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吕的诗 > 游希夷观·秘馆白云边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希夷观·秘馆白云边

朝代:宋代诗人:李吕时间:2023-04-04
秘馆白云边,来游记昔年。
黄冠姿槁甚,败屋意萧然。
访古知仙裔,看碑识汉镌。
危栏聊徙倚,风袂欲翩翩。

诗人李吕资料

游希夷观·秘馆白云边作者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 查看详情>>

李吕古诗词作品: 《自临州还题杉岭舖》 《送千二十侄·却喜君知取友端》 《喜雪应制次韵》 《温泉·太朴一已散》 《题君山爱松轩》 《送赵胜仲赴廷试》 《遣兴·生人无喜怒》 《秋旱·天公作意雨垂垂》 《次韵令裕言诗》 《和韩羲仲主簿古岩韵

游希夷观·秘馆白云边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希夷观·秘馆白云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老年·老年真个爱吾庐》 - - 李穑 - - 老年真个爱吾庐,独上东皋一啸舒。风日清酣天地阔,峰峦净秀树林疏。江南云拥螭头陛,塞北霜随雁足书。强善共言为可继,有心歌咏太平初。
  • 古诗《内侍朴昌龄回自宁海》 - - 李穑 - - 宁海临东海,扶桑对碧岑。谩传波浪恶,却向薜萝深。屏障传家业,冰霜动客心。何当携子去,望远一高吟。
  • 古诗《结秀亭·秀者列乎外》 - - 弘历 - - 秀者列乎外,结之斯在中。境情原不二,物我贵相融。四柱那知此,一心原可通。于兹顺应处,愿勉廓然公。
  • 古诗《养心殿对雨·西北阵云披》 - - 弘历 - - 西北阵云披,雷声送雨丝。约沾一二寸,刚历未申时。炎气快心涤,凉风拂面吹。正当收麦际,晚霁恰相宜。
  • 古诗《初夏山中·又报东皇促驾归》 - - 陆游 - - 又报东皇促驾归,醉中阙赋送春诗。佛瓶是处见红药,僧榻有时闻子规。野客款门聊倒屣,溪潭照影一轩眉。年光佳处惟初夏,儿女纷纷讵得知。
  • 古诗《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 - 顾况 - -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 古诗《奉和入潼关·曦驭循黄道》 - - 许敬宗 - -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势踰回地轴,威盛转天机。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 古诗《秋夜看月·广寒宫阙桂香浮》 - - 叶颙 - - 广寒宫阙桂香浮,万里无云独倚楼。明月满空天似水,西风吹断海门秋。
  • 古诗《句·门掩前朝树》 - - 释惠崇 - - 门掩前朝树,心垂别郡峰。
  • 古诗《仲夏有感·误逐时英落彀中》 - - 胡宿 - - 误逐时英落彀中,拙艰为吏悄无悰。鶢鶋已享鸣钟赐,澼絖焉知裂地封。西北晚云长望阙,东南春亩久抛农。匆匆禹凿当年事,犹待神雷起蛰龙。
  • 古诗《再别鉴湖·金风吹远扬》 - - 黄衷 - - 金风吹远扬,拂此北游驾。帝阍十二重,初日照华夏。忧时亦乞言,披章达清夜。君抱瑞世图,素望寰宇大。朝正固常典,所际在更化。保釐旧业尊,一食仍尽下。台端岂迂途,论课谅非亚。曷慰励精怀,宣室有燕暇。小邮双赤旗,江山俨罨画。不信别时苦,悲鸣恋群马。...
  • 古诗《雨中花·晓起》 - - 顾贞立 - - 燕语呢喃莺语媚。浑不许绮窗人睡。日漾湘帘,侍儿多事,又把妆奁备。香冷画屏眉叠翠。都付与镜中憔悴。十载羁愁,盈囊诗卷,难化花前泪。
  • 古诗《过真定有感题壁》 - - 李孙宸 - - 道旁何处折腰多,开府张筵上客过。不忝我曹仙作吏,皇华公署亦张罗。
  • 古诗《偶感和樊须钦女士》 - - 曹家达 - - 漠漠林阴绕岸斜,渐看塘堰泛萍花。怀人忆事无情绪,一任风光化落霞。
  • 古诗《出都·事往浑如梦》 - - 赵执信 - - 事往浑如梦,忧来岂有端。罢官怜酒失,去国觉天寒。北阙烟中远,西山马首宽。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 古诗《别芳·缥带湘枝半攲墙》 - - 孙觌 - - 缥带湘枝半攲墙,行人立马并垂杨。珠帘半捲扬州路,争看金钗十二行。
  • 古诗《徐步·高卧兼徐步》 - - 李寄 - - 高卧兼徐步,空斋日日同。柘喧争果雀,椿袅挂丝虫。阮屐喜无累,杜囊怪底空。花前且饱食,静看槿口红。
  • 古诗《送同年李教秩满归闽》 - - 赵汝鐩 - - 雁塔同题久,相看两鬓皤。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绛帐归来后,青山住得麽。时流推老笔,册府欠编摩。
  • 古诗《送朱子南还》 - - 沈炼 - - 十年辛苦在京华,梦里何时不见家。 一到若耶溪畔月,始知杨柳隔天涯。
  • 古诗《送韩处士归少室山》 - - 张乔 - - 江外历千岑,还归少室吟。地闲缑岭月,窗迥洛城砧。 石窦垂寒乳,松枝长别琴。他年瀑泉下,亦拟置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