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朱庸斋的诗 > 有怀·酒馀心事万千缕原文及翻译赏析

有怀·酒馀心事万千缕

朝代:现代诗人:朱庸斋时间:2018-06-22
酒馀心事万千缕,日午匆匆送别时。
并立葵阴人不觉,此情唯有两家知。

诗人朱庸斋资料

有怀·酒馀心事万千缕作者朱庸斋

朱庸斋(1920-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 查看详情>>

朱庸斋古诗词作品: 《踏莎行·题曾希颖花桥感旧图》 《子畏尊兄以其先德靖侯先生遗稿属题》 《烛影摇红·初春集饮花雨楼看梅》 《凤栖梧·为贺文略题画》 《满庭芳·江上送春》 《烛影摇红·叶遐庵丈客馆小集赋此兼呈黎六禾》 《锁窗寒·雁来红与叶遐庵黎六禾詹安泰黄咏雩冯秋雪》 《月下笛·秋宵孤坐悼陈应圻》 《寿楼春·过城南故圃有赠》 《木兰花慢·寄题梁锲斋别业听晓山房

有怀·酒馀心事万千缕原文及翻译赏析

有怀·酒馀心事万千缕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茂沃然字韵·微烟笼树晓苍然》 - - 金净 - - 微烟笼树晓苍然,河没层城月在天。伫立空堂人不见,客愁依旧过今年。
  • 古诗《晚生·食眠初罢》 - - 李穑 - - 㰙食眠初罢,悠然听午鸡。门庭何寂寂,身世竟栖栖。楼迥天无际,窗明日欲西。白头频揽镜,只欠去来兮。
  • 古诗《泰淮放舟·观河面皱本无端》 - - 诸宗元 - - 观河面皱本无端,自忏风花语亦难。行尽秦淮三四里,已无人倚画阑干。
  • 古诗《咏时人·环窥吾圉虎狼粗》 - - 洪存恕 - - 环窥吾圉虎狼粗,远托邻邦等贼俘。同气阋墙无宿怨,投身向阙是良图。当筵幸共百僚醉,逐队欢同万岁呼。出有车兮居有第,何人不羡被恩殊。
  • 古诗《松石晓景图·霜骨云根惨澹愁》 - - 陆龟蒙 - - 霜骨云根惨澹愁,宿烟封著未全收。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
  • 古诗《株林山却笠岭》 - - 周因 - - 万叠青山锁翠烟,山间别是一家天。须臾却笠乘云去,已是浮生七百年。
  • 古诗《登舟留别姚巽卿》 - - 邓云霄 - - 去燕来鸿两不群,将归惆怅晚逢君。苍龙锈涩寒无语,白雪声高旧有闻。解组欲裁平子赋,怜才谁荐长卿文。离心摇曳空江上,愁见孤帆挂片云。
  • 古诗《南吕·四块玉》 - - 马致远 - -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 古诗《龙潭八景·花洞垂纶》 - - 史谨 - - 岩际云霞仕卷舒,水边洲渚自萦纡。谁知数尺苔矶上,介甫曾来学钓鱼。
  • 古诗《秋怀·门外千峰隐翠微》 - - 姚哲 - - 门外千峰隐翠微,幽怀久与故人违。风疏落木秋容淡,霜冷长江雁影稀。独坐小楼灯照雨,苦吟深夜月临扉。相思入梦轻千里,泪满南云眄不归。
  • 古诗《支离叟二松歌》 - - 李锴 - - 物有奇伟每绝伦,意想所及犹非真。乾坤乃有此松树,被发狂叫惊天阍。何如于此诡托根,皴皮斑駮苍龙鳞。千年偪侧忽怒伸,娲石迸裂青天痕。风雷倒激铁干偃,日月低荡秋阴昏。下有一株不盈尺,连蜷夭矫蟠龙孙。二者夫谁是化身,伸缩大小真有神。诸松鹓鶱复凤翥,视此一切非其群。形神直追古...
  • 古诗《惜分飞·杨妃茶花》 - - 高濂 - - 沉醉东风花不语。斗帐香销金缕。酒色能多许。剩将残醉枝头吐。铅华占得杨家女。挽不住春归去。莫伤心事,总为胭脂误。马嵬山下香凝土。
  • 古诗《为韵赋诗·西山一何高》 - - 朱熹 - - 西山一何高,云气出寒麓。中有无事人,鸣泉绕茅屋。宴坐今几何,无以媚幽独。兴至偶成篇,呼儿为余读。
  • 古诗《即目·萧条秋雨夕》 - - 王士禛 - -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 古诗《辰州绝句·水势才收一丈馀》 - - 赵蕃 - - 水势才收一丈馀,晓来雷雨又何如。天民天恤应堪恃,我自多忧雪满梳。
  • 古诗《哭归孝子·迎盗思安母》 - - 任环 - - 迎盗思安母,狼心未转移。黄尘犹乞免,白刃已甘随。饮恨应怜父,传家岂待儿。何当枭贼首,为尔复雠私。
  • 古诗《轩辕宫·轩辕已仙去》 - - 王渐逵 - - 轩辕已仙去,空有故宫遗。石榻自秋草,云岩半夕晖。涧水疑玄调,山花尚翠帷。峰头旧时月,应照鹤同归。
  • 古诗《漏静·漏静知宵永》 - - 周密 - - 漏静知宵永,灯昏觉夜阑。隔窗响秋叶,梦不到关山。
  • 古诗《宿遂初园·病身三日园亭主》 - - 赵秉文 - - 病身三日园亭主,自庆还须把一杯。犹胜西邻王学士,金门到老不曾来。
  • 古诗《守三池·自艺心田岁月收》 - - 李流谦 - - 自艺心田岁月收,天翁两眼月临秋。 近臣荐鹗方成表,吉梦逢刀遂得州。 吏术无多非问马,机心已尽不惊鸥。 三溪便是桃源路,更欲武陵何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