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韩淲资料
韩㴲(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宁宗庆元六年药局官满,嘉泰元年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 查看详情>>
韩淲古诗词作品: 《菩萨蛮·丝丝柳色清愁织》 《浣溪沙·梅叶阴阴占晚春》 《昌甫以诗送香任尚书任和答且辱见及次韵昌甫不必寄尚书也》 《观钱氏庙·麒麟石笋尚纵横》 《龟峰·系船散策到龟峰》 《呈朱卿·弭节高溪又一年》 《题扇·老木埋云水浸沙》 《忆秦娥·香滴滴》 《哭潘恭叔宣干》 《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
余伯皋持巩仲至三山诗卷来因借录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余伯皋持巩仲至三山诗卷来因借录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贵州学使洪稚存同年》 - - 张问陶 - - 奇人有奇遇,一往无不好。君作大宗师,得此何太早。黔南虽天末,一州已非小。侁侁弟子员,莺然见文藻。推君纯孝心,教之拙毋巧。秀才至性足,朝廷以为宝。考订实小技,何足立师道。君今宏远谟,诗书无扰扰。 ...
- 古诗《留佳亭·溪亭妥贴号留佳》 - - 弘历 - - 溪亭妥贴号留佳,即景因之启稚怀。设使放弥当有尽,宁如卷密趣无涯。修辞进德胥殷是,俯察仰观岂不皆。试看花红与草绿,迟迟原在此根荄。
- 古诗《大士岩·招提恒有废兴时》 - - 弘历 - - 招提恒有废兴时,废则萧条兴陆离。大士如如岩畔坐,废兴一切付无知。
- 古诗《出郭·出郭惊黄叶》 - - 申涵光 - - 出郭惊黄叶,蹉跎欲白头。一年秋又尽,万事晚多愁。雪岭回征雁,霜葭隐钓舟。避喧翻忆客,何处觅羊求。
- 古诗《元月十八晨岳阳往岳化车中赋。车至新路口以雪返》 - - 卢青山 - - 我值大雪在巴陵,雪团砸地訇有声。远宇阴阴近在顶,近山渺渺远难寻。及夜电灭弥天黑,乱流飓枝扫青冥。我立檐下何为者,千楹万店冷封门。自远车来惊众目,车过灯柱照纷纷。人尽有家归已尽,我家非遥隔千岭。即归龟壳一支床,玻璃窗破生冷凛。有人怏怏同我意,问我何事为淹止。云溪古地不...
- 古诗《就报恩借碾碾茶彝老有诗因次其韵》 - - 喻良能 - - 断无鹅鸭恼比邻,赖有钟鱼隔竹闻。故遣新茶就佳硙,要供戏綵满瓯云。
- 古诗《越来溪·溪上山不改》 - - 高启 - -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 古诗《雨中遣兴·万里千岩梦寂寥》 - - 何中 - - 万里千岩梦寂寥,飞淙落涧夜萧萧。觉来忽听儿童语,昨日榕阴在石桥。
- 古诗《渡冷水涧投宿万岁岭》 - - 贺铸 - - 萧萧黄叶下清沟,白鸟飞来故少留。今夜行人短亭宿,小窗风雨梦渔舟。
- 古诗《1965年3月5日林昭自题于狱中》 - - 林昭 - - 无题九章,以当命绝。自伤身世,更痛家国。殉道有志,弘道无得。肝肠百回,泪尽继血。苟延为公,尽命完节。后事再来,海天空阔。瑶琴韵断,悲笳声咽。昊帝灵爽,怜儿清烈。
- 古诗《送顾太史病起还朝》 - - 王世贞 - - 片帆无恙阖闾城,起色江潮早暮平。定有朝霞凌玉笋,可因秋月傍金茎。箕裘别振传家业,台阁无妨盖代名。况是著书繁露就,君王日俟广川生。
- 古诗《世传王昭君出塞马上琵琶及青冢遗迹令人哀之余读史知其嫁呼韩邪单于后生男伊屠智牙师为匈奴右日逐王则亦习而安其俗矣故为绝句以嘲之非敢唐突西子也》 - - 魏裔介 - - 汉宫一出号阏支,博得单于惊喜时。生子为王名日逐,相传青冢也堪疑。
- 古诗《秋闺曲·天上伤心月》 - - 刘基 - - 天上伤心月,秋来情更亲。那能照幽独,不照远行人。
- 古诗《答徐汝思·解组翻成滞帝都》 - - 王世贞 - - 解组翻成滞帝都,窜身何处觅江湖。书裁北阙天逾远,讴罢南冠雪转孤。狐父贫甘垂死饭,鲛人泣洒报恩珠。因君忽忆登坛事,肠断辽阳塞草枯。
- 古诗《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 - 白居易 - -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 古诗《西溪口号·到眼西溪镇可怜》 - - 李洸 - - 到眼西溪镇可怜,芦花如雪草如烟。才黄柿叶轻浮水,半长桑麻绿上船。
- 古诗《梅花三绝·树老根顾雪满巅》 - - 郑刚中 - - 树老根顾雪满巅,令人颇忆鲁公贤。 同时柔脆皆僵仆,正色清芬独凛然。
- 古诗《皇太后阁·脍肉纷银缕》 - - 司马光 - - 脍肉纷银缕,兰牙簇紫茸。 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 古诗《题湘乡道中梅花》 - - 赵蕃 - - 道上梅花无数株,似能相与慰穷途。 色严不畏晨霜劲,馥剩宁须爱日敷。 落落卒无词客赋,纷纷只了酒家沽。 虽然根本故亡恙,犹愈松明日夜刳。
- 古诗《古意·碌碌复碌碌》 - - 贾岛 - -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