真如负芒刺。
  • 古诗《晚舟即景·日落沧波暝》 - - 方仁渊 - - 日落沧波暝,晴霞散半天。乱山初过雨,野水不生烟。宿鹭冲船去,寒蝉绕树旋。客心正愁绝,窗外月钩妍。
  • 古诗《试何企笔偶书》 - - 史尧弼 - - 不用濡毫滴砚乾,更随曹植作波澜。碧窗点易真吾事,洞府归来玉露漙。
  • 古诗《送钱丈还凉州》 - - 华宗韡 - - 十载从军两鬓霜,朅来仍整旧行装。关山迢递人千里,故旧殷勤酒一觞。投老不堪频作客,思亲拟合早还乡。班超功业须年少,付与诸郎奕世芳。
  • 古诗《江郎山·化石嵯峨灵迹稀》 - - 施闰章 - - 化石嵯峨灵迹稀,江天海峤接清辉。苍岩万古谁名氏,碧汉千寻人是非。秋霁烟霞天外落,夜深笙鹤月中归。问君何日丹成去,更作浮云一片飞。
  • 古诗《七夕用前韵》 - - 毛奇龄 - - 秋花裛露被东除,月殿穿针巧不如。向夕慢陈庭下果,连年悔晒腹中书。寒归金马愁仙吏,水涨银河笑泽渔。思煞故园机织者,晚来长自对门居。
  • 古诗《秋居·自知清静好》 - - 张籍 - -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 古诗《朔方·天校神兵罢朔方》 - - 毛奇龄 - - 天校神兵罢朔方,双鞬不复挂渔阳。三秋白草缘关断,万里黄河入塞长。铁柱分标滇外戍,金书异姓汉中王。从军久负匡时略,愁见开边到夜郎。
  • 古诗《秋夜·绣枕垂云梦乍醒》 - - 方芳佩 - - 绣枕垂云梦乍醒,侍儿憨睡触银屏。搴裳欲问更深浅,露湿红衫月半庭。
  • 古诗《望江州·江回望见双华表》 - - 白居易 - -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