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杨万里的诗 > 虞丞相挽词·一老堂堂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丞相挽词·一老堂堂日

朝代:宋代诗人:杨万里时间:2017-10-13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
但令元气壮,患不寒尘开。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

诗人杨万里资料

虞丞相挽词·一老堂堂日作者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 查看详情>>

杨万里古诗词作品: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跋眉山程仁万言书草》 《池亭·小沼才阶下》 《溪行险绝·山不人烟水不桥》 《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 《霜夜·月影全无只有星》 《罗溪望夫岭·行役家家寄刀尺》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游西湖·春光欲动意犹迟

虞丞相挽词·一老堂堂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丞相挽词·一老堂堂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观裂帛湖·荇藻蕴水天》 - - 谭元春 - - 荇藻蕴水天,湖以潭为质。龙雨眠一湫,畏人多自匿。百怪靡不为,喁喁如鱼湿。波眼各自吹,肯同众流急。注目不暂舍,神肤凝为一。森哉发元化,吾见真宰滴。
  • 古诗《樱桃·为花结实自殊常》 - - 朱淑真 - - 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
  • 古诗《赠定山百岁叟》 - - 薛始亨 - - 丈人归卧处,石户枕寒流。月午唳双鹤,田春肥一牛。蓑沾樵路瀑,瓢挂海门楸。甲子知何许,诸孙已白头。
  • 古诗《西园晚涉·为厌区中扰》 - - 华仲亨 - - 为厌区中扰,而今物外情。日暄梅动色,风细竹无声。瘦石扶云立,疏杨傍水生。高楼供远眺,诗思陡然清。
  • 古诗《表侄罗师尚辟四川掾》 - - 陈伯康 - - 捷音指日定成都,坐见降王属传车。子去惊传三语掾,人来喜得万金书。马嘶古栈秋风晚,舟次瞿塘夜雪初。若到升仙驻吟辔,不教题柱愧相如。
  • 古诗《寄河东按察待制施正臣》 - - 宋祁 - - 并门迢递驾朱轮,紫橐宫毫晦隙尘。几眼带移贪事国,半生桐老苦伤春。比来置酒觞何属,自此惊秋发恐新。鳌署病夫期自代,眼中遍忆未归人。
  • 古诗《即事·不短不长莲漏点》 - - 胡奎 - - 不短不长莲漏点,乍寒乍暖麦秋时。病中正尔无消遣,閒看柴桑五字诗。
  • 古诗《原韵·豸史爱登览》 - - 符锡 - - 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炎荒多胜槩,衰拙荷包容。
  • 古诗《太学石鼓歌·我谒太学岁丙寅》 - - 王原 - - 我谒太学岁丙寅,九秋既雨天气新。庙貌肃穆迥绝尘,右平左墄通堂陈。戟门森立高嶙峋,内塾十鼓棋布匀。周宣垂今二千春,三代法物希世珍。文谟武烈坠复振,烝民韩奕学士呻。方叔召虎侪凤麟,尹氏仍氏词绝伦。大小二正存其醇,大蒐岐阳韎韐亲。乃命撰列示无垠,编诗不入昧所因。翻幸虐燄逃...
  • 古诗《废宅·昔年誇富贵》 - - 释文珦 - - 昔年誇富贵,磨灭等流尘。应是重归燕,难寻旧主人。径莎空泣露,门柳不成春。唯有同游客,经过感慨频。
  • 古诗《挽京口使君丰郎中》 - - 刘宰 - - 开边为计苦匆匆,淮水东流战血红。军令一申人百勇,议郎当日佐元戎。
  • 古诗《题廖凤舒新粤讴》 - - 曾习经 - - 涉想岂更此而忆,闻歌辄唤奈何声。时间自有真天籁,约略风诗见性情。
  • 古诗《上运管张平国》 - - 华岳 - - 云衢从此喜通亨,凤阁鸾台信脚行。愿把恩风散寰宇,盛栽桃李作门生。
  • 古诗《送杨知官·铛煮乾坤不作难》 - - 释居简 - - 铛煮乾坤不作难,至神至妙弗相谩。回头总在乾坤里,毕竟铛从底处安。
  • 古诗《寄怀徐翁通翰杭州》 - - 刘家传 - - 湖山如画今超昔,岁月抛人总不堪。千里诗缘悭一面,西泠何日把杯欢。
  • 古诗《浣溪沙·重九因病不出,画登高小景题此》 - - 姚华 - - 病里重阳又一年。朝光暮霭画中天。有人似我碧云颠。北地黄花秋较晚,西风红叶墨争妍。乱时鸡犬更谁怜。
  • 古诗《简彦冲兄弟》 - - 李处权 - - 过午时云簇,豪春暝雨篵。石苔先受色,桃叶复含滋。客舍居难稳,家书到每迟。二公俱强饭,宗社要扶持。
  • 古诗《闲居杂书示王孙》 - - 钱王孙 - -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 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 古诗《言怀·干时虽苦节》 - - 崔涂 - - 干时虽苦节,趋世且无机。及觉知音少,翻疑所业非。 青云如不到,白首亦难归。所以沧江上,年年别钓矶。
  • 古诗《秋萤·玉虬分静夜》 - - 骆宾王 - -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