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刘咸荥的诗 > 元旦·观梅路逐草堂斜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旦·观梅路逐草堂斜

朝代:现代诗人:刘咸荥时间:2023-04-08
观梅路逐草堂斜,乘兴来寻野叟家。
笑指源头春水发,流从清处少泥沙。

诗人刘咸荥资料

元旦·观梅路逐草堂斜作者刘咸荥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 查看详情>>

刘咸荥古诗词作品: 《遣兴·心田春气乐融融》 《江楼杂咏·天光入夏自清和》 《游青城·晴开半日趁天光》 《西施游五湖·欢娱共饮宫中酒》 《去梅树缠藤》 《秋闱落第后病疽,项强头痛,诗以遣愁》 《咏薛校书·枇杷门巷夜焚香》 《偶成·羲皇岁月葛天民》 《颐和园感怀·颐和园中花含烟》 《少妇图·胜景苍茫许问津

元旦·观梅路逐草堂斜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旦·观梅路逐草堂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艮岳百咏·万松岭》 - - 李质 - - 苍苍森列万株松,终日无风亦自风。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空。
  • 古诗《送内人丧至潞河》 - - 汤右曾 - - 君归埋骨旧青山,逝矣余行老衲还。经卷药垆相伴住,结茅已就屋三间。
  • 古诗《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 - - 屈大均 - - 老向泷西一角巾,畲田数亩自先臣。香粳亦用青枫染,玉馔惟将锦鲤陈。花以无名长在树,禽因有喜屡催人。鸡藤一一皆灵寿,杖到天边总是春。
  • 古诗《慰慈上人坠马》 - - 黎民表 - - 经禅不出户,山色举头新。绝磴应妨马,危途转畏人。尘劳余裹足,电路尔观身。莫更生嗔恼,西游本宿因。
  • 古诗《偈颂·云收雾敛》 - - 释师范 - - 云收雾敛,地辟天开。处处弥勒,门门善财。安得真男子,同上黄金台。
  • 古诗《凯歌·贼巢最是勒乌围》 - - 乾隆 - - 贼巢最是勒乌围,甲杂小连噶喇依。破竹势成应不日,速传捷信愿无违。
  • 古诗《萧红墓上·东风今已压西风》 - - 聂绀弩 - - 东风今已压西风,春在文园艺圃中。众鸟争喧花里笑,百花齐放鸟喧中。呼兰河畔花成浪,越秀山边鸟作钟。万紫千红犹有恨,恨无叶此与萧红。
  • 古诗《初夏戏题·长养薰风拂晓吹》 - - 徐夤 - -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 古诗《日出卯·见善人》 - - 释智严 - - 见善人。相仿效。利益之门须爱乐。贪财嗜色险巇人。也莫嫌他莫嘲笑。
  • 古诗《正德丁卯十月十七日寓恩平行台》 - - 林廷玉 - - 凯还当日费经营,三十馀年得太平。到处金旗閒夜月,谁家砧杵送秋声。黄茅瘴起浮巇巘,碧海潮来绕近城。最是一般寥落甚,晚风疏雨逗羁情。
  • 古诗《夜坐观斗·帝车运转天沈沈》 - - 李纲 - - 帝车运转天沈沈,杓携龙角魁枕参。斡旋造化岂终极,斟酌元气分阳阴。物随南北自生死,时系俯仰成古今。摄提大角顺所指,其馀万象徒森森。舜观玑衡齐七政,致治不独薰风琴。后来方士诚幻怪,罡步禬禳难究寻。闽山春月多雾雨,夜霁天影高而深。七星错落挂北户,芒寒色正方照临。我来瞻仰但...
  • 古诗《戏效子夜歌体》 - - 傅若金 - - 织锦望成匹,终朝不盈尺。谁知方寸间,千丝万丝积。
  • 古诗《送王士悦浙江宪副》 - - 薛瑄 - - 推毂年多老豸冠,分符吴越见才难。横金已觉新恩重,衣绣仍为故里还。破浪楼船秋水阔,飞霜宪节海风寒。悬知到处山川好,行部应须次第看。
  • 古诗《燕姬堕马·堕马胡姬不动尘》 - - 王世贞 - - 堕马胡姬不动尘,飞鞍一跃转如神。莫轻乘自侯门过,惹得梁家髻样新。
  • 古诗《冶城杂兴·石壁镌诗遍》 - - 陈肇兴 - - 石壁镌诗遍,摩挲几度过。闽山临海尽,古寺入唐多。黑夜闻山鬼,苍松挂女萝。登台眺平楚,秋色满岩阿。
  • 古诗《汉语——献给蔡》 - - 恒平 - - 数目庞大的象形文字,没有尽头天才偶得的组装和书写,最后停留在书籍之河最简陋的图书馆中寄居的是最高的道名词,粮食和水的象征;形容词,世上的光和酒动词,这奔驰的鹿的形象,火,殉道的美学而句子,句子是一勺身体的盐,一根完备的骨骼一间汉语的书房等同于一座交叉小径的花园不可思议,难...
  • 古诗《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 - - 袁燮 - - 去岁寒云久积阴,四郊雪片腊中深。今年一稔民安业,老守区区慰此心。
  • 古诗《次韵程弟·一船月自不嫌贫》 - - 方岳 - - 一船月自不嫌贫,伴我荒湾理钓缗。 归去莫横深夜笛,怕惊溪友与山宾。
  • 古诗《九日题湖阳县斋》 - - 留筠 - - 去岁重阳尚故乡,今朝官舍又重阳。 人情不似黄花好,处处相逢一种香。
  • 古诗《仁智堂·公乎仁且智》 - - 赵蕃 - - 公乎仁且智,意托山与水。 唱道本龙门,遗尘仍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