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郭谏臣的诗 > 雨后登楼晚眺·雨洗尘氛尽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后登楼晚眺·雨洗尘氛尽

朝代:明代诗人:郭谏臣时间:2023-04-05
雨洗尘氛尽,风高朔气侵。
凝眸时远眺,抱膝更长吟。
浩荡乾坤阔,淹留岁月深。
飘然生逖想,千载达人心。

诗人郭谏臣资料

雨后登楼晚眺作者郭谏臣

生卒:1524-1580。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 查看详情>>

郭谏臣古诗词作品: 《自都门北望永陵有感》 《再别徐鲁源兵宪周大川佥宪郭两峰参戎》 《后苑层楼登览》 《秋日姚山人自楚适岭南道经虔中过访赠别》 《晚过枫桥·落日枫桥路》 《将往赣南治行》 《鹅湖雨后舟行》 《晚泊攸镇宅·一官羁岭北》 《春日过同年伊祠部》 《雨后晨起即事

雨后登楼晚眺·雨洗尘氛尽原文及翻译赏析

雨后登楼晚眺·雨洗尘氛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同年诗卷·独秀琼林迥莫攀》 - - 李穑 - - 独秀琼林迥莫攀,白袍争睹华君颜。风仪崷崒高山岳,汪度涵泓隘世寰。政事已居诸子右,文章可置古人间。丁宁休搅参军梦,醉倒丹阳定未还。
  • 古诗《醉扶归·旦》 - - 张四维 - - 旦:念孤忠自许酬天日。这王家忧戚更关谁。我兹行岂是避艰危。促儿夫早办勤王计。那凶徒已自怯无为。愿宸衷不必常愁泣。
  • 古诗《别甘生索生·良时每虚度》 - - 樊增祥 - - 良时每虚度,临别始见珍。炳烛黯相对,无言坐达晨。出门望天表,历历见星辰。驾言过湖口,濒湖多居人。裹头起相送,貌蹇意逾真。三年此栖托,衢路成交亲。矧兹嘤鸣友,执手安可论。汉水回文波,举网多纤鳞。为将尺素来,溉釜勿厌频。 ...
  • 古诗《登四面云山·纵目朗然更蕼然》 - - 弘历 - - 纵目朗然更蕼然,万山高下拱阶前。凌空飒沓天风落,疑是广寒奏管弦。
  • 古诗《昆明湖泛舟杂咏》 - - 弘历 - - 战舰湖心列若眉,舟操安寓不忘危。诘戎时亦兼行赏,漫拟金明竞水嬉。
  • 古诗《积感·积感无由托》 - - 梁鸿志 - - 积感无由托,流光不复回。已迷还自误,可喜亦殊哀。何事能娱老,无人更爱才。平生矜独断,此意遂难裁。
  • 古诗《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 - - 徐铉 - - 江边微雨柳条新,握节含香二使臣。两绶对悬云梦日,方舟齐汎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同是多情怀古客,不妨为赋吊灵均。
  • 古诗《梅村欲晓·暗射霏霏逆鼻》 - - 王安中 - - 暗射霏霏逆鼻,荒鸡喔喔号村。万里客行憀慄,玉颜破雾相温。
  • 古诗《为诗十章·勺水即深泉》 - - 邹元标 - - 勺水即深泉,我心万古心。一唯即一贯,不用苦搜寻。试看望影者,长啸振空林。
  • 古诗《临江仙·纨扇秋怀》 - - 钱孟钿 - - 长信空中秋草,履綦旧梦初成。当时辞辇动声名。君恩常似水,眉黛怯逢春。别院笙歌按彻,夜凉银汉空横。西风箧笥不胜情。团圞金殿月,迢递玉阶明。
  • 古诗《丁明仲挽词·世德知名早》 - - 张纲 - - 世德知名早,乡评第一流。折腰官易厌,拄颊兴难收。博物千寻海,高情百尺楼。平生松菊径,萧瑟晚云秋。
  • 古诗《见素小画次西潭韵》 - - 王弼 - - 素公作诗故奇特,石鼓聱牙字难读。素公作画如作诗,峭石插天松压屋。
  • 古诗《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 - 蔡襄 - - 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
  • 古诗《寄别申生·月有阴晴与圆缺》 - - 王娇红 - - 月有阴晴与圆缺,人有悲欢与会别。拥炉细语鬼神知,拚把红颜为君绝。
  • 古诗《荷风·峨峨红粉妆》 - - 顾璘 - - 峨峨红粉妆,冉冉出清滓。风来忽倒垂,照见新莲子。
  • 古诗《秋夜对月·白露初团未结霜》 - - 缪公恩 - - 白露初团未结霜,萧萧木叶打衣裳。青山落影千峰淡,明月无声万瓦凉。笛里何人吹折柳,楼头有客恰思乡。远书欲寄凭谁达,天末风高断雁行。
  • 古诗《题无热轩·饮水不救渴》 - - 史尧弼 - - 饮水不救渴,利害成火攻。那知在人世,长夏有清风。
  • 古诗《过柘溪得西字》 - - 刘黻 - - 晴雨春无定,东风忽转西。地肥桑眼大,天暖麦须齐。食顿寻幽所,舟行畏恶溪。野禽如避客,飞上半山啼。
  • 古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 李清照 -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古诗《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 - 元好问 - -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主人留客过清明。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水流花落叹浮生。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